芒市勐戛镇草地贪夜蛾宣传资料

 芒市勐戛镇草地贪夜蛾宣传资料 草地贪夜蛾,也称秋粘虫,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杂食性害虫,2019年1月入侵我国,截至目前已在云南省普洱、德宏、宝山等15州(市)发现为害。

 草地贪夜蛾具有迁飞扩散能力强、繁殖能力强、暴食危害性和防控难度大的特点。其寄主植物广泛,包括玉米、大麦、荞麦、棉花、水稻、花生、黑麦草、高粱、甜菜、大豆、烟草、番茄、洋葱、小麦等80余种植物。

 一、芒市及勐戛镇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 目前芒市玉米上累计发生32850亩次,累计防治50460亩次,勐戛大春玉米累计发生50亩次,防治60亩次。芒市勐戛镇于2019年5月8日在勐稳村芒丙组及团箐村建华组发现危害玉米,芒市植保专家确认为草地贪夜蛾。

 二、草地贪夜蛾的识别及危害玉米症状: (一)草地贪夜蛾的识别 1、蛹的识别

 卵:呈圆顶型,直径0.4 mm,高为0.3 mm,通常100~200粒卵堆积成块状,卵上有鳞毛覆盖,初产时为浅绿或白色,孵化前渐变为棕色。

 初孵幼虫孵化后就开始取食叶片。

  2 2 、 幼虫 的识别 :幼虫共6龄,体色和体长随龄期而变化,低龄幼虫体色呈绿色或黄色,头呈黑或橙色。高龄幼虫多呈棕色,也有呈黑色或绿色的个体存在,体长30~36 mm,头部呈黑、棕或者橙色,具白色或黄色倒 “Y”型斑。幼虫体表有许多纵行条纹,背中线黄色,背中线两侧各有一条黄色纵条纹,条纹外侧依次是黑色、黄色纵条纹。草地贪夜蛾幼虫最明显的特征是其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

 3、蛹和成虫的识别:老熟幼虫常产在2~8 cm的土壤中化蛹,蛹呈椭圆形,红棕色,长14~18 mm,宽4.5 mm。

  成虫,翅展 32~40 mm,前翅深棕色,后翅灰白色。

 (蛹)

  (雌成虫)

  (雄成虫)(二)、草地贪夜蛾危害玉米症状:

 苗期1—3龄危害症状

  喇叭口及抽雄期 4-6龄幼虫危害状

  穗期5-6龄 幼虫危害症状

 二、主要防治措施 1、成虫诱杀技术:成虫发生期,集中连片使用性诱剂诱杀成虫; 2、幼虫防治技术:抓住低龄幼虫的防控最佳时期,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注意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

 (1)生物防治:在卵孵化初期选择喷施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制剂以及多杀菌素、苦参碱、印楝素等生物农药。

 (2)应急防治:玉米田虫口密度达到10头/百株时(参考玉米田二代黏虫防控的虫口密度指标),可选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啶虫脒、乙基多杀菌素等防控夜蛾科害虫的高效低毒的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压低虫源基数,遏制蔓延为害。

 芒市勐戛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2019 年 5 月 21 日

相关热词搜索: 夜蛾 草地 宣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