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民政工作要点2篇

 民政局民政工作要点 2 篇 第一篇 XXXX 年,全区民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区委区政府总体工作部署,落实省、市民政工作会议要求,紧扣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总目标,坚持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为原则,以创新发展为核心,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围绕幸福民生这条主线,提升民政为民服务能力,着力打造“规范、发展、满意”民政,努力争创省“现代民政示范区”。

 一.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强化基本民生保障 1.加大民生工作保障力度。落实低保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充分运用全市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认真开展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重点对救助对象的认定、救助标准的核定和救助程序的规定等方面进行规范和完善。健全临时救助制度,探索“支出型”贫困救助。

 2.提高防灾减灾工作能力。完善救灾应急救助体系,逐步建立健全救灾网络,加强社区综合减灾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宣传教育等各项能力建设,提高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和水平。开展“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争创 1 个国家级、2 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3.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有效落实五保对象和城市“三无”老人供养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探索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制度,提升孤儿保障水平,保障儿童利益。

 4.大力发展慈善和福彩事业。探索慈善事业与社会福利的政策衔接,加强慈善组织建设,重点推进街道、社区(村)两级慈善组织建设。大力弘扬现代慈善文化,促进慈善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积极构建福利彩票销售网络体系和营销体系,提高彩票销量,进一步规范财务制度,保障福彩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社会化 养老服务水平 5.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以市“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为指导,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原则,部门协作、政企联动,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加快建设一个“以居家为

 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开展养老服务标准化研究,培育一批品牌企业、社会组织等开展专业养老服务,同时鼓励涉老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做优做强“五位一体”养老服务品牌。

 6.夯实养老载体建设。部门联动,加快推进“区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医养护融合型养老机构,年内新增养老床位 220 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 38.5 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超 30%,进一步探索养老领域与医疗领域的共建共享;促进区居家养老管理中心的内涵发展,推进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的规范化建设,新创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0 个;加快信息系统建设,为全区 9000 户老年人家庭安装呼叫终端。同时依法进行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监管,确保维护广大老年人的权益。

 7.提升养老服务内涵。进一步完善老年人信息档案,提高信息管理服务水平。尝试从体制机制的创新入手,探索“互融式养老服务中心(站)”的建设,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拓展为老服务项目。在规范养老援助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挖掘社会资源,加强对服务者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 60%以上。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的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组织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和“敬老月”宣传活动,营造尊老、敬老、助老的社会氛围。

 三.推进社区治理创新,促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8.夯实“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工作。围绕现代化示范建设的总体部署,突出“实验区”的核心指标,强化激励作用和倒逼机制,启动新一轮社区用房整合提升计划,实现100%的社区用房在 500 平米以上,力争 98%的城市社区、96%的农村社区创成省和谐社区。

 9.强化社工队伍提优。通过体系化措施,实现社区服务和社工个人发展的统一。成立社工协会,全面推进我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夯实研训一体,助推社工专业化成长;加强“社工领军型人才培训”,培育储备未来本土化社工督导。到 2014 年,社区工作者专业化水平达 86%以上。

 10.试点社区志愿服务。不断深化社区“网格化”管理,探索组建“片长加志愿者”的“网格化团队”,以社工为网格片区带头人,志愿者为服务终端,形成对网格内居民情况的实时了解,提供居民所需的多元服务。

 11.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出台区《社会组织三年行动计划》,健全“三社联动”机制,大力发展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培育有特色的品牌社会组织 20 家,打造一批优质社区公益服务项目。试点“政社互动”,探索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有效路径。

 12.配合推进“社会治理联动平台”的启用。推进社区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区“社会治理联动指挥平台”进入试运行,以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数字化服务平台为“枢纽”,集聚服务资源,减少“流通”环节、实现高效传导。平台将坚持数字化流转,以刚性的流转和办理制度确保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

 四.深化双拥创建活动,丰富双拥优抚内涵 13.积极开展文化双拥。开展社区文化双拥,通过军营一日游、军地道德讲堂等形式,充分发挥共建优势;开展科技文化双拥,举办军地两用人才培训班,建立“疏导军人心理压力辅导站”,提升“百名志愿者进军营,百名官兵进社区”的内涵;开展法律文化双拥,通过送法律知识进军营等系列活动,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治军水平;通过军民共享文化活动的全面开展,打造强军惠民的双拥文化品牌。

 14.夯实抚恤优待工作。落实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工作,提高优抚对象生活水平。加强优抚对象信息管理,全面做好伤残军人证、烈士证的换发证工作。

 五.规范社会事务管理,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15.提高婚姻登记工作水平。深入开展全国等级婚姻登记机关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婚姻登记机关标准化建设,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推广婚姻家庭辅导工作,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16.深化殡葬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全面实施殡葬惠民政策,做好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大力倡导生态安葬、绿色低碳祭扫、文明节俭办丧。

 17.推进平安边界建设。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意见精神,把天钟线、天戚线等市级界线的联检工作与深化平安边界建设有机结合,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基层平安边界创建活动,推动平安边界建设不断深入。

 六.加强民政综合能力建设,争创现代民政示范区

 18.进一步夯实基层民政机构建设。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基层民政机构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大督查落实力度,全面推进街道、社区(村)民政机构建设,配齐配强民政管理和服务人员,并逐步实行持证上岗。

 19.提高民政服务水平。紧紧围绕民政为民这个核心,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把政风行风建设作为民政工作的重要抓手,以“夯实规范、促进发展、追求满意”为目标,建设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健全一套高运行的机制、营造一个优服务的氛围。

 20.加大民政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加强民政政策的宣传,对低保救助、救灾救济、双拥创建等民政政策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宣传,扩大民众知晓率;要加强民生实事的宣传,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呈现出来,总结工作成绩、提炼工作观点,提高社会影响力;要加强对工作特色的宣传,思考工作方法、提炼创新举措、推介创先亮点,不断增强民政美誉度。

 21.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聚焦反对“四风”。建立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有效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着力解决基层反映的突出问题。

 22.开展“现代民政示范区创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和市场参与、法治保障的民政工作运行机制,实现民政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社会化、信息化、专业化。发挥首创精神,实施各项改革举措,结合实际落实创建任务,形成特色。

 第二篇 一. 增强保障功能,夯实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 1.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落实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按市统一要求做好城区低保标准提高工作。更加规范低保工作动态管理流程,确保社会救助更科学、更公正、更公平。

 2.提高防灾减灾工作能力。探索建立区级综合减灾协调机制,会同民防、地震、消防等部门,做好创建防灾减灾综合示范社区的工作,建成 1 个省级防灾减灾示范社区。

 3.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有效落实五保供养增长机制,年供养标准按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50%予以提标;落实农村五保对象一次性生活补助标准和孤儿分散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

 4.大力发展福彩和慈善事业。广泛开展慈善募捐活动,组织做好企业捐赠和机关人员“慈善一日捐”等慈善活动。扩大福利彩票销售点,力争完成年销售量 300 万元。

 二.做优为老服务,完善多元养老服务体系 5.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全区新增 5 个省级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创建市三星级以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6 个。

 6.增强机构养老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区级老年服务中心建设,同时大力扶持社会资本兴办养老机构,新建一所爱心护理院,新增养老床位 100 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 30 张以上。组织实施养老护理员培训工程,持证上岗率达 50%以上。

 7.保障困难老年人基本生活。继续完善高龄补贴制度,全面建立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为符合条件的高龄、独居、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

 8.提高为老服务水平。进一步深化区“四位一体”养老服务模式,关注老年人精神关爱工作,年内建成 6 所社区老年精神关爱点;关注老年人维权工作,控制全区虐待和不赡养老年人案件发生率。

 三.立足基层创新,深化城乡和谐社区建设 9.优化社区管理模式。进一步梳理明确社区管理职责,理顺内部各类关系,探索建立社区事务规范化管理模式。加强与高校院所的战略合作,培训提升社工业务水平,社工专业化率达 80%。

 10.加快“三社联动”机制建设。着力推进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机制,促进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管理的有效衔接、良性互动。年内,所有省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全面建立“三社联动”机制。

 11.提升城乡和谐社区建设水平。新建改造社区工作用房 5000 平方米,创建“一居一品一亮点”的社区品牌,城市、农村和谐社区达标率分别达 95%和 90%以上。

 12.组织好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做好第五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依法组织好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扩大一次直选比例,确保选民参与率和一次选举成功率分别达97%和 98%以上。

 13.大力开展社会组织公益服务活动。筹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进一步简化登记程序,大力发展基层服务性、公益性和互助性社会组织。到 2014 年底,全区登记备案城乡基层社会组织数达 330 个。

 四.巩固双拥成果,做好优抚安置工作 14.做优“双百”品牌。通过健全社会拥军志愿者队伍,完善社会化双拥活动基地等方式不断深化“百名志愿者进军营,百名官兵进社区”活动的内涵,依托一站(青少年国防教育基地)、两基地(军地医疗技术交流基地、军地两用人才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实现共建共享。

 15.丰富双拥工作内涵。以双拥模范创建为抓手,结合“道德讲堂进军营”等活动,扎实开展双拥宣传教育,大力加强双拥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军地互办实事活动,进一步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争创第十届省级双拥模范区。

 16.夯实抚恤优待工作。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提高优抚对象生活水平。加快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城乡并轨进程,实现各类抚恤补助标准城乡一体化。

 五.提升服务效能,树立“ 规范 、发展、满意” 的民政形象 17.提高婚姻等社会事务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全国等级婚姻登记机关创建活动,力争创成 3A 级婚姻登记机关。全面推进婚姻登记机关标准化建设,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全面实施殡葬惠民新政,积极配合市殡葬管理部门,开展殡葬管理执法检查,及时查处违法、违规活动,引导和支持生态节地式葬法。

 18.加强基层民政机构建设。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基层民政机构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到 2014 年底,将基层民政工作机构规范设置到位,配齐配强民政管理和服务人员,并逐步实行持证上岗。

 19.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先进找差距、争先进位谋发展”主题活动,加强民政政策研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民政资金管理,探索民政发展路径,全面提升工作水平。

 20.做好民政宣传工作。密切与各级、各类媒体协作,重点加强民生工程、实事工程等方面的宣传报道。充分利用《社区简报》、民政门户网等宣传载体,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联系,不断增强民政工作的影响力。

相关热词搜索: 民政局 民政 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