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之我见

摘 要:会计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大力开展实践性教学是会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虽然,绝大部分中职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会计实践性教学活动,但是,现实中,许多中职学校会计毕业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不扎实,动手操作技能不强,实践能力较差的特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实施实践性教学或实践性教学效果不好。因此,如何实施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提高实践性教学的效率,已成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话题。

关键词:中职;会计实践性教学;现状;对策

一、 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

(一) 实践性教学是实现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知识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基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全国落实发展观,努力开创职业教育新局面》中指出:要强化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要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践环节教学,使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加之会计本身就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经济管理应用型学科,因此,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就成了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二) 实践是将理论用于实际,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有效途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会计账户的意义,领会会计流程;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自查理论的掌握程度,领悟会计原理的应用。可以说,实践是将理论用于实际的最有效途径。

同时,实践是让学生了解职场、认识社会的良好机会。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学会人际关系沟通技巧,让自己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锤炼,这有助于自身尽早实现角色的转变,更有利于学生个人成长。

二、 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现状

尽管会计实践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现状却令人堪忧。无论是在师资上,还是在教材体系上或者实践环节安排上,都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 教师队伍不足,实践经验缺乏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许多受过系统、专业学习的会计生们不甘就职于工资水平很一般的中职院校,因此,中职院校的专业教师队伍一直发展不起来。因为师资不够,在很多学校里,一个会计老师往往要同时兼任多个学科,繁重的教学任务,让老师们无暇顾及自身水平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跟不上知识更新的步伐,直接影响了日后的教学工作。而有的学校,因为人手实在不足,还会临时任命其他专业的教师来上会计课程,这些人对会计本身不甚了解,无系统的知识结构,处于“现学现教”的尴尬境地,更谈不上实践经验了。

除了教师数量不够,教师素质也存在着问题。会计教师普遍缺少实战经验。从我市20多个中职学校来看,会计教师倾向年轻化,他们当中多数是大学一毕业即进入学校担任会计教学任务,对于会计实务操作少有经验,自身动手能力不强,决定了教学中只能“纸上谈兵”,传授一些理论知识而已,就算有实践性教学,也不能很好地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践只能浮于形式,不能在培养学生成为知识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二)实践性教学内容贫乏,教材体系不尽合理,实践时间安排欠妥

会计,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使许多中职学校在实践教学或实习实训的组织安排上尚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会计实践性教学内容缺乏应用的阶段性、系统性和和综合性,使得学生学与用出现偏差。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务操作仅仅包含在理论教学中,不具备完善的实操机制,学生只能了解常见的会计核算技巧,在公司综合经营等知识的整体应用水平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及不足。因而导致学生实际水平与人才市场的需求不匹配。

在现有的会计模拟实验教材中,没有体现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考察,普遍存在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忽视会计审核和监督及会计职业判断,而审核、监督和职业判断都是会计工作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实践的时间安排上,也不尽合理。时下,大部分中职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设置偏少,形式单一,往往采用课间分散实训和毕业前夕的下企业集中实习两种形式。课间实训一般根据课堂讲解的理论知识通过练习、实验的形式来验证一下,时间较短,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很难从真正意义上掌握实践技能,难以将前后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下企业集中实习(也称顶岗实习),多数学校安排在毕业的前一年或前一个学期,此时,学生都忙于落实就业,浮躁应付,根本不能安心地从事专业技能的实训。又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很多单位不愿接受中职毕业生的实习实践,就算有,多数也只是停留在参观或轮岗的层面,对提升实践技能方面并不能起到多大作用。

三、加强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对策

(一) 完善师资建设,发展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 “派出去”路线

教育部门提出,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组织遴选2万名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遴选的对象主要是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2年以上、35岁以下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同时,为了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采取了政府购买的方式,每名教师到企业实践6个月,由中央财政拿出2万元补贴给企业。接纳教师实践的企业,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由省里初选后,教育部再会同行业指导部门进一步遴选。因此中职学校应借此大好时机,科学合理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轮换实践,走“派出去”路线,这有利于缩短教师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能力的距离,及时了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变化,以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避免会计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

学校还应鼓励、允许会计教师同时在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咨询公司、企事业单位等兼职,这对扩展教师知识面,提升会计实践技能,积累职业经验大有益处,有利于发展“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2. “引进来”策略

学校还可以实行“引进来”策略。聘请那些企事业单位的一线会计人员担任学校的实践指导老师,或定期邀请有经验的会计人员来校讲学、办讲座等,安排专业教师与经验丰富的社会会计人员进行交流,取其精华,缩小在职教师的实战差距。

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及实验室建设方面,这些“引进”的人才资源往往能给出他们真实的看法、提供最宝贵的意见。这样,中职办学、教学建设也就能更加切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二)合理安排实践时间,加强实践指导

实践教学应改课间分散实训为课内集中实训,在指导老师的监督指导下,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实训内容。每次实训前,指导教师应认真备好课,准备相应的工具和材料,对实训内容应事先操作,总结实训要点和关键步骤,提高实训的指导质量。

企业实习应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学校可以和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走“校企结合”路子。学习一年之后,学校可以安排学生下企业实地参观学习,让他们对会计有一个初步了解,形成感观认识,培养今后学习的兴趣。学习两年后,再次安排学生下企业实习,此次应以动手操作为主,老师全程跟踪指导,针对操作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现场讲解,并做好工作日志,切实提高实习的效果。

第五个学期,老师应对此前的实习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带学生重温实习情境,指导学生完成实习心得的撰写。之后,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编写一套综合的模拟实训教材,由学生分组完成,通过手工和电算化的结合操作,真正提高学生的实战水平,争取让学生都是一毕业就能成为技术过硬的准会计人员。

尽管,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但随着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和重视,这些问题也正在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中。相信不久的将来,会计实践性教学定会得到实质性的发展,会计专业毕业学生也定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欢迎。

参考文献:

[1]陈月清.浅析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J].新课程(教研),2010(6).

[2]刘永泽, 孙光. 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 2004(2).10—13.

[3]李逸平.对会计学科实践性环节的评价方法初探[J].会计之友,2006(1).

[4]熊守春.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12).

相关热词搜索: 我见 会计专业 中职 实践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