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知识技能教学及操作例析

体育教学中存在知识与技能相脱离的问题,尤其是锻炼身体的健身知识与技能教学相脱离,这是体育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健身知识技能教学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本文就将健身知识技能教学介绍给广大同仁。

一、健身知识技能教学的概述

1.健身知识技能教学的由来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大多强调运动技术的学习,形成相应的运动技能,但如何利用所学习和掌握的运动技术和技能来锻炼身体、科学健身,却很少去关注,很少把对运动技术的学习与科学健身放在一个层面来进行思考,让广大体育教师与学生仍然停留在从运动技术到运动技术的圈子里折腾,始终打不开科学健身的大门。这是造成学校体育教学效率低、体育教师地位低的主要原因,也是阻碍体育教学向前发展的症结。为改变这一体育教学困境,笔者于1998年开始,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并大力实施的背景之下,依据“各级学校是实施的主渠道”,及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经过反复的教学尝试与思考,于1999年提出“健身知识技能教学”,并一直沿袭这一主题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至今。12年的“健身知识技能教学”实践中,较好地解决了“健身知识”与“技能教学”相脱离的问题,通过健身知识技能教学,使学生对体育课程想学、乐学、会学,并走进科学健身的大门,为终生健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健身知识技能教学的要义

健身知识技能教学是一种全新的体育教学形态,其教学的逻辑起点是“从关注生命到生命体验”,“提升生命的质量、完善生命的发展”是其教学的终极目标。在这样一个从关注生命到生命体验的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健身意识、健身能力、健身习惯,能终生从事健身为目标。在教学内容和运动负荷安排上根据学生个体的实际需要具有较大的选择性;把健身方法(重复锻炼法、连续锻炼法、间歇锻炼法、变换锻炼法、巡回锻炼法等)和健身法则(意识性、长期性、渐进性、全面性、个别性等)作为重要的教材内容,普遍贯串于各种运动技术教材之中进行教学,又可单独作为健身知识技能教学的教材内容;以120~150次/分心率作为最佳健身负荷价值阈,以此作为健身效果评价的基本参照标准;把身体运动、营养卫生措施、生活制度、自然力(空气、阳光和水)、心态调适等作为健身的手段,及如何使身体运动与其它健身手段协调配合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定量为主进行健身效果评价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3.健身知识技能教学的价值

就目前的学校体育教学而言,健身知识技能教学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1)健身知识技能教学将运动技术与锻炼身体的健身知识较好地结合,形成学生所需要的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本领,使体育教学中的锻炼身体的健身知识与技能教学成为一个整体,改变了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中技能教学与锻炼身体的健身知识相脱离的局面。

(2)健身知识技能教学突出锻炼身体的健身知识,将各种运动技术通过健身方法和法则的处理,并与营养卫生措施、生活制度、自然力、心态调适等知识有机地融合,形成锻炼身体健身的技能,真正地改变了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体育教学体系,让科学锻炼身体的健身知识走进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

(3)健身知识技能教学较好地处理了健身与竞技运动和身体娱乐的关系,让学生有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体育学习,并由此形成正确的健身思维。

二、健身知识技能教学的属性

1.健身知识技能教学是健身文化的传播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健身是一个实体,如何将健身这个实体来承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任务,需将其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播。对于一种文化的传播,必须从文化的知识、思维、方法、精神等方面进行,单一的方面是不能完成任务的。健身文化中有健身知识、健身思维、健身方法、健身精神等要素。其中,健身知识是基础,是健身文化传播的载体,没有健身知识,就没有健身文化,就无从谈及健身的问题。健身思维是关键,是人从事健身活动的灵魂,只有通过健身思维,才能活化健身知识。健身方法是根本,只有经由健身方法,才能将活化的健身知识付诸健身实践之中。健身精神是进行健身活动中表现出的活力,体现在健身知识、思维、方法等方面的实践之中。当健身知识高深渊博,健身思维精邃巧妙,健身方法也就行之有效。当健身精神越高尚,健身文化就越先进越精湛,由此通过健身文化传播而培育的学生,其健身的素质就高而优。健身知识技能教学是基于健身文化的传播,以健身知识为基础,并与运动技能教学有机地结合,形成传播健身文化的有效载体。

2.健身知识技能教学是知识技能的融合

健身知识是人类健身实践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健身技能是对身体的动作方式的一种概括,并按一定的方式反复练习而形成的熟练动作。学习健身知识是掌握健身技能的基础,如果没有锻炼身体的健身知识、不懂得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不知道身体运动技术动作对人体的影响,不明白身体运动必须与营养卫生、生活制度、自然力、心态调适等相配合才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健身技能的掌握就会受到限制。健身知识的多少决定着健身技能掌握的快慢和深浅,健身技能的掌握又反过来影响健身知识的学习和发展,由此可见健身的知识与技能联系十分密切,但健身知识与健身技能又有区别。首先,他们获得的途径不同,健身知识可从书本上来获得,而健身技能只有通过健身实践和反复练习才能获得。其次,健身知识只有通过健身技能才能在健身实践中发挥作用,要把健身知识变成健身实际活动必须依靠健身技能。健身技能需要掌握和运用身体运动技术动作,运动技术动作要成为健身技能,必须经过健身方法和法则的处理,并与营养卫生、生活制度、自然力、心态调适等健身手段的知识相融合。

三、健身知识技能教学的例析

基于健身知识技能教学理念、内容、方法有别于传统的体育教学,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健身知识技能教学的实质,选用几个典型的教学操作实例进行分析说明。

教学实例一:知识主导技能­——“耐久跑”的知识技能教学

耐久跑属于技术动作比较容易,但形成“耐久跑”的健身知识技能相对较难,需要较多的相关知识。对此类型的教学,需要采用“知识主导技能”的方式,其基本教学思路如下。

1.在耐久跑教学之初,针对学生对耐久跑认识不够的问题,采用专题讲座(或理论课)的形式,跟学生探讨耐久跑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对耐久跑性质、技术要点、技能形成规律、对人的生命发展意义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2.创设与“生命”有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耐久跑经验和知识,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耐久跑的尝试性练习,获取对耐久跑的初步体验。随着身体运动技术练习的深入,将利用耐久跑锻炼身体的相关知识(营养卫生、生活制度、自然力、心态调等)注入其中,并逐步形成相应的耐久跑的健身技能。

3.在形成耐久跑技能过程中,将健身方法和法则贯穿于耐久跑的练习之中,经不断的强化而形成利用耐久中锻炼身体的健身知识技能,并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健身之中。在其中向学生进行健身法则的教学,如利用耐久跑来健身需要對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意识性),能长期坚持(长期性),练习负荷量由小到大(渐进性),需要与营养卫生措施、生活制度、自然力、心态调适等健身手段其它运动项目相结合(全面性),并针对自身的身体条件与生活学习实情(个别性),才能收到好的实效。

教学实例二:技能引导知识——“排球”的知识技能教学

排球的技术动作难度相对较大,学生学习其技术动作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同时形成“排球”的健身技能也较难,对此类型的教学,采用“技能引导知识”的方式,在排球技术动作的练习中,寻找与健身方法和法则的串联点。

1.在排球教学之初,主要对学生进行(垫球、传球等)基本技术的教学,此时主要以技术练习为主,让学生有一定的技术基础。

2.就某一技术动作的技能来导出相就的健身知识。如正面双手垫球,有形成正面双手垫球所需的知识,利用正面双手垫球来锻炼身体的健身知识(对身体发展的作用),让学生明确学习此种技术动作对自身生命发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排球技术动作技能。

3.在形成排球技术技能过程中,将健身方法和法则贯穿于排球技术动作的练习之中,经不断的强化而形成利用排球锻炼身体的健身知识技能。如多次做垫球、传球动作练习来增加负荷的方法为重复锻炼法。重复的次数越多,身体对运动反应的负荷量越大。学生在2分钟内自垫球100次是重复,再垫球3个2分钟也是重复,但重复多少次为好,这要根据健身运动负荷价值阈来考虑。

教学实例三:技能知识并行——“健身操”的知识技能教学

健身操的技术动作难度适中,可采用“技能知识并行”的方式进行,其操作可从两方面来考虑。

1.健身操技术动作的特点是由重复单个动作,连续多个动作形成一节操,通过一定的间歇,变换不同的技术动作连接,形成全面锻炼的巡回练习,在一套健身操中包涵了5 种健身方法。面对此类身体运动技术的教学,可随着单个动作教学的进程,将健身方法和法则贯穿于其中,经过反复的练习而形成健身技能。

2.在健身操的技能形成过程中,将相应的健身知识渗透于其中,形成利用健身操锻炼身体的健身技能。其知识点如下:

(1)用适度的健身操进行健身活动,对于提高心脏功能、增大肺通气量、提高身体有氧代谢能力和机体免疫能力有明显的作用。

(2)用健身操作为健身手段,能增强体质,使自己的生命朝向积极健康的发展状态,提升生命的质量。

(3)健身操的训练过程中,使人产生一种对生命的积极体验,这种体验能真实地将物质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较好地融合在一起。

(4)健身操是一项以有氧运动为主,以健、力、美为特征的身体练习,它是融体操、音乐、舞蹈为一体的健身运动手段。

健身知识技能教学对学生生命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意义,是学生生命发展过程中之必需。但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健身知识技能教学却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教师的思想意识、专业知识、文化素养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很难适应健身知识技能的教学。但只要克服思想意识上的障碍,努力学习,就有可能适应健身知识技能教学的需要。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5(6),646.

[2]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5(6),1746.

[3]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一二一工程[J].体育学刊,1995(1):15-17.

[4]邓若锋,杨丰宇.把增强体质健身知识技能作为体育课的主教材的经验和体会[J].体育学刊,1999(3),69-71.

[5] 邓若锋.高中健身知识技能教材内容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8(9),71-74.

[6]楊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兼论全面素质教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0):10-13.

[7] 赵联.教育生命体验论[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8):2-5.

相关热词搜索: 技能 健身 操作 教学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