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与海啸关系【五篇】(全文)

地震与海啸的关系范文第1篇“海啸”的英文是tsunami,源于日语汉字“津波”一词的音义。由于日本是地震和海啸频发的国家,所以“海啸”的日语发音被世界普遍采用。同时,这也说明日本是较早认识海啸的危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震与海啸关系【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地震与海啸关系【五篇】

地震与海啸的关系范文第1篇

“海啸”的英文是tsunami,源于日语汉字“津波”一词的音义。由于日本是地震和海啸频发的国家,所以“海啸”的日语发音被世界普遍采用。同时,这也说明日本是较早认识海啸的危害,也是较早和有效防范海啸的国家之一。

大规模的海啸,不仅直接给地震发生所在地区和邻国带来灾害,同时也影响到遥远的彼岸。1960年智利发生世界上最强的9.5级地震,震后的海啸穿越太平洋18000公里、经过22.5小时后到达彼岸的日本东北地区,海浪仍保持五米高,导致全国死亡和失踪142人。经过这次惨重的教训,太平洋沿岸25个国家和地区在1966年成立太平洋海啸警报机构(ITSU),从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洋委员会。该机构下设四个分中心,分别为美国海啸警报中心、日本西北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西南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和东印度洋海啸警报中心。

日本是地震多发的国家,而且常常伴有凶猛的海啸。日本国家气象厅是主管监测地震和海啸的专门机构,建立了24小时制的“潮位与海啸监测系统”(ETOS,Earth Quake Tsunami Observation Sys?鄄tem)。该系统与全国地震监测仪连接在一起,能够在地震发生的瞬间计算出震源、规模、是否引发海啸并发出海啸警报和预报。该系统与全国各地的潮位监测站、巨大海啸观测站、海啸监测站、远距离海啸监测点相连接,形成24小时的动态监视和预警系统。此外,通过全球定位系统等高科技手段,监测海啸在海上的动态。全国分66个海啸预报区。日本规定,在地震发生后,国家气象厅在两分钟内要报出地震强度,大约三分钟之内要做出海啸预报,等等。根据气象业务法规定,海啸预报马上通过地上通信线路和卫星线路以及气象资料电传网和防灾信息网等传递到警察机构、地方政府、通信公司、电视媒体、海上保安厅、消防机构等,并由此再迅速传递到学校、居民家、医院和船舶。如果普通百姓有地震的感觉,马上打开电视,就能得知地震发生的详细情况。现在,随着通讯技术的普及,日本还开设了灾害短信业务,一旦有震情,客户的手机上立即就会出现免费的相关信息。信息发出的同时,消防、警察、交通、媒体、医院、学校等相关机构都做好应急准备。

日本是一个灾难多发的国家,但日本人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并善于学习,这就是自然灾害减小到最低程度。日本对在历史上较大的几次地震和伴随的海啸有详尽的记载。1498年发生8.2级地震引发海啸,死亡4.1万人;
1771年发生7.4级地震和海啸,死亡1.5万人;
1896年东北地区的三陆发生地震和海啸,死亡2.2人,波及美国的加州和夏威夷;
1933年三陆地区再次发生地震和海啸,死亡三千余人;
1993年北海道西南海底发生7.8级地震的两三分钟后海啸随之发生,浪高达三层楼,一小时上涌13次。死亡202人,失踪28人,损失惨重。此次海啸后,日本采取了很多措施,主要是在海底增设立了很多观测点,包括在太平洋海底。在村里和岛上安装了紧急信息卫星同步接收器,通过气象卫星能够直接接收海啸预报和警报。政府还鼓励岛民和村民亲自参加制定海啸风险避难图,让他们自己确定危险地带、避难路线和避难地点等,同时接受老百姓的建议改善防灾条件。

在采取各种措施主动应对发生的自然灾害的同时,日本非常注重培养人们的灾难意识和应急能力。在日本,无论成人还是学生都要通过参加演习等方式学习地震和海啸之类的灾害常识,而且每家每户都有避难的对策和相应固定的避难场所。日本非常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沿海的居民区都建有水泥的防浪大堤。虽然这些防浪大堤不能全部把海岸地区围住,但关键地区都能得到较好的保护。另外,沿海地区还建有两三层楼高的钢筋水泥浇筑的高地,供人们临时躲避海浪的侵袭。政府还与房子牢固的沿岸楼房住户签订合同,使他们在海啸来临时接受避难的邻居。这样在日本不仅有预防海啸的设施,还有供人们在海啸到来时躲避的安全地方。此外,沿岸还树立了很多标明海拔、预防和注意海啸以及如何避难的标志和示意图。

危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预警系统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并不能保证有效的抵御海啸,制度保证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技术固然非常重要,若是出现制度建构和整体协调缺失、地震监测机制与海啸预警机制错位,灾难还是难以避免。这次海啸的巨大损失很大程度上是这方面原因造成的。使震后1小时和2小时之后到达的海啸仍然吞噬了无数无助的生命。比如在印度,预报灾害的传真竟然错发给了前任部长。而日本的内阁成员经常更换,但信息会得到准确的传达,这就是政府管理的问题。日本的预警和应急机构设置非常完备,国家能从不同渠道汇总信息,政府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避免了因为官僚作风而发生风险和扩大损失,这就是制度的保证。

地震与海啸的关系范文第2篇

地震海啸是指海底或大陆边缘发生的地震、火山爆发、岛弧地区的滑坡、沿岸地区山崩引起的海水剧烈波动。

与台风等原因引起的波浪不同,地震海啸的波长很长,短者有几十千米,最长的可达五六百千米,而且传播速度快。在水深三四千米的大洋中,每小时可传播几十千米,有时甚至达数百千米。另外,地震海啸在大洋中传播时,一般波高在1―2米,加之波长很长,所以不易被人察觉。但当它传至浅海地带或近岸时,波浪叠加,波峰隆起,有的高达20米左右,最高者可达40米。此时,由于波浪能量不断集中,其巨大的破坏力是可想而知的。在气象学上,6米高以上的海浪就被视为灾害性的海浪,那么20米高的海浪真是不思议。据报道,2010年2月27日智利海啸浪高在运行中就达到了5.5米。从实测中得知,地震海啸对被冲击的海岸每平方米的波压可达20―30吨。比斯开湾的一次大海啸,拍岸浪波压每平方米是90吨。由此不能想象,强大的地震海啸将对一些沿岸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生命和财产构巨大的威胁,常常给地震海啸发生地区,甚至是波及地区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壳的急剧升降迫使有几千万米深的海水水柱发生运动,在海水上层形成巨大而迅猛的波浪,当波浪涌进浅水海域时,浪头会骤然增高,放慢速度。如果遇到漏斗形深水港湾峡谷,或沿河谷逆流而来,将沿途遇到的一切房屋树木、人畜财产都吞噬下去。随即,海啸波又夹带着它所吞噬的一切退却下去,然后再返回来。就是这一进一退,数次往返,真可谓无坚不摧。

如果海水急剧地流过,形成大退潮,使从不露面的近岸海底礁石显露出来,随之,海水再猛烈地上涨。这种情况一般是由海底地壳急剧陷落而形成的海啸。相反,如果海啸波最初到达海岸时像一堵水墙向岸上袭来,那么这种海啸一般是由海底地壳急剧隆起造成的。

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地震并引发太平洋海啸,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及太平洋周边国家均发出预警加以预防海啸带来的危害,这是继海地地震后,又一次引起世界关注的特大自然灾害。

2004年12月26日,印尼的苏门答腊外海发生9级海底地震引发海啸。海啸袭击斯里兰卡、印度、泰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孟加拉、马尔代夫、缅甸和非洲东岸等国,造成30余万人丧生。

夏威夷是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几乎太平洋所发生过的海啸都殃及那里。1946年4月1日,不少夏威夷渔民突然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奇观,海水急剧退却,从未露过面的洋底一下子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许多海鱼和海洋生物在洋底乱蹦乱跳。这些渔民以为发生了奇迹,都争先恐后地去捉鱼。结果,猛然袭来的海浪使119人丧生。

1775年11月1日,大西洋欧洲沿岸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发生大地震引发海啸。海水先退后进,巨浪高达18米,海岸附近的大量建筑物被怒涛摧毁,许多船只沉没。里斯本全城的建筑,在6分钟内几乎倾毁殆尽,损失极为惨重,使6万多人丧生。地震引起的海啸波高近30米,这突如其来的巨大破坏力,使在许多教堂内做祷告的信徒被倒塌的教堂压死,给地震海啸蒙上了神秘和恐怖的色彩。

历史上最著名的地震海啸当数公元前1450年,希腊东南有个西雷岛,由于火山爆发,整个岛屿被抛向空中,随后坠入海底而引发海啸。巨大的海啸使西雷岛上的米若阿文化毁于一旦。有的学者认为,《圣经》上说的摩西分红海的故事就与这次海啸有关。柏拉图曾提到过的“大西洲”也是以此为基础的。

1960年5―6月,在智利附近的海底发生一系列大地震。其中10次超过了7级,3次超过了8级。最强烈的一次达8.9级,并引发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啸。

地震与海啸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苏门答腊 海震 eos-modis 奇异遥感信息

1 引 言

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南西面印度洋海底的8.6级大地震导致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海啸灾难。在地震数分钟内,大海汹涌冲上海岸,毁灭了北苏门达腊海岸,造成南亚和东非13个国家近20万人死亡,而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作者利用美国modis web和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crsp(centre for remote imaging,sensing and processing)网站的terra-modis数据,不失时机地对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地灾情开展了研究,通过遥感信息处理发现了4种具有特殊征状的遥感奇异信息——黄边岛岸、海水层圈、海—云层圈和尖角云。研究表明,这些遥感奇异信息具有比原始遥感影像更为深刻的指示意义,通过对它们解析研究,可以对这次海啸灾难有更多的认识了解。

基本研究数据为terramodis灾前(2004.12.17)和灾后(2004.12.29)南亚轨道区影像数据,相关成像参数见表1[1]。这两天影像区的云量覆盖率都较高。但所幸的是,以重灾区苏门答腊岛北端为中心的区域云量偏少,这使得该区域数据应用成为可能。由于成像时间分别为灾前11天和灾后1天,灾区影像特征变化具有很好的可比性。新加坡crsp公布了这两天整个东南亚modis影像的三种不同波段合成处理的结果,即:(1)近红外、红光波段和绿光波段假彩色合成影像;
(2)近红外、红光波段和绿光波段假彩色合成影像;
(3)真彩色合成影像。但这些影像均为压缩jpeg图像格式,已不适于进一步作遥感信息提取处理。实际研究采用的modis数据来自美国modis web提供的1b精度modis数据,共1~7波段,通过输入以苏门答腊岛北端为中心的矩形区域坐标直接从internet上下载[2]。影像区域大小为1078(像元)×4060(像元),面积为1,733,620km2(500米分辨率)。

表1. 2004.12.26和2004.12.29 terra-modis南亚成像区参数

table1.imaging parameters of terra-modis to south asia in nov.26 & 29.2004

增强处理清晰地揭示出灾海岛外侧的海水中,存在大量海啸冲刷出的绿色、绿黄色絮状陆地物质。这些絮状物形态不规则,具有从海岸线向海洋深处扩散趋势,清晰显示出海水冲刷陆源物质向海洋迁移搬运的走向趋势。该现象曾被jesse allen观察到并在modis web上作了简单描述[2]。但作者的兴趣不限于此,而是那些通过增强处理反映出来的新信息——几乎整个苏门答腊岛北端的陆岸都变成了浅褐色,表明源于苏门答腊岛sw侧海震中心的海啸,不仅冲刷破坏了与其正对面的岛岸,同时还绕过岛屿,使其背面的ne侧岛岸受损。这一点可以通过苏门答腊岛海啸波浪高度分布平面图和苏门答腊岛海啸波速分布平面图得到印证。这一发现或许还只对jesse allen发现的一个小补充,不足为奇。但一个真正有意义的新情况使,通过非线性增强处理使沿sw岛岸出现了一条狭窄延伸的黄色带状区,而在背离震中心的ne岛岸却无此带出现。由于未能到实地考察,难于断定造成两边岛岸这种差异的原因,但可以推断,这应与海岛sw和ne两侧受海啸攻击影响的方式、强度和所处环境不同有关。

为对海啸造成的灾区复杂环境状态进行快速模式识别,用envi软件对modis影像数据进行了不同参数isodata分类,揭示出紧邻海震中心存在着海水层圈结构,而这种层圈结构在未经处理的modis影像上反映不出来。虽然不同的isodata分类参数设置使得两种分类图像的色彩区域形态面积在局部有些差异,但在对层圈结构存在性的揭示上始终是一致的。按照isodata分类原理,同层圈海水区域应属于相同的成因属性。现岛屿sw侧海域中主要有4种不同色的层圈——红、绿、蓝、黑层圈,故可以判断海域种至少存在4种大规模物质/能量迁移/扩散运动差异区域。

2 奇异遥感信息

奇异遥感信息是指那些在遥感影像上客观存在,但具有不同寻常表现特征的遥感信息。这次在苏门答腊灾后的各种modis影像中,主要观察到了4种奇异遥感信息——黄边岛岸、海水层圈、海云层圈和尖角云。

2.1 黄边岛岸

经过非线性增强后,在modis影像的苏门答腊岛sw海岸显示出具鲜明黄色带状遥感影像特征。经测算,其长度257km,平均宽度2.075km,最大宽度约4.0km,面积约为526km2。在海啸前整个苏门答腊岛岸为基本相同的浅棕色调,sw和ne两侧岛岸影像特征不存在什么差异,但增强影像清晰地揭示出海啸前后两边岛岸的这种差异。由于海啸对sw海岸具有更大的冲击力,足以将其表层土壤大部冲刷光,而使下部的新土层暴露出来,而新鲜的土层对太阳光具有较强的反射/吸收率,致使黄边岛岸形成。之所以ne岛岸没能反映出这种影像特征,是由于海啸绕到苏门答腊岛ne侧之后,冲击力已大为减弱,不再具备将表土植被冲刷走的能力。

2.2 海水层圈

不同参数的isodata分类图像都反映出在朝向震中一侧的海洋中,存在明显的海水层圈结构。从图可见,该层圈主要由3种颜色区组成——紧靠岛岸的蓝色层区、远离岛岸的红色层区和居于两者之间的绿色层区。蓝色层区面积小,全部紧邻岛岸分布,形态极不规则,分布不连续。绿色层区为第二层,按照像元计算出的面积13640km2,具有连续和平行岛岸分布的特点。红色层区域为第三层,也是具有最大连续分布区域的层圈,其东临绿色层区,而向sw方向一直扩展出影像图之外。仅从遥感角度可以对这种层奇异圈结构的成因有两种推测,即:

推测一:海啸冲刷回流携带物成因。海啸从陆地上席卷走的固体物质,依其重量、体积大小和形态不同,在被携带入海后形成分异分布,如是造成了海中不同的悬浮物分区。而不同悬浮物分区对太阳光吸收/反射率不同,从而造成海水影像差异。在原始影像中,这种差异知识表现为不明显的蓝色和黄绿色,不易识别,但分类处理使得这种目视解译难于识别的差异大大明显化。根据这种成因,蓝层圈主要是对大体积大质量的海啸冲出物在中近岸海水中分布的揭示反映,绿层圈主要是对小体积轻质量的海啸冲出物在中近岸海水中分布的揭示反映;
而红层圈则主要是对海啸冲出的陆地细小悬浮物在远岸海水中分布的揭示反映。但这种解释与红色层圈区具有圆弧形态而sw岛岸却是平直形态相矛盾,因为从平直形态的岛岸上回流入海的海水,应该具有与海岸基本平行的平直形态,而不应该是圆弧形态。

推测二:海震造成海水环形震荡成因。发生于苏门答腊岛sw侧海底的大地震,使海水整体发生震荡,导致海面宏观形态和水体微观结构变化,使海洋中形成一种对太阳光反射率起综合改变效应的场——海啸“综合效应场”。这种场围绕海震中心呈对称分布。由于海洋巨大的储能功能,“综合效应场”足以保持很长的时间。因此,虽然这是在灾后的第二天拍摄的modis影像,但“综合效应场”的对称惯性结构仍在海水中潜存了下来,并通过对微小差异信息具有敏感性的isodata分类得以揭示反映出来。另外,在12.26大震后的较长一段时间里,仍余震不止,使得震中持续发出余波,对“综合效应场”能量进行补充,从而使该层圈结构得以持续较长时间。

2.3 海云层圈

由增强modis影像还可见,从海震中心向苏门答腊岛内陆方向的区域内,存在4种相对独立的影像特征分区,即:(1)由ab线围成的红色海水层区;
(2)由ab与cd线围成的绿色海水区;
(3)由cd解译线和ef解译线围成的陆地层区;
(4)由ef解译线和gh解译线围成的云层区。由ab、cd和ef3条解译线基本上都与苏门答腊岛sw侧海岸线呈平行关系,直观反映出它们都应该成因于同一动力源。这已在前面讨论过了。至于ef和gh,它们反映的是一条弧形云层的轮廓线。ab、cd和ef、gh之间宏观上体现的近于平行关系表明了一种客观存在的海——天物质分布走向的一致性。尽管云的形态具有较大的偶然性,是多解的,但在此我们不排除可能的海啸成因。因为从理论上,巨大海啸煽刮起海面上的大气形成的巨大冲击波,足以使得苏门答腊岛上空得低空云层被冲压变形,因此完全有可能导致弧形云层的形成。从这个角度,海啸不仅海洋和陆地,同时也影响大气和云层,导致形成一种海——陆——空介质联动的激烈环境变化。

2.4 奇异尖角云

在灾后(12月29日)的modis影像中,另一个显著的影像特征是,在苏门答腊岛sw侧偏北的海岸线两侧,清晰反映出一个呈锐角的灰白色薄云区域。尖角位于苏门答腊岛内,指向正东方,角度32°。锐角区域的南、北边界平直,角形区域与周围环境存在明显区别。图区内北角边长为209.3km,南角边长为203.8km。由此两角边围成的区域的面积约11302km2。其中大部在海中,小部分在陆地上。该角形云区的奇异之处两点:

第一,形态奇异——角形区域由两条直线边缘构成, 其平直的程度完全不象是自然成因产物,倒象是人工所为。

第二,指向奇异——角形云区的尖角由海洋指向苏门答腊岛内,这刚好与海啸运动同向。

这一奇异特征尖角云出现在12月29日,已是海啸发生的第二天。这时候巨大的主震已经结束。因此,即使其的出现与这次大海震有关,也只能是与余震有关。但余震的能力有限,不太可能导致这种影响作用。总之,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还不能够对这一奇异现象作出解释。目前只能将其作为一个观察到的未知奇异现象提出。

3 综合分析

在这次大海震发生后,各国科学家同时还采用大量非遥感测地测海技术手段对这次灾难开展了研究。据网上的不完全搜索,这些研究有:震源与太平洋—印度洋板块结合部的断裂构造关系、震中海底地貌变形三维模拟[6]、海啸在整个太平洋和印度洋扩散运动过程的二维动画模拟(日本产业综合研究所)[7]、海震海浪波高分布和运动时间度分布定量可视化分析,等等。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本次modis遥感发现相同的问题。

如果我们将从分类影像上解译出的海水层圈结构经过适当外推延伸后,落到海震中心的海底地形变形隆起高度平面图和地形变形水平移动距离平面图上,立即就可以发现,由这些层圈组成的波状分布集合,具有以南亚断裂带为轴线 ,向nw方向扩散的规律。联系到前面对层圈结构的初步分析,容易作出判断,所谓的海水层圈结构,实际上是对一种海啸信息叠加效应,即对海啸冲刷陆源物质分布区与海啸“综合效应场”的综合叠加反映。更具体的说,也及时对jesse allen观察到的绿色、绿黄色絮状体与isodata分类揭示的层圈结构分布区的综合叠加反映。

同样,对海水——云——陆地分层组合结构奇异遥感影像特征的解释,也可以通过海啸波浪高度平面分布图和海啸推进波速平面分布图找到答案。该图给出了此间太平洋海域的海水运动学和海水动力学分布背景。海震中心的海浪高度达17.38米,到苏门答腊岛sw测的海浪高度仍在4~17.38米之间。如此高度的海啸巨浪在不到1小时的时间里就达到了整个苏门答腊岛。海面的这种超常整体运动必然通过流体牵引效应传递给了上方的大气,进而传递到云层,从而使得苏门答腊岛上方的低空云层受到冲击,使得其形态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增强影像中的白色弯曲云层的特征就是对这种作用力存在及作用方向的直观反映。在增强影像上,海水层圈结构与白色弯曲云层的形迹的组合,使人直观感受到来自海震中心的巨大冲击力同时对海洋和大气的强迫驱动。

通过将本次研究结果与d.p.mckenzie and f.richer(1976)绘制的地球主要板块运动方向与速度图比较,容易看出,所观察到的各种奇异modis遥感信息为何都具有nw走向,实际上这都是由于这条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结合部的地壳深大断裂带控制的结果。

4 结束语

通过对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及其周边海域的terra-modis影像数据的处理分析,共发现了4种具有特殊征状的遥感奇异信息——黄边岛岸、海水层圈、海-云层圈和尖角云。研究表明,黄边岛岸主要是由于海啸对苏门答腊岛的sw海岸线的过度冲刷剥蚀造成的,表明海啸对该海岛正面和背面的破坏力度存在差别。海水层圈表明了海啸冲刷陆源物质与海啸“综合效应场”的叠加作用,这种作用会对海啸之后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海-云层圈表明了海啸不仅只对海洋和陆地造成影响,海由于成海-天一体化联动作用,可以对近地上空的云系形态和走向造成影响。对于形态奇特的尖角云,由于找不到任何辅助解释资料,目前还暂不能对它作出合理的解释,有待于今后有条件时再作进一步的研究。

modis作为新一代地球观测系统的重要传感器,其探测地球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有效性通过这次对苏门答腊海啸的快速反应研究得到了充分的显示。但不足之处是,从internet下载modis数据的完善性和稳定性还有待于改进。

参 考 文 献

[1] http://编辑整理" href="http://" target="_blank">

[3] http://earthobservatory.nasa.gov/naturalhazards/archive/dec 2004/tsunami_displacement_lry.jpg

[4] http://earthobservatory.nasa.gov/newsroom/newimages/ima-ges/pmel_max.pdf

[5] http://earthobservatory.nasa.gov/newsroom/newimages/ima-ges/pmel_tt.pdf

[6] http://earthobservatory.nasa.gov/naturalhazards/archive/dec 2004/sunda_trench_earthquake.pdf

[7] http:///archives/2004/12/700.htm/ analysis to the bizzare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of eos-modis images in the island of sumatra during the period of sea-earthquake of november 26th,2004

wu hong,guo yuanfei,zhang yinqiao,peng zhongqin

(institute for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541004,guangxi,p.r. china)

prof. wu hong

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angan rd 12

541004,guilin

guangxi,p.r.china

e-mial:

fax:0086-773-5892796

【abstract】 in december 26,2004,the tremendous earthquake up to grade 8.6 happened at the sea floor under the pacific,where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of the island of sumatra,indonesia,has caused serious hazard to 13 countries of the south asia and the regions around the pacific. four strange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that they have special characters and sharps,that is,the yellow island margin,level-ring of sea water,level-ring of sea-cloud and the sharp-horn cloud,had been found in the north end of the island of sumatra,an area suffered serious hazard and the sea area where closes to the center of earthquake,through remote sensing investigation study by using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o modis image data from modis web of u.s. and crsp of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 the strange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is to be more indicating significant more than the original remote sensing image. more knowing to this hazard of sea-earthquake had been taken out through these analysis and explaining to those strange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keywords】 sumatra;
sea-earthquake;
eos-modis;
strange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附图:

地震与海啸的关系范文第4篇

灾难事件显然对人类是悲剧,对直接受灾难影响的人们尤其如此。在这样的悲剧事件面前,传媒如何看待自己的灾难报道,如何预想自己的灾难报道所可能达到的效果与不应产生的影响?从全球视野比较不同媒体如何实施灾难事件的直播报道,从而引发更深入的研究与思考,更有必要。对一个面向全球播出的电视机构,对一个可能是跨文化传播的电视传媒,对一个同时影响多个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传媒,如何应对不同文化背景族群的心理特点与特殊需要?灾难事件发生时灾区内外的人们依赖电视直播报道,但越是有这种依赖,越提出严肃的问题:面对灾难,电视直播能力体现的边界在哪里?传媒在实施灾难报道,特别是电视直播时,应当确立并遵守什么样的基本准则?

一、百年一遇海啸:因其直播更加震撼

这次日本9.0级地震发生于日本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地震发生后,日本气象厅发出的地震快报,通过正在直播日本国会会议的NHK自动播放出来。NHK直播画面上跳出了一个警示框,同时有声音警示:紧急地震预警,请小心即将发生的强烈震动。警示画面同时显示出正在传导地震波的地震震中,和可能影响到的日本六个县。然后,才看到直播画面上人们受到震动时的反应。随后,才开始报道处在东京的演播室感受强烈震感。

随后,NHK的电视记者登上直升机,一场无论高度还是广度都是百年一遇的大海啸,就在直播镜头下发生了。据说高达14米的浪墙冲击着日本东北部太平洋海岸,将轮船推向防波堤,成千的汽车在浪潮中如同玩具飘荡,房屋被冲散了,被冲散的房屋再冲击着邻居,进而一片片房屋在浪潮中涌动、流淌。重要的是,这一切就在观众的注视中实时发生。

也许,不能说这是第一场电视直播中的海啸,但至少是极少有的电视直播的大海啸,印尼地震时就没有这样的电视直播。正因为日本大地震引发的大海啸在电视直播中发生,更加让人震撼,更加震惊世界。如果没有电视直播,这场海啸的灾难性响,人们只能从其灾难性后果中去猜想。而有了电视直播,这场海啸的灾难性影响,因其在人们面前实时展开,而更为深远,必然会引发对自然、对人类行为、对历史更深刻的思考。

如果说,海湾战争是第一场电视直播的战争,在战争开始之初的连续直播,成就了一个全球播出的新闻频道CNN的声名;
那么,这场日本巨震引起的海啸正在蹂躏大地的情景被NHK直播,其时及其后的直播场面被遍布世界的电视机构所一再引用,则给NHK带来了更大的影响,而会使NHK在很久的时间里为人们所议论。

二、灾难事件直播:电视机构的能力展现

什么样的传媒能够成为人们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的第一选择、第一依赖、第一信息源,这一定是传媒努力的结果。这种努力,其核心,应当是系统层面的,而不是零散的;
是体现理性认识与思考的,而不只是经验积累的。有了这样的积累,才可能在灾难事件发生时,有很好的能力展现。

这次日本地震、海啸以及由次生危机演变成主要危机之一的核泄露,是NHK的几乎全部报道内容。比较分析其直播报道,NHK的能力展现,是通过以下四种路径。这也给灾难事件直播时电视机构的能力展现,提供了有启发价值的分析样本。

1 地震海啸预警播报:公共预警平台的特殊功用

这次日本地震及海啸的直播,首先让日本以外的人们注意到的,是电视机构所发出的地震影响预警信息。这种信息,它哪怕只早几秒,也可能救人性命。这使得电视担当了公共预警平台的作用。

重放NHK在地震发生之时的直播画面,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的过程。正在直播的日本国会关于预算的讨论,发言者正在讲到:“我们将要增加1000亿日元的区域补助,通过这个额度……”,在两声铃声后,直播画面上已经跳出警示框,显示已发生地震的地震波可能影响区域,自动播放的提示声同时传出:“紧急地震预警,请小心即将发生的强烈震动”。开始跳出警示语35秒后,NHK的地震信息显示在屏幕上,刚刚发生的地震的震中、震级等信息出现。开始跳出NHK地震信息约5秒钟后,直播画面中国会正开会的人们明显开始受到传导来的地震波的影响,开始向上看。然后是播音员的声音,国会会场感到震动,然后说“震动持续10秒”。这时,画面切到NHK的主演播室,播音员播报:议会的直播中,插播关于地震和海啸的信息。在播报中,画面上可以看到演播室在剧烈晃动。然后,画面开始切入外景,显示正在剧烈晃动的东京街景,稍停,又在晃动。然后,一阵长长的铃声后,用日语、英语、汉语、韩语、葡萄牙语播出日本气象厅发出的海啸预警,同时显示可能受影响区域的地图和名称。

这里,首先需要正名以避免争论的,是这种警示信息,警示的是刚发生的地震所产生的地震横波即将到来,是对地震波影响范围内人们的一种警示;
而不是某个地点可能发生地震的预报。相比较于汉语语境中“地震预报”的含义,更应当把这种警示称为“地震影响预报”。而海啸预报,则更是根据已经发生的地震的地点、强度,预计可能引发的海啸到达不同地点的时间,以及海浪的可能高度。

NHK等日本广播电视机构之所以能够发出这样的警示信息,是基于日本从2006年8月1日开始启用的全国地震预警系统。

经过30年的努力,日本虽有雄心勃勃的计划和巨额投入,仍然没能成功地预报地震(联合国承认的成功预报地震的唯一案例,是中国对于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反省之后,日本将努力重点转向地震预警。其原理,是利用地震会产生两种地震波,即横波和纵波。日本气象厅在2006年称,通过地下深处的探测器已形成了一个及时监测地震的网络。一旦地壳发生断裂,可利用两种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不同造成的时间差,在地震波传到地表以前争取时间,发出警报。毕竟,传感器感知地震波后形成的信号,会跑得比地震波快。一个有足够密度与智能处理能力的地震预警系统(不是预报系统),就可以让地震波可能影响的人们提前一些获得地震即将到来的信息。

这样的地震预警信息得以在广播电视机构自动播出,是因为日本的广播电视机构的播出系统,有与日本气象厅相连的特殊装置,一旦地震发生,日本气象厅3分钟左右自动发出地震预警信息,广播电视机构就可自动播出。因而,才有NHK播音员的提醒,停止晃动后再处理火源。然后就会提醒,不要关广播电视。

事实上,在3月11日本地震后NHK日语频道和英语频道的直播中,一直不断插播这种地震与 海啸预警信息。电视直播中这种信息的提供,成为地震中的人们离不开的信息源。虽然人们心理上可能希望安静或暂时逃避一会,但安全信息的需求,或是对事态的关注,使得人们还是要紧紧盯着灾难中的电视直播。

可以说,公共预警平台,这就是灾难事件来临时,人们对于电视最直接最迫切的要求。

2 海啸袭击场面直播:综合应急能力的集中体现

日本巨震引起的海啸,在地震发生30分钟后就到达陆地。这次地震的能量,据日本科学家估算,相当于阪神大地震的178倍。如此能量,再加上涉及陆地地形特殊,有一些三角形港湾,海湾深处的海浪可能高达30米。

让人们印象深刻的,是海啸到来时,除了有恰在宫城海边采访的记者和居民赶快转移到高处,拍摄下了海啸袭击的场景,更有电视记者已经登上直升机,对海啸到来时令人惊骇的场景实施直播,一切面目全非的场面,实时现于人们面前。

这样的海啸直播能够实现,集中体现了电视机构的直播能力。这并不是只指硬件的投入,拥有直升机这样可以应对突发而宏大场面的设备。虽然硬件一定是重要的,但即使拥有直升机,却没有可以迅速启动的直播队伍,也是不能实现的。即便记者正好就在直升机上拍摄别的选题,地震时迅速转向拍摄海啸,那也需要整个直播系统的迅速对接。海啸的直播画面是如此珍贵,不仅NHK反复播放,也不断出现在其他电视机构的报道中。多次传播,放大了海啸的影响,更放大了NHK的影响。

突发事件到来时,能够迅即打开直播窗口,当然是重要的。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都很快打开了直播窗口。新华社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同样在第一时间打开直播窗口,迅即开始报道日本地震。但能够在30分钟的时间里,实现以直升机航拍这样的特殊手段,在海啸到来时让记者能够拍到现场,实现直播,体现出的应急反应能力,才是与新媒体竞争的大背景下,一个电视机构真正重要的。不管直升机和在上面拍摄的记者是因为别的任务恰好在那样的工作状态,还是获知地震预警信息后马上启动,都体现出了一个电视机构的素质:训练有素、准备充足、反应专业。

3 超长时段连续直播:日本大地震直播的四个特点

从连续12天的跟踪看,NHK的直播可谓是超长时段的连续直播。

这次日本地震和海啸引发的灾难,与以往其他地震和海啸最大的不同,就是引发了核泄露危机。而且,历经核电站爆炸、辐射量加大、注入海水等一波三折后,截至写下这段文字时,核危机仍没解决,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话说,仍然事态严重。这自然引起日本社会与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在整个危机的处理过程中,NHK的连续直播,呈现了与国内灾难事件电视直播大不同相同的特点。

一是构成简单、手法清晰,以提供权威信息和现场画面为基本手段

NHK国际频道关于日本地震、海啸与核危机的直播,总体上由几部分构成:即新闻播报、预警信息播报、新闻会直播、核心事件(核电站)现场监控画面直播、救灾动态报道、影响城市生活报道等。海啸袭击画面(航拍与后来收集到的当时画面)、核电站的结构示意图等,会反复插播。即使是新闻播报,主播出现的时间也很短,而更多的是相关画面。

二是基调冷静、焦点集中,较少采用演播室嘉宾访谈等手段

与CNN等大不相同的是,在超长时段的直播中,NHK较少使用演播室嘉宾访谈等手段,而主要是采用提供画面、提供报道、提供信息的方式。其中一些重要画面、报道、信息,会频率很高地重复。但整个直播,专注于盯准新闻焦点(如核电站),较少涉及其他新闻点。特别是较少使用演播室嘉宾访谈的直播模式,形成了与CNN截然不同的特色,也相应形成了与之不同的收视体验。

三是重复提示、专注预警,多媒体式提供地震和海啸预警信息为直播重点

在超长时段的直播中,特别是在最初一周,关于地震和海啸预警信息是直播的主要内容,而且会以五种语言多次重复。同时,右下角日本地图形状的角标,还会闪现海啸可能影响的区域,以警示观众。

四是盯住、回应关注,以权威信息源巩固特殊地位

NHK在日本广播电视领域具有特殊的地位。在这次超长时段的直播中,NHK充分利用其特殊地位,直播官房长官和东电公司频繁举行的新闻会、记者见面会,频繁连线政府相关机构等。其直播内容,不断为世界其他新闻机构所引用。这也巩固了NHK权威信息源的地位。

4 超视野场面反复提供:依据事件性质选择核心报道手段

正在发展中的这次大地震灾难,聚集在三个核心事件上,一是地震及其余震,二是海啸,三是核电站危机。

NHK所做的直播,重要的特点,是提供大量超越一般人视野的现场画面。这包括航拍的海啸袭击场面,也包括监控镜头中的核电站,当然也包括以往会有的演播室中的晃动场面。

这次灾难的特点,决定了采用传统的拍摄、报道手段不足以与事态的严重程度相匹配。也因为如此,中央电视台在日本租用直升机航拍的前所未有的举动,得到了称赞。

三、灾难事件报道竞争的实质是系统运作能力竞争

灾难事件的电视直播,看起来是比拼直播窗口打开速度,实际上比拼的是一个电视机构的综合实力,是一个电视机构的系统运作能力。而一个主要电视机构的系统运作能力,甚至是所在国家应急系统运作能力的直接体现。

从日本地震的电视直播,回溯其他灾难报道的电视直播,可以看出,这样的系统运作能力,至少体现在响应速度、动员能力、支持能力等方面。

1 灾难事件响应速度

灾难事件发生,一个电视机构在多短的时间内播报事件信息,给出必要提示,进而打开直播窗口,就体现出一个电视机构的灾难事件响应速度。

这首先是考验一个新闻机构的信息采集能力,有没有足够的信息源保证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发出第一声音。

核心影响因素是,传统新闻模式与新媒体新闻模式下,信息获取的模式发生重大变化。传统新闻模式下,除了自己记者和其他信息源的信息,通讯社是一般新闻机构突发事件的重要信息源和提示器,通讯社发出的突发事件快讯(BREAKING NEWS),成为一般新闻机构应急响应的触发因素。但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工具使用者往往成为突发事件信息的第一提供者。比如,舟曲泥石流的相关信息凌晨就出现在一个回家度假的大学生的微博上,而早晨8点左右,通讯社才发出泥石流发生的消息。当然,这位大学生的最初微博信息,是缺少关键要素的,但如果注意到他发的一系列信息,是可能意识到当地已发生重大灾难的。汶川地震发生时,据报道腾讯有3000万QQ用户同时掉线,常规分析,一定发生不同寻常的事件。据说,很快就有人发了博客,告诉人们感觉有震感。

在微博大发展之后,微博上的信息一定是快的。只是这种信息往往隐没在新媒体工具的芜杂信息中,这种信息的可能提供者也淹没在人海中。过大的或然性使得识别突发事件微博信息源的难度太大,降 低了微博上单个提供者的价值。人们不知道哪个新媒体使用者会在第一时间发出灾难事件的声音。这正给传统媒体提供了机会,就是发掘并加以利用。

今天,给政府和媒体提出的问题是,怎么发掘出新媒体工具上的相关突发事件信息?至少,一些网站已经在摸索挖掘办法,从而给自己的短信业务,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来源。

这样的响应速度,很多时候不仅体现了一个新闻机构的报道时效与竞争能力,更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应急系统运作能力。在日本大地震的案例中,NHK能在地震发生而地震波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发出预警信息,就是借助了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而地震预警系统的探测成果通过广播、电视、短信等工具在第一时间广为传播,才可能为人们争取一点极有限的宝贵的反应时间。

这也是在考验一个新闻媒体的系统反应能力。这就要看各个岗位能以多快的速度转向直播。

3月12日15时36分(北京时间14时36分),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机组发生爆炸,几分钟后消息传来。北京时间13点整,新华社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再次打开直播窗口。

2 报道系统动员能力

在灾难事件发生后,一个电视机构在做出第一反应时,除了在最短时间打开直播窗口,还应包括视事件的级别,动员报道系统的相应能力,投入报道。

动员哪些能力?传统的思维是调动记者尽快进入核心现场。但面对海啸、核电站危机这样类型的灾难事件,传统的报道思维就显得力度不够,着力点不完全吻合。使用航拍就成为一种相应的选择。因而,NHK能够实现通过航拍直播海啸场面,就是这种动员能力的体现。

但对其他电视机构,这种系统动员的重点就应当有所不同,应当根据客观条件与报道追求调动自己的报道系统。在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最初打开直播窗口时,已经获知地震将引发大海啸。因而,我们的报道思维,除了使用好事件发生地各个信息源的信息,包括新华社东京分社的采访力量,也包括其他信息源;
更要尽快动员起相关区域的报道力量。这也就是网状思维。海啸会影响到一个区域,除了日本,还包括台湾、菲律宾等等,因此,第一场直播的连线,要连线驻日本的记者,也要连线相关区域的记者,看各方的应对措施如何。

3 持续报道支持能力

面对一个灾难事件,做出适当的应急反应,是不容易的。但这相对于持续报道一个事态复杂、不断演变的灾难事件,又要容易得多。日本的核电站危机的不断反复,使得日本大地震的报道,演变成一个长周期的工作。特别是这期间又发生了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这一新的突发事件,更突显多焦点、长周期报道的难度。这正在考验相关新闻传媒持续报道的支持能力。

在对一个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后,马上就会转入如何持续的问题。对于电视直播来说,想方设法把记者投入核心现场后,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信息支持。同时,还要动员相关权威信息源、专业信息源,动员相关内部力量,保证直播报道对关注领域的报道深度与准确。

很多时候,更让报道人员感觉心力交瘁的,是要对突发事件中后期演变缓慢的事态,不断找出新的切入角度与关注主题,不断提供新的素材与新的观察,这更会让报道群体深感压力,但也正考验报道持续支持能力。

四、灾难事件直播中电视影响能力的必要约束

灾难事件中,受灾难影响的群体,实际上超过地理意义上的灾区。而在其中,灾难信息的传播,既满足了人们知情的需要,动员人们救援,同时又相应扩展、放大了灾难的影响。这也就是传媒发达时代的灾难显得格外震撼的原因。

在灾难事件的报道中,传媒究竟应当立足于什么样的角色定位,有什么样的行为准则,这是值得今天的传媒人认真思考的。

1 抚慰者与动员者的结合:传媒在灾难报道中的角色定位

灾难事件发生时,传媒首先是动员者,这是其职责所在。无论是发出预警信息,还是迅速投入报道,都是对个体与群体的一种动员,让人们赶快有所反应,或避险,或救助,都是动员人们对灾难事件做出适当应急反应。

但在灾难事件发生时,传媒不能仅仅是动员者,还应当是抚慰者,应当通过报道的进行,让公众知道事态是否及如何得到控制,以稳定公众的情绪,实现有序应对。

灾难事件必然会对群体心理产生强烈冲击,这已经为理论与事实所证明。受冲击的个体与群体,会发生恐慌,会发生不理智的行为,这也从刚退去的“囤盐潮”得到了证明。

群体的行为,并不等同于一个集体经过一定程序的理智选择。借用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话,群体行为往往是无异议、情绪化的。群体行为可能是突然的和极端的;
在群集情况下,个体会放弃独立思考,转向盲从。态度坚决的断言、周而复始的重复和特定场景下的传染,都可能使一个人放下理性而盲从。参与群体行为的人,并不意味着都没有自己的判断与思考。大多数人做出选择时会有趋同心态。如果一个人感觉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担心被多数孤立,就可能选择不表达出来,最后转而与优势群体、优势意见一致,从而形成沉默螺旋。这种传播学意义上的沉默螺旋,在一定条件下,就会演变成群体心理学意义上的群体行为,许多个盲从,就会形成非理性。正因为如此,群体心理的漩涡,更需要迅速抚平。

因此,传媒面对已经受灾难事件冲击的公众,就应当反应有度、报道有度,让群体稳定有序,而不是滥用传媒的动员能力和影响。

观察NHK在这次日本大地震后的持续直播,就会发现,总体上采用的是一种冷静、客观、职业化的处理方式。主播的声音和神态是冷静而职业的,除了在报道东京演播室也在晃动时表现出一定感受外,整体上,报道是内敛于正在演变与处理的焦点事件,而不是刻意放大人们的悲惨感受。这样,可能更容易让人们的心理平静下来。

2 信息平台与报道平台的结合:传媒在灾难报道中的功能定位

让信息帮助救命,而不仅是满足知情。这就是在地震这样的灾难事件报道中,传媒应当有的意识。

因此,在灾难报道中,传媒不仅要客观、全面地报道动态与进展,更要强化信息提供。不断提供海啸预警信息,不断提供如何应对核泄露,都是提供此时人们所需要的信息。汶川地震时,直播平台不断提供如何救人的信息,提供需要什么样的具体支援,都起到了信息平台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灾难报道中应当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其基本原则,至少应当是客观、全面、准确、专业。观察NHK的这次直播,很少使用嘉宾访谈,特别是很少出现一个嘉宾连续出现在屏幕上。专业人士接受访谈提供信息是必要的,但面对灾难事件,一个或几个嘉宾的个人意见的连续提供,有没有可能导致信息不全面、个人化意见产生太大影响呢?至少,在面对灾难事件时,过多使用单一嘉宾作为信息源与观点源,是不够审慎、容易出问题的。

3 审慎行事与积极行动的结合:传媒在灾难报道中的尺度定位

在灾难事件中,传媒应当有效约束报道行为与媒介行为的尺度和力度,这不仅是体现出对受灾难影响人们的足够尊重、体谅,也是传媒应有的职业操守。

比如,完成采访的重要性要低于救人生命。因此,任何采访不能妨碍救援。因此,在王家岭矿难救援的关键时刻,为了保证救援,新华社电视记者停下正在直播的机器,后撤到小山上,以免影响救援通道。

比如,不要不经同意打扰受灾难伤害的人们,以免放大他们的伤痛。有报道说,这次日本海啸袭击后,家长到一个小学把他们的孩子接走了,但是有几十位学生的家长一直没有来接。校方采取的行动,就是把他们集中在一起,不让任何人去打扰他们。

地震与海啸的关系范文第5篇

    国际保险协会首席执行官玛丽。露易丝。罗西在1月4日表示,这次发生的印度洋海啸规模很大,但由于受灾的东南亚地区民众并不富裕,绝大部分民众此前都未购买保险,因此,需要保险公司赔付的部分在这次灾难中所占的比例较低。

    自然灾害是客观存在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人们寄希望于提高灾难预测,尽量减轻灾难后果的同时,也再次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保险。

    巨灾具有无法预料性,给受灾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巨灾风险通常是指突发性、无法预料、无法避免而且危害特别严重的,如地震、飓风、海啸、洪水等所引发的灾难性事故。据我国民政部统计,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自然灾害平均每年损失600多亿元。90年代以后,我国洪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损失也越来越大,仅1998年的特大洪水,全国的直接经济损失接近2500亿元。

    地震是我国面临的又一巨大灾害。近30年来,我国建筑的抗震能力虽然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城市与农村差别较大,特别是大城市钢筋水泥高层建筑非常普遍,这也为抗震增加了难度。

    据史料记载,1300多年来,有近20万人在太平洋海啸中丧生,其中日本沿岸受猛烈海啸袭击就30多次。长期从事地理研究的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梁国昭认为,我国位于太平洋沿岸,历史上虽然还没有发生地震海啸的明显记录,但发生风暴海啸的可能性相当大,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国外一些国家因为重视巨灾保险,从而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负担

    美国既是洪水、飓风较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保险制度最健全的国家之一。为了应对洪水灾害, 196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洪水保险法》,提出了洪水保险的详尽计划,制定出洪水保险预案,绘制洪水保险图谱,将行洪河道划分为行洪区和非行洪区,规定在行洪区内一律不准修建任何建筑物,非行洪区虽然可以修建建筑物,但必须购买洪水保险。美国的《洪水灾害防御法》还规定,与洪水有关的地震、海啸、塌方、地陷、地表移动等都属于保险赔偿范围,还将联邦洪水保险基金由40亿增加到100亿美元。

    目前美国洪水保险已覆盖全国两万多个可能形成的洪泛区,约有260万人持有洪水保险单,全美财产险40%保费与巨灾风险有关,从而也使美国洪水保险成为该国仅次于养老保险的第二大社会保险项目。

    美国洪水保险计划的实施,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2004年先后4次飓风横扫美国加勒比海地区,共造成损失560亿美元,其中保险理赔就高达270亿美元。飓风损失最惨重的佛罗里达州州长杰布。布什认为,正是由于美国健全的灾害保险制度和巨额的保险理赔,挽救了佛罗里达州灾民。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为了应对地震、海啸等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日本就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危机管理体系。1997年以后,东京海上保险公司、东京迪斯尼乐园等企业还发行了数十亿美元的巨灾证券,以分散巨灾风险。

    现在,日本在为防范东海大地震做准备,争取在无法预知的情况下把地震和海啸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去年日本虽然遭遇桑达、蝎虎、逞芭等9次强台风袭击和一次6.9级地震,总损失也高达414亿美元,但是其中由保险公司保险理赔的数额却超过了一半。

    我国保险业应该借鉴国际经验,积极地开展巨灾保险

    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保险公司约赔付了420亿美元,大大超过了联邦政府200亿美元的拨款,成为纽约市重建的主要财务来源;
而1998年我国水灾损失是2484亿元,保险公司仅赔偿了30亿元。

    发生了灾害或事故,在一些发达国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保险公司。而在我国,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政府的救济和支持。有关专家学者为此曾呼吁:保险业应充分发挥灾害事故“减震器”的作用。

    我国保险业恢复20多年来,一般性自然灾害保险已经开展。为了开办巨灾保险,80年代中期以来,由国家地震局、民政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组成了地震保险课题组,专门开展对地震等巨灾保险的研究;
保监会成立后,也积极组织地震局、财政部等部门开展对地震等巨灾保险的研究。为了保持经营的稳定性,在有关研究结果还没有完成之前,各家财产保险公司只将洪水作为特约附加险种承保,而对破坏性特别严重、老百姓比较关心的如地震、海啸等巨大灾难则不予承担,这使得我国保险业发展缓慢。

    巨灾风险发生的概率较低,但因破坏性无法估量,不仅一般企业和老百姓无法抵抗,对政府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不久前强调指出,保险以其特有的经济补偿和防灾防损作用,在防范灾害事故的发生、减少自然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应该大有作为。灾难管理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公司在重大灾难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起由国家财政、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投保人共同参与和负担的体制,开展地震、洪水、海啸等巨灾保险。

相关热词搜索: 海啸 地震 关系 地震与海啸关系【五篇】 地震与海啸的关系(精选5篇) 地震与海啸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