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媒体试用期总结【五篇】(完整)

论文摘要: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江苏教育学院对2005级新生首次实行了分层次教学,即按文理科及高考英语成绩分班教学,并对其中的六个教学班级分别进行了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经过两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新媒体试用期总结【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新媒体试用期总结【五篇】

新媒体试用期总结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江苏教育学院对2005级新生首次实行了分层次教学,即按文理科及高考英语成绩分班教学,并对其中的六个教学班级分别进行了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经过两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英语学业成绩影响显著,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教学。

对多媒体应用于教学,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所谓“哗众取宠”“劳命伤财”的时尚玩意儿,对教学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另一种观点认为,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更好地掌握所呈现的知识,它是教学现代化的体现。

随着高校的扩招,班级人数越来越多,如何面对这100人左右的大课,保证教学质量并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是摆在每一位外语公共课教师面前的难题。笔者于2005年试着在自己的教学班中率先应用多媒体教授外语,摸索外语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价值与方法。

一、多媒体教学模式有效性实验研究

1.实验阶段一。

研究假设:从短期授课效果(一个学期)来看,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公共外语的大班授课。

研究对象:2005年9月,江苏教育学院决定对2005级普本新生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行了分层次教学,即将学生按文理科及高考英语成绩进行分班教学。共分出6个教学班,A1,B1,B2是文科班,A2,B4,B5是理科班,其中A1(65人),A2(60人)班学生的人学成绩(即高考英语成绩)在120分以上,B1(78人),B4(70人)班学生的人学成绩为110一119分,B2(77人),B5(70人)班学生的人学成绩在110分以下。B2,B4班的大学英语教学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模式,为实验班,其他4个班为实验的对照班(按高考英语成绩与实验班同水平的B1,B5为对照班1;而高考英语成绩好于实验班的A1,A2为对照班2),使用的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即:B2,B4(高考英语成绩120分以下)。多媒体教学模式。实验班(147人);B1,B5(高考英语成绩在120分以下)*传统教学模式一对照班1(148人);A1,A2(高考英语成绩在120分以上)。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班2(125人)。

实验材料:实验班及对照班均使用的是大学英语新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外研社)。实验班的每节英语课均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多媒体教案附后),而非实验班则没有采用。

实验时间:这是个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时间为2005一2006学年第一学期。

数据收集与统计:收集了2005级实验班,对照班共6个教学班2005 - 2006学年第一学期的学生学业成绩,包括期中、期末和总评成绩,并将所有数据录入电脑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统计及结果:由于实验班与对照班1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且实验班高考英语成绩还略低于对照班1(M实验=107. 46

注:*P

由于实验班与对照班2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有显著性差异(M实验二107. 46 < M对照班2=123. 38 ,**P=0.000

注:*P < 0. 05;**P

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班和对照班1在期中考试成绩均分分别为77. 95 , 76. 74,虽然实验班均分高出对照班1,但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但期末考试和学期总评两组均分分别为72. 2和68. O1 ,74. 5和71.32,P=0.000实验班

表2的结果则告诉我们在剔除了人学成绩(即高考成绩)对学生英语学业成绩的影响之后,代表两种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的学生期中英语成绩的调整平均数分别为79.784和81. 774,多媒体教学模式没有显现出它的优势。但到了期末考试和学期总评,我们可以看到两组在调整了人学成绩影响后的平均分分别为75. 266和72. 752 , 77. 073和76. 361,虽然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 01),但实验班的班级平均分高于没有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对照班2。

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验证了我们的研究假设,即从短期授课(一学期)效果来看,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公共外语的大班授课。

2.实验阶段二。

研究假设:(1)从长期授课效果(3个学期)来看,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公共外语的大班授课;(2)多媒体教学更能帮助学生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获得好成绩。

研究对象:由于从2005 - 2006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有些班陆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模式,所以我们选了B2班(77人)作为实验班(该班一直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模式),BS班(70人)作为对照班(该班一直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两个班学生的人学成绩(即高考英语成绩)均在110分以下,经过统计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M实验=103. 96 , M对照班=102.1 >,可以看作是同质的两组。

实验材料:实验班及对照班均使用的是大学英语新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一至三册(外研社)。实验班的每节英语课均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多媒体教案附后),而对照班则没有采用。

实验时间:这是个长期跟踪教学效果的教学实验,为期3个学期,时间跨度为2005一2006学年第一、二学期及2006一2007学年第一学期。

数据收集与统计:收集了实验班、对照班3个学期的学生学业成绩,包括期中、期末和总评成绩,及两个班学生2006年12月参加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成绩。并将所有数据录入电脑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统计及结果:由于实验班有1人,对照班有2人没有参加2006年12月的四级考试,所以在进行教学效果的长期跟踪数据处理时是按实验班人数=77一1 = 76人,对照班人数=70一2 = 68人来录人的。为了检验实验班、对照班真实教学效果,我们所使用的均分是利用协方差分析剔除各班高考英语成绩、性别比例差异影响后的估计均分,即以各学期总评成绩,四级考试分数为因变量、以高考成绩、性别为协变量、以班级为自变量,利用SPSS1l. 0统计软件计算出来的。统计结果如下:

注:(1>实验班、对照班真实教学效果均分是利用协方差分析剔除各班高考英语成绩、性别比例差异影响后的估计均分。

(2)F值和显著性概率P值是以各学期总评成绩为因变量、以高考成绩、性别为协变量、以班级为自变量,利用SPSS1 l . 0统计软件计算出来的。

注:T分数是根据实验班学生的历次成绩参照全年级的478名学生历次成绩的平均分和标准差计算出的Z分数,按照lOZ+ 50转换而来的。

从表3和趋势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班历次英语考试成绩在年级中的相对位置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快于对照班。表4报告的是对两种教学模式真实教学效果进行协方差分析后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从3个学期的学期总评成绩来看,实验班的教学成效均明显好于对照班,P第一翔=0. 012 < 0. OS ,P第二翔=0. 005

为期3个学期的教学实验部分验证了我们的研究假设,即从长期教学效果看,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公共外语的大班授课,但对学生的四级英语考试的促进效果不够明显。

二、分析与讨论

两次教学实验的结果都表明,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实验班英语成绩比没有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对照班上升较快,前者的教学效果要明显好于后者。根据笔者自己亲身的体验,分析出相关原因。

1.多媒体教学能促进教师深度备课。

运用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备课是一种促进。多媒体要求用最精炼的语言突出重点并在每张幻灯片上得以体现,必然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抓住要害。

2.多媒体教学能促进学生掌握材料。

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相比,词汇量很大,课文长,练习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可节省大量板书时间,加大授课容量,甚至可以补充许多好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促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对知识点的掌握。

3.多媒体教学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新媒体试用期总结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理论依据.探讨了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应用,将有效促进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学习能力的发展。

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作为各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教育部2007年7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了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
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教学要求同时指出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同时指出学校应根据本校的条件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探索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听说教学模式,直接在局域网或校园网上进行听说教学和训练。各高等学校应选用优秀的教学软件,鼓励教师有效地使用网络、多媒体及其它教学资源。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精神,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探索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并付诸实施,以适应学生朝个性化自主学习方向发展的需求,并解决弱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普遍问题。Www.133229.Com

1.多媒体网络的蓑语教学改革意义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系统工程。多媒体网络教学是近期发展起来的新事物。多媒体网络的英语教学对传统外语教学提出了挑战.将传统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结合起来并创建一种新的互补教学模式.促进了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使教育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教育思想的体现和延伸,而且多维环境下的教学和学习培养了学生多视角、立体的思维方式。高校应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推进计算机与网络的英语辅助教学,为学生课内外英语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和美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使英语教学朝着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形成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向发展。目前.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数字技术,在数字化环境下进行交互式的学习,呈现出一种迅速上升的趋势。多媒体与网络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网络以它的便捷性、交互性及资源的共享性进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之中.从而创建新的现代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一个侧面,是现代外语教学的又一发展趋势。基于多媒体网络与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有着广阔和美好的前景。

2.多媒体网络的英语教学改革实施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模式的改革。随着教育与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以英语课堂教学与在校园网上运行的英语教学软件相结合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已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和发展方向。我们以大学外语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新模式研究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突破口,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校通过网络教学试点班和对照班两年多的对比研究和试验,更新了教学理念,构建了新的课程教学体系,把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探讨了有创新的基于多媒体网络辅助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多维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我们以建构主义语言教学理论及输入输出理论为指导.基于外语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研究并实施了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将多媒体网络同普通教学结合,把基于认知科学的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理论和英语教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相结合,并把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多媒体网络继续模式相结合,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形成互补教学模式。我们利用语言学习中心先进的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及其对教学的优势,尤其是利用听说训练的功能,进行听说读写英语教学理论和新教学模式研究,充分利用计算机帮助个体学习者反复进行语言训练,不断探讨适合学生个性化教学的模式。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探讨了教师如何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探讨和研究了如何充分发挥和利用校园局域网资源和优势,如何在我校应用和推广网络英语辅助教学:探讨和实践了基于多媒体网络辅助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课后自主学习模式和第二课堂多元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形成三位一体的英语教学模式。我们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结合教师课堂讲授和辅导,使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点、水平、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多视角、立体的思维方式。学生借助计算机学习英语,较快地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我们通过试点班和试验班的两年多的英语教学对比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探讨了新的教学模式的优势.以及多媒体网络教学对学生成是否有影响.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是否是一种新的、更优越的教学模式,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特点和给大学英语教与学带来的变化等问题,以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本研究成果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基于认知科学的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我们首先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大学英语网络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施方案,课程评估大纲和管理目标文件。我们自编了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一至第四册词汇多媒体教学电子教案和电子光盘的文本及制作工作。它为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提供了课上和课后自主学习的丰富资料,填补了目前正式出版的电子版和网络版光盘词汇学习的缺少部分学习资料这个空白。本课件曾获得学校首届课件制作三等奖,并得到校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基于我校自己制定的科学的、系统的符合我校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大学英语网络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施方案,我们对英语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第四学期对全校学生实施了分层次、分类别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开设了必修课和选修课,如大学英语写作课、大学英语翻译课、大学英语口语课和英语影视欣赏。这些课程的教学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是通过语言学习中心和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听力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大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英综合运用能力。

我校多媒体网络试点班主要采用的是“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该系统理论基础来源于建构主义。该理论认为学习者是信息处理的主动者.强凋以“学”为基础设计教学,学习是一种目标的指引、意义的建构和信息的不断积累。我校良好的教学环境为本次教学改革试点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我们从新生中随即抽取271名学生作为网络教学试点班,分4个班级为试点班。然后我们选择同该试点班系别专业相同的329人.分成4个班作为对照班试点班授课采用2+2+3模式。4个对照班大学英语课程2节在语音教室授课.2节在多媒体教室授课;
试点班四个班级2节课在语言教学实验中心授课,2节课存多媒体教室授课.课后3节存语言学习中心进行自主学习。试点班授课采用2+2+3模式,即每周2课时为读写课,2课时为听说课,3学时为自主学习然后我们进行基于多媒体网络的不同学习环境的对比实验研究。对于试点班在抽取样本时我们还考虑了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教师方面.选取在学历、年龄、教龄及教学效果等方面邵很接近的两位教师:二是学生方面,选择成绩中等并且分布在文、理、工等学科的江苏籍学生进行本次教学改革的试验。为了使学生在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培养教师辅导与网络辅助等手段相结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我校在语言文化学院网上设立了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软件平台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且内容丰富的英语学习在线平台,这为实施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下的网络自主学习与课堂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有利条件。

教改试验中教师指导试点班学生在规定的时问内使用校园网资源,进行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培养他们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预习.增加新知识输人。网络试点班的学生在语言教学实验中心通过三个小时的自主学习阶段(教师开始课堂讲授之前),要求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的提问、总结发言与讨论等。网络试点班的学生主要是利用新理念网络教学系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可使用新视野网络教学系统及英语在线上的网络资源。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和教师在教学平台上相互交流,教师可以在班级课堂讨论区明确学习目标,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布置一些学习任务。供学生自主学习时参考。教师也可以在该讨论区贴出一些针对某个难点的可用的英语资源,供学生查找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遇到了问题可以以短信息的方式发给教师或以帖子的方式提交.教师随后及时有针对性地解答。教师在系统中给学生设置阶段性的任务,学生只要在阶段性测试中成绩合格就能进入下阶段的学习。自主学习期间,教师可以通过管理系统对每个学生进行监督。每周两节课上,任课教师结合网络内容和教材进行读写课程教学,讲解要点、难点。这段时间,教师主要是完成正常的教学进度,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每周两学时的视听说,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进度外。教师可以使用新视野视听说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口语和听力的练习.也可在班级讨论区贴出讨论的主题,由学生自己发表观点。语言教学实验中心每学期在周内均全天供学生上课使用,进行听说课程教学,利用率高,两年来利用率逐年上升。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就其本质来讲.是从多个不同的维度,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语言的习得除了学习者个人原因之外.学习环境与资源对其学习的辅助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转变了教学目标,将原来的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听说为主,加大听说课教学力度.全面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上来。学生通过网络上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促进了自主思维的发展且拓展了思维的深度,在学习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化学习能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英语语言学习输入输出的效果。

我们通过试点班和试验班的两年英语教学的对比研究,总结了教学经验,探讨了新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

3.教学改革成果和实践效果

多媒体网络对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将现代最新科学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运用于英语教学,其目的无非就是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

我校网络试点班学生四个学期的英语学习成绩都高于试验班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从学生第一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可以看出,网络试点班与对照班的入学成绩比较接近,但在期末测试平均成绩对比中试点班约高于对照班.且第二学期比第一学期更加明显第三学期试点班参加全国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及平均成绩率远远高于对照班学生,最高高出校平均通过率的24%。试点班的四级成绩总分比全校平均成绩高出35.5分。在四级成绩的四个部分中.四个试点班各部分的平均成绩均高于全校2005级所有本科生的平均成绩,其中听力部分平均成绩高出接近14分:阅读高出13.5分2005级试点班的学生四级成绩的各部分平均分数包括总分都大大高出本学院整个年级的平均分;
在分项中,听力和阅读的平均成绩也都大大高出本院2005级的平均成绩。我们经两年多的教学理论研究和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取得了明显实效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为推动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新媒体试用期总结范文第3篇

第一跳试水新兴媒体

日化/浴室用品、食品、药品。零售及服务行业和房地产是目前为止广告投放量最大的五个行业(见图一)。它们的广告投放都是有明确定位的。

图一:投放最高的5个行业依次是化妆品/浴室用品、食品、药品、零售及服务性行业和房地产。

拿房地产广告来说,过去,房地产主要的投放报纸广告因为买房是一处复杂的购买行为,对于消费者来说投资很大,再加上房地产产品的差异性也很大,消费者判断起来就要花费很多时间。在思考的这段时间里,消费者也需要产品信息时刻进行补充。针对这种情况,房地产的广告主自然会考虑投放一种放得住的媒体,报纸自然是首选。报纸中的房地产广告一般印刷精美,信息详细,又容易保存,正符合了房地产业的要求。

然而2004~2005年广告主的广告投放策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房地产厂家在选择广告投放媒体的时候已告别了单一的报纸媒体,开始走向网络传播。黄升民介绍说:“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网络逐渐成长为一种更有效的媒体,它甚至具备了替代报纸的实力。互联网的信息同报纸一样具有可保留性,但是咨询要比报纸快,而且还有照片、评论.甚至是视频。”

黄升民还表示,虽然互联网具备了报纸的所有功能,但它还不能完全替代报纸。因为房屋现在的购买群一般都是40岁左右的人,他们对于网络的认知还不够,所以针对这些人,投放网络广告就没有意义。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很多广告主已经开始意识到新兴媒体的作用,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广告主主要的广告费用还是用在了传统媒体。但值得注意的是,广告主已经开始积极地尝试新兴媒体。新媒体一方面处于成长阶段,价格比较便宜,有些甚至是免费的;
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功能多样,比起传统媒体有更精细的受众划分。现阶段还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哪种媒体形式更有效,所以广告主对新媒体的利用还处于摸索、试水阶段。比如互联网广告,互联网的概念很早就有,而互联网广告却是在近两年内发展起来的,原因就是最先试水互联网广告的企业获得了利益。

第二跳 投放重点偏向新兴媒体

虽然广告主投放新兴媒体还处于试水阶段,但从目前的数据看,新兴的媒体形式将有可能取代传统的媒体形式。2000年传统媒体在整个广告经营占48%的比例,2003年是50%,2004年传统媒体所占的比例跌落到了40.5%,也就是说传统媒体所占的比例已经跌破了50%,其他的份额是被户外、流动媒体、移动媒体和其他新的媒体拿走。黄升民认为.这样的趋势还会继续发展下去,并存在传统媒体将被取代的危险(见图二)。

图二:电视广告投放较为平稳,较2004年同期增长了17%,达913亿;
平面媒体出现了多年少有的低迷态势,上半年平均增长仅为8%;
电台广告比2004年同期增长了49%;
户外广告是增长最快的媒体,但速度也逐渐放缓,较2004年同期增长81%。

还以房地产的广告为例,目前房地产投放的重点还落在报纸媒体上,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在未来几年里,房地产的投放重点有可能偏向网络。一方面,网络技术逐渐成熟,网络作为广告的一种载体,已经完全具备替代报纸媒体的功能;
另一方面,网络的应用群体趋于成熟,进入消费旺盛的时期,将来的房地产广告要想对这类人群进行覆盖,报纸的诉求就远没有网络更有效了。既然这样.房地产商肯定会将投放的重点由报纸转向网络。

出现广告主投放重点转移的原因,黄升民总结了三点:一、行业的整体调整。房地产广告整体趋缓,所以都市类平面媒体广告压缩厉害,相应加大了行业杂志,路牌、网络及广播广告;
汽车广告整体下滑,多数投放量不及50%;
家电行业虽然非常热衷传统媒体,但目前的投放重点已不再是一般的品牌,而是放在了渠道和终端。

二、新兴的媒体拥有的功能超过传统媒体。这样新旧媒体之间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替代性,广告主更乐意将投放重点放在新兴媒体上。

三、价格问题。广告主在进行广告预算的时候,总的广告费用是固定的。然后广告主根据自己的市场预期来考虑投放媒体,再将总的广告费用摊派到各个不同的媒体形式中,不会说用了新媒体就削减或增加企业原来的广告宣传费用。

目前,广告主正积极地试水新兴媒体,由于新兴媒体的价位普遍偏低,广告主很乐意去尝试。原来投放在传统媒体的广告费用就有一部分被分派到新兴的媒体形式上进行试投。如果新媒体的投放效果好,广告主就会加大在这方面的投放力度,甚至可能将原来传统的广告弊掉,全部投放到新媒体中来。

从2004~2005年的广告投放数字看来,广告总的投放量是处于上升趋势的,但分到传统媒体的广告预算却呈下降趋势。如此发展下去,传统的媒体形式就出现了被新兴媒体取代的危险苗头。

第三跳 广告投放趋于多元化

“传统的媒体形式有可能被新兴的媒体替代,除非传统媒体有新的好办法摆脱这样一个厄运。”黄升民说。传统的媒体形式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危机的存在,开始主动寻找新的出路。比如电视,中央电视台开始将受众细分,进而实现频道的细分化等等。

新媒体试用期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数字媒体专业 实践类课程 考试改革

随着社会发展,面对社会数字媒体人才紧缺的现状,我国各高校纷纷增设数字媒体专业,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数字媒体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在其迅速发展的同时,相应的教育产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数字媒体专业也暴露出一系列新的问题。数字媒体专业要着力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系统掌握数字媒体相关的基本理论、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数字媒体专业应该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目前数字媒体专业大多是为了学校或专业的生存而开设的新专业,这就造成学科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教师缺乏、使用教材混乱、教学模式与考试体制从旧等现象。为了促进我校数字媒体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笔者认为应以考试改革为切入口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数字媒体专业实践类课程考试在内容、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进一步加快考试改革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现状分析

数字媒体专业是新兴专业,但多数实践类课程考试只重知识测试不重技能测试,与数字媒体专业培养学生目标的实现极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落后

传统的实践类课程考试模式存在着重评价、轻导向的认识误区。对学生而言学习是为考试而考试,为分数而考试,学完一门课程就以考试的形式给出结论,取得学分,获得毕业证。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教师往往既是任课教师,又是出题者。对于期末课程考试,有的教师担心题目太难会导致大部分学生不及格,为了不影响自己的评教结果,在学生中间赚一个“好老师”的名声,在考试之前给学生划出重点并且降低试题的难度;
有的教师在评阅试卷过程中,如果存在学生差几分就能及格的情况,教师就根据自己对学生的印象,提高平时成绩使其及格;
有的教师为了出题快速,将往年的考试试题稍加修改即成为当年的试题,比如选择题换成判断题、判断题改成选择题,总之换汤不换药,这样的考试也就没有意义了;
有的任课教师不认真分析考试结果,认为阅完卷给学生得出分数,课程就结束了,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很少主动根据考试的结果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评价,并根据考试情况改进自己的教学。

(二)考试形式单一

虽然数字媒体专业是新兴专业,但是考试方式仍然沿用已有学科的传统考试方式。比如,我校教务规定无期中考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如有期中考试,则期中考试占20%,平时占20%,期末占60%。考试形式虽然操作简单,便于管理,但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即知识覆盖面窄,考查点代表性差。此外,仅凭期中、期末两次考试也难以涵盖全部教学内容,尤其是数字媒体实践类课程,传统的课程考试形式完全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传统的实践类课程考试一是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二是笔试方式多,口试答辩方式少;三是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查少;四是一次定结论多,数次考试综合考评少。总之,用传统的课程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是不科学的,同时也是不公正的。

(三)考试内容片面化

数字媒体专业的传统的课程考试一直受其它学科的影响,只注重对认知目标领域的前三个层次即知识、领会和运用的测查,忽视了对后三个层次即分析、综合和评价的测查。考试内容存在比较明显的局限性,且考试内容大多是知识导向性的,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评价。现行考试内容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造性思维。“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成为目前许多大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而使学生形成接受复制性思维,不能形成创造发散性思维。近年来由于学生人数不断增多,教师在考虑出题、制定答案和阅卷方便等因素的基础上,主观题的类型越来越简单化,考试类型中客观题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从而出现简述、理解和应用题型逐渐减少的现象。在这种考试类型变化的误导下,学生们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方法呆板,考前习惯死记硬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比较欠缺。

(四)考试管理制度落后

数字媒体专业的传统课程考试的管理随意性较大,缺乏统一有效的制度。由于是新专业,课程建设方面不是很完善,有时为了应付学校的考试安排,考试科目与考查科目随意调换,致使教师在教学评价上有一定的困难。即使制定了一定的制度也大多流于形式,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从而导致有制度也难以得到贯彻和实施。很多课程的教学大纲都是任课教师自己制定。学期结束考什么内容教师自己定,从头到尾大包干,没人过问,更不用说考教分离,考改分离。专业课程的监考工作通常由本院系的教师负责,在监考过程中,部分教师充当老好人,不能做到严格考场纪律,怕抓到学生作弊会遭到议论,对作弊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作弊的风气。阅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主观题无法进行流水阅卷,教师根据自己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这样,阅卷教师根据印象给人情分的几率大大增加。

二、改革实践

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课程。传统的实践类课程考试对于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已具有明显的负作用,考试改革势在必行。为了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学校的教学实践改革,根据对传统课程考试模式的现状分析,考试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考试内容上力求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数字媒体专业应重视多媒体技术的实践性、应用性,构建重素质、多方向、强能力、助就业的培养模式。考试内容是改革的重点,考试内容要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反映出学生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改革后的考试内容应宽泛一些,应考虑到知识和技能的并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继承和创新的并举,因此要求掌握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应重视对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重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还应注重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查。试题中只需要机械记忆和简单模仿便能作答的题目应尽量减少,大量的试题应该需要学生经过分析、综合、归纳才能作答,实验中的考查内容应体现操作技能等。此外,还应考查学生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如讨论、实验、实习、小论文及设计里所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这样的综合考查和科学评价,无疑会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起到良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二)探索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推进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

1.开卷考试方式。将原来闭卷考试方式改为开卷考试,试卷内容多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性试题,这种考试方式能够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摄像基础理论、摄影基础理论等理论课程均可采用这一方式。

2.实践技能考查方式。数字媒体专业课程如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多媒体技术、三维动画设计等课程可以改为操作考试,学生现场抽题,现场操作,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过程及结果评分,这种考试方式能够考查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所有实训课程均可以采用实践技能考查方式,由实践成绩和平时成绩决定综合成绩。

3.课程论文方式。这种方式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一种方式,能够考查学生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资料查询,并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调查、分析和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比如对广告创意与策划考试,要求学生交一份关于广告创意与策划的论文,教师通过课程答辩方式定该课程的成绩。

4.大作业方式。这种考试主要侧重于理论和实践要求都很高的课程,如图像处理、影视画面编辑、网页设计等。这些课程学习的好坏,是否达到了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很难用正常的笔试或上机考试来测试学生的水平。所以这类课程应该强调过程考查。在教与学的整个阶段,教师从一开始到课程终结,分阶段进行测评,课程结束由学生提交本课程的综合作业。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这三门课程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项目化考试方式。这种考试方式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完成一个大的项目设计,学生按特长搭配组合,分工协作。比如对多媒体出版物制作课程的考试,我们将一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大组,每一组学生完成一个项目。对每一组学生来讲,项目又分为几个小部分,该组成员自己分配自己完成的项目,互相讨论如何更好地完成改项目。项目成绩的好坏与每一个成员联系到一起,这种考试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培养了与人协作的能力。

6.技能认证考试方式。在教学中以行业标准作为学生的技能考核标准,并将专业技能认证融合到教学计划中,通过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开发,掌握行业开发技术规范,增加实际工作经验,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从2002年起,我们就将专业技能认证引入教学中,学生学习课程结束,参加Macromedia公司Flash、Dreamweaver国际认证资格考试、Adobe公司Photoshop平面设计师认证资格考试、洪恩教育集团的硬件维护工程师认证。拥有双证或多证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专业的办学质量得到了社会和同行的认可。

(三)建立完善的考试管理与评价制度

考试分为考前工作、考试工作和考后工作三个阶段。考前要提高试卷命题的水平,完善试卷命题质量的评价制度。考试工作应完善考试过程的检查制度,促进考风、学风建设。课程考试过程中,学院要组织考风、考纪检查组对各院的考场进行检查。一个学校学风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风的优劣,考风和学风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考后阅卷工作是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规范考试评卷工作,确保阅卷质量,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评卷工作细则及要求,加强阅卷教师的责任制和试卷复核人的责任连带制,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完善阅卷质量标准和抽查制度,确保考试成绩的公平性和合法性。建立和完善课程考试工作的奖惩制度,促进课程考试工作的有效开展。并且要加强学院对课程考试的宏观管理,确保课程考试管理和运行的良性循环,切实达到以考促教的作用。

总之,考试作为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为了培养合格的、适应社会需要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必须在教学上大胆改革,在考试上引导、注重实践考核,真正实现知能并重,教学并举。但是,数字媒体专业课程的考试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需要任课教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才能使考试真正发挥“指挥棒”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丹丹.高校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考试改革――《以电视教材编制》课程考试改革为例[J].教育技术导刊,2005,(8).

[2]翟爱良等.把考试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口[J].高等农业教育,2005,(10).

[3]黄玲芳等.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与研究[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

新媒体试用期总结范文第5篇

一、关于双向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和使用的问题;

二、关于学校成立学习支持服务中心,以及开展学习支持服务的有关问题;

三、三是关于市县电大评估和指标体系的把握、理解问题;

四、关于课程注册的有关问题。

一、关于双向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和使用的问题;

双向视频系统建设从5月17日开会,整个系统共同运作到现在,历时5个月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至9月25日正式试播时日止,已有10所市级电大和5所县级电大、一个教学部与省校实现了双向视频和多媒体系统的连接,至上周铁岭和盘锦电大也已实现了连接;
现已播出门课程,直播课时,共录制了课时。

存在的问题:一是根据省校提出的要求,"将建设双向视频教学系统作为市级电大参加开放教育试点的必要条件之一,县级电大本科试点,原则上没有双向视频教学系统的单位不能进行本科试点。本科试点专业开设2个以上、在校生规模超过100人的,必须上双向视频多媒体教学系统;
专科试点单位,在校生超过300人,开设专业2个以上的,也必须具有双向视频教学系统;
专本科在校生规模超过300人的也须上双向视频多媒体教学系统",目前还有本溪县、宽甸、黑山、北宁、营口直属、盖县、鲅鱼圈、兴城、绥中、清河、辽中、新民、彰武、成教、全城、教益、文学院以及辽油和水利厅电大没有实现双向视频系统或多媒体系统的连接;
二是已经连接的单位有的没有进行很好的实时接受和使用。

要求和措施:1、凡应建而未建的单位,要求从现在开始至11月中旬,完成双向视频系统或多媒体系统的建设工作,特殊情况不能在此期间完成的,要提交报告经省校同意后可拖延,否则将暂停2005年春季本科招生;
2、省校将向已经建设双向视频系统或多媒体系统的单位免费提供课程教学光盘,包括流媒体课件光盘和VOD光盘,以解决媒体资源建设和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的问题;
未建双向视频系统或多媒体系统的单位,将实现有偿配置;
3、为了解决市县电大出口带宽和目前双向视频系统或多媒体系统租用线路费用较高的问题,省校正在从技术的角度进行论证;
4、采取措施解决学生从公网浏览网上课程的问题,以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提供支持与服务;
5各市要组织好学生和教师的实时接收,省校将采取措施对各市县电大的实时接收情况进行管理。

五、关于学校成立学习支持服务中心,以及开展学习支持服务的有关问题;

试点工作主要包括教学模式改革、管理模式改革、教学现代化设施手段、多种媒体教学资源、教学支持与服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和科研。试点工作的主要成果:试点工作提升了教学现代化水平;
加快了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促进了远程教育的科学研究。但是也确实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其中网上和多种媒体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以及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服务是影响试点深入进行的关键性问题。我们大家都知道,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一是看能否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二是否依托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支持服务;
三是否有建全的远程教学的管理和监控评价措施;
四是否坚持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实现了在学习对象、学习资源、教学过程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开放。我们不仅要有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与服务的理念,而且在机构设置以及教学组织上应该实现这方面的工作。目前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各种形式的支持与服务仍然是我们试点工作的瓶颈。必须下决心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省校在研究评估指标体系和整改方案中,班子对这个问题十分重视,经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成立学习支持服务中心,统筹全省电大系统开放教育试点的学习支持服务工作。学习支持服务中心暂定6人,由教务处副处长周志忠负责中心的工作,人员由教学处的姜莉、直属分校的袁天柱、教务处的侯英函、教育技术中心的钱玉环组成。中心的职责如下:

1、负责统设课程教学资源的订购、复制、提供、使用及管理;

2、负责制定省管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规划,并组织建设、传输发行、推广使用及管理;

3、负责全省下学期开设课程一览表的制作、下发,并指导各试点单位正确使用;

4、负责电大在线平台教学资源的组织、管理、使用、检查等;

5、负责网上交互教学活动的管理、相关教学管理软件的开发、使用及推广;

6、负责接受学生咨询、投诉及各种教学管理服务性信息的反馈;

7、制定与支持服务相关的管理制度并组织落实;

8、指导、检查各试点单位开展学习支持服务工作;

9、负责直接面向学生的支持服务性工作;

10、负责东北地区媒体资源协作会的相关工作。

学习支持服务中心成立后,马上要开展的工作:1、清查所有开放教育课程的资源,包括文字、多媒体和网上资源,包括省校和试点分校及教学点,按试点和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组织各级电大进行配置;
2、为各级试点单位复制、配置双向视频课程资源;
3、筹建学习支持服务中心的网页或网站;
4、组织全系统解决开放教育学生的实名注册率的问题;
5、组织开展第二届网页和媒体资源大赛;
6、制定并下达下学期开放教育、成人、高职开课一览表;
7、组织系统如实统计文字教材到位率;
8、筹备第二次东北地区媒体资源协作会;
9、推进省管课资源建设的进展。请各市电大支持省校学习支持服务中心的工作,并积极组织本单位开展学习支持服务工作。

三、关于市县电大评估和指标体系的把握、理解问题;

与中期评估相比的变化:1、中期评估的落脚点是变化,总结性评估的落脚点则是发展,因此我们要把各项工作做实,有利于发展的模式要积极构建和完善,有利于发展的经验要要认真总结和提炼,有利于发展的创新要努力地去探索和突破;
2、这次评估的性质是总结性、验收性,因此与中期评估相比39个观测点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的关键词是"应用、效果、经验、质量、特色、创新、模型",因此在评估中,我们的关注点要放在指标和标准的要素上,也就是管理学的"封闭点"上,要深刻理解指标体系的内涵要求,对照标准,查缺补漏,尤其是刚性指标,我们要做大量的分析、整改、总结、提升的工作;
3、与中期评估相比,这次评估更注重办学能力的变化和增强、教学质量的保证提高,不仅是看硬件设施是否齐全,而是看这些设备在教学管理上的实际运用,不仅是看教学资源能否达到数量的要求,还要看教学资源的质量和实际运用的效果,不仅要看教学模式是否改革了,而且还要看新的模式的教学效果,不仅要看有没有实践基地和实践活动,而是要看这些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起到了什么效果、试验报告、论文的质量是否确有提高,不仅是看你招了多少、毕业多少学生,而是要看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等等。

组织形式:各省教育厅局组织专家对省以下的分校教学点进行评估,教育部在评估中央电大的时候要抽查一些省级电大;
中央电大对省级电大评估时,也要抽查分校教学点的情况。省教育厅在8月24日到江西参加会议,初步定于05年3-5月对分校和教学点进行评估

方式:实地考察、专项检查相结合,线上、线下结合,有面对面的,也有网上的。专家先在网上看情况,然后在组织实地考察。由下而上,先评教学点、然后省电大,最后中央电大。拟由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对沈阳电大和省电大的教学点进行评估,大连电大自行组织。

时间紧、任务重,在前段工作的基础上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从省电大来讲,学校领导班子非常重视评估工作,我们成立了督评办和学习支持服务中心,调整了教学处和教务处的工作职能,开通了双向视频教学系统,开了几次评估工作会,成立了评估专家组,认真作了指标体系的分解,任务分层次落实到校长、部门和人员。省校的整改意见已经形成了文件,党委书记座谈会上已发给大家,供大家学习参考。认真学习教高厅2004{20号}文件。首先是学校领导班子好好学习学习。学习的目的是要统一思想认识,学习是前提,弄清楚这次评估的任务是什么、要求是什么、考核的重点是什么;
认真制定总结性评估实施方案和整改方案。省校已经制订了工作实施方案和整改方案,各部门正在按方案进行整改。

对照薄弱环节,切实整改:抓住中期评估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特别是结合总结评估的核心指标、重点指标,从薄弱环节进行整改,我省电大试点工作应该说是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确实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比如说定位问题、队伍问题、教学模式问题、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支持服务问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监控问题、实践基地建设和教学问题、素质教育问题等等。

关于评估指标和标准内涵有关的说明:

关于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评估一、二级指标:一级指标:Ⅰ-1指导思想;
Ⅰ-2教学点建设与运行;
Ⅰ-3队伍建设;
Ⅰ-4教学设施的完善与使用;
Ⅰ-5教学资源的应用与建设;
Ⅰ-6教学改革;
Ⅰ-7教学管理模式改革;
Ⅰ-8教育教学效果。二级指标:Ⅱ-1试点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
Ⅱ-2深化试点的改革思路;
Ⅱ-3教学点的设置;
Ⅱ-4教学点的运行;
Ⅱ-5人员配置与结构;
Ⅱ-6队伍建设规划与实施;
Ⅱ-7教学设施的建设与功能完善;
Ⅱ-8教学设施的使用和效果;
Ⅱ-9多种媒体资源的配置与建设;
Ⅱ-10教学资源的应用;
Ⅱ-11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及成果;
Ⅱ-12实践教学;
Ⅱ-13素质教育;
Ⅱ-14管理模式改革的研究及成果;
Ⅱ-15教学过程质量保证;
Ⅱ-16教学支持服务;
Ⅱ-17教学质量;
Ⅱ-18毕业生与社会的评价

指标体系总体介绍:设定8个一级指标;
18个二级指标(其中有8个核心指标);
39个观测点。每个观测点有不同的权重,给出相应的评估标准。结论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标准只给出合格和优秀两个等级的标准。优秀标准是在满足合格标准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市及以下电大只有合格和不合格2个等级。

从标准的设定来说,既设置了基本要求,同时更强调各地的特色和创新;
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测评方式;
合格标准是试点项目的基本要求,不分地域条件,按统一的合格标准衡量

Ⅰ1.指导思想

Ⅱ-1.试点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

1.定位与特色:

办学思想明确,主要看是不是坚持了远程开放教育的方向,坚持了四个面向(面向地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坚持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有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特色:一是看能否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二是否依托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支持服务;
三是否有建全的远程教学的管理和监控评价措施;
四是否坚持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实现了在学习对象、学习资源、教学过程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开放办学。

发展目标和规划:要求在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需求有翔实的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有适应当地需求和条件的五年或十年学校发展的规划。同时要有近一两年改革发展的可行的措施、步骤,而且发挥电大系统的特点和优势。

2、试点地位

主要是看在诸多办学形式中,试点工作是否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试点教学的条件、投入是否得到保证,并根据需要不断补充完善;
学校整体规模和结构是否合理,试点所开的专业和招生规模与学校的人员、设施条件是否相适应,教学质量是否能能保证。

Ⅱ-2.深化试点的思路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改革思路和措施要适应远程教育的特点、遵循远程开放教育的基本规律,如:学生主要基于媒体资源学习、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和信息交互环境、加强学习过程的支助服务以及办学系统对各个教学环节协调一致的管理与监控等;
尤其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创设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环境;
建设和综合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模式;
加强对教与学的持服服务,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改革管理模式,加强教学过程的检查与监控,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要有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同时还要看是否建立了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的实践模型:主要依据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思想、理论和特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种媒体资源,结合本地特点创设出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学习方式,通过办学系统对学习过程提供有效地支持服务和管理,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并总结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就应当是适合本地的实践模型。

4.试点的经验与课题研究成果及其应用

承担的课题研究项目75%通过主管项目单位的验收,并有专家组审定通过意见书。获奖项目是指省部级及以上或在全国电大系统评审和评奖中获奖。

试点经验和研究成果指导试点工作,并加以应用:成果具有指导意义,并在校内、省内或全国电大试点中学习应用,推动了校内、省内其它教育形式的改革。

5.坚持、维护和发展系统办学

贯彻教育部的要求,履行试点协议,维护系统的完整性和试点的一致性,严格执行试点教学与管理各项规定,无违反试点要求的现象。

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对本地教育资源整合中,配合主管部门积极提出加强系统建设意见,有相应的措施保证本地区各级试点单位认真进行试点。并校单位应保证试点作为该单位的重点工作,应增加参与试点的人员数量和设施条件。

Ⅰ2.教学点的建设

Ⅱ-3.教学点的设置

6.试点分校与教学点的设置及其建设

试点教学点履行审批手续,无未经批准的教学点,无点外点。

要求从思想观念、教学设施、教学和管理人员情况、管理手段等基本条件符合了申报手续,经中央电大审批同意,试点教学点的教学设施和条件随着所开专业和招生规模的扩大有相应的增加,师生比达到评估标准规定的要求。

7.考点设置

考点设置符合中央电大规定,原则上设在县级以上城市,1个县级城市只许设立1个考点,1个地市级城市原则上也只能设立1个考点。省级电大所在的城市原则上只许设最多不超过3个考点。本科考点原则上只设在地市级以上的城市。各市考点内按标准考场设置符合标准,符合中央电大有关规定要求。

考点设置要经中央电大复审、备案,考点和省级电大要建立考点设置和管理的专卷档案。考点机构健全、设施完备,有较好的网考和监控设备。

8.教学点与考点的管理

重视对教学点的管理、指导和服务,保证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相关的管理文件要齐备,定期检查、研究和解决试点教学点管理和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定期组织教学点管理人员培训,教学点的管理和监控措施到位,对基层教学人员、学生的服务到位。

考点要求考试无失密现象。及时、妥善处理考风考纪方面出现的问题。

Ⅰ3.队伍建设

Ⅱ-5.人员配置与结构

9.教师配置与结构

分校、教学点配有专职教师1人;
试点分校每个专业配有专业责任教师,每门课程配有课程责任教师,对教学点没提这个要求。所谓责任教师不是辅导老师。这个专业责任教师应该熟悉这个专业,课程责任教师应该了解这个课程。

10.辅导教师配置

辅导教师含专职和兼职教师,生师比计算时,须按(1:23)减去从事普专班和高职班教学的教师数。

11.管理、技术和研究人员配置:满足试点需要,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

Ⅱ-6.队伍建设规划与实施

12.规划制定与实施效果

①制定了4支队伍建设规划。这四支队伍近期从事试点教学、教学管理、信息技术及科研的4支队伍的增补计划以及近两年来的落实情况。

②取得初步效果,适应试点需要。

13.兼职教师聘任、培训与考核。

制定有管理办法,按要求聘任、建档、培训与考核,1/3相对稳定。相对稳定即这个教师担任电大教学三个学期以上。

Ⅰ4.远程教育教学设施的完善与使用

Ⅱ-7.教学设施的建设与功能完善

14.教学设施配备与功能完善

各试点单位教学设施的建设与配备符合试点要求;
各项设施,尤其是网络平台的功能要完善;

15.广域网、地域网的建设以及平台功能的完善

试点分校和教学点有中央电大要求的教学及管理平台,及时跟踪功升级,能及时、完整的提供信息资源,保证教学与管理需要;
年底完成县级电大教学平台的配置。

16.教学设施的使用与效果

有使用的制度措施,提供教学、管理、技术服务,运行良好。学生网上学习时间:如果每位老师在积极组织网上交互活动教学的话,实际上很容易记录到学生上网的情况,因为网络是可以记录的。现在中央电大已经设计完成了监测系统,对每个教学点的每个学生都可以远程记录。可以自动了解学生的上网情况。电大要把这个教学跟踪、教学情况的检测抓紧,有利于网上教学的指导,更有利于网上教学的改革。实现100%的学生实名注册率,特别是本科学生实名注册率。

Ⅰ5.教学资源的应用与建设

Ⅱ-7.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配置与建设

17.统设必修资源配置与到位率

统设必修课程教学资源:印刷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含光盘)、IP课件、网络课程及课件等。这个基本资源各教学点以上的市点单位都应当配备。一是要求配备率,二是要求及时到位率:指开学第一周学生能够拿到教学资源的统设必修课程门数与当学期全部开出的统设必修课程门数之比。

18.统设必修课动态信息资源:

网上动态教学信息和资源包括教学文件、安排及有关通知、教学辅导及答疑、综合练习、网上直播课及考试辅导等。配套的网上教学资源:是指试点专业统设必修课程在已有中央电大网上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为满足本地区教学需要由学校自建设的各种网上教学资源。

19.选修课教学资源的配置与建设

①选修课资源建设规划和实施措施;
②已开选修课程中,两种以上相对稳定的教学媒体的课程占90%以上。已开的选修课程:已经被学生选学,已经或正在开展教学的课程。相对稳定的教学媒体:主要是指经过教学设计的印刷教材(含辅助教材)、音像教材(含光盘)、IP课件(应覆盖本课程主要知识点)、网络课程及多媒体课件等。

20.图书资源的配置与建设

①学校建立了数字图书馆,提供与试点专业相关的电子图书5千种以上,全文期刊1千种以上。数字化图书馆:通过网络在微机上可能实现查询、浏览、阅读多项功能的全文电子图书,同时要求有相应的期刊,要求图书紧密结合所开设的专业课程,有些是教材,也有些是参考的论文等都可。②学校能向教学点提供共享省级电大多种媒体的图书、资料和文献。提倡通过网络让基层的教学点的学生看到这些资料和图书。特别是随着毕业环节到来,学生要查阅资料,希望省级电大提供。

Ⅱ-3.教学资源的应用

21.应用措施与实施情况:①学校推广应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制度和措施可行,对教师应用进行培训和检查。②辅导教师都能使用,应用方案完整,对学生有指导。对教师开展应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的制度规定、培训计划和具体的培训记录,并有教师使用情况的检查措施和记录。③学生能自主选择应用,能应用网上动态信息和资源。学校为学生自主选择应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创造了条件,提供有方便学生的多种措施,并有学生应用多种媒体资源进行学习的情况记录和反馈意见。

Ⅰ6.教学模式改革

Ⅱ-11.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成果

22.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①所谓形成的改革思路清晰,是要结合本地情况,形成具有专业特色、课程特点、学生特点、媒体特点、当地特点等的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有创新思想;
切实可行的实施改革的措施包括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模型和思路,有实施教学模式改革的规划、进度和措施;
学校制订的实施性教学文件体现改革的思路,要有要求、可操作和明确的工作程序。②文件齐备,同时有检查制度,有实施过程的记录、小结和分析,有对应的研究活动。

23.改革的成果

1)充分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网上交互活动,形成了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课程教学模式可以用功能模块和过程流程连接,形成有特色的教学模式框架,并有对各种模块的定义或描述。形成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突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面授辅导、远程辅导为辅助,基于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学习和开展多种形式网上交互学习的方式。有一批示范性的整专业或一类课程有指导意义的典型经验,支撑本地的教学模式。

24.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成效

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指导学生自主选课、安排学习计划、学习时间;
积极组织网上学习活动,能有计划、有指导地开展小组学习,并有记录和总结。有教师组织教学的教案,总结学生在学习能力、协作学习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和示范性经验。

Ⅱ-12.实践教学

25.设计与要求;
26.实施条件;
27.实施效果:各试点单位按按规定完成全部实践教学,按时开出率在70%以上。组织落实、操作规范、报告齐全、评阅认真,学生能力有提高

Ⅱ-13.素质教育

28.总体思路与实施效果

学校根据远程开放教育及其学生特点,结合专业教育和课程教学,形成了加强素质教育总体思路,并有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要求的实施办法和具体措施。对学生素质教育提出总体思路,针对学生特点,在知识、能力培养基础上,进行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等教育;
素质教育渗透在专业、课程的实施中。学校积极培育远程开放教育特色的学校文化,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校风、学风建设,开展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多种形式的活动,取得了成效。注重校园文化,建立终身学习理念,提供以人为本学习支持服务的条件,创造利于个性化学习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工作。例如,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和刻苦学习的学风,加强诚信、社会公德和公民意识,培养尊师、爱校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团结协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等。学校初步形成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学校文化,学生在思想、心理、文化、能力等方面,特别是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上有比较明显的提高,有示范性经验和典型事例。有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和开展素质教育的示范性经验、典型实例,反映学生的精神面貌以及心理素质、文化基础、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和提高。

Ⅰ-7教学管理模式改革

Ⅱ-14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成果

29.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改革

①教学管理模式:目前研究部门对试点教学管理模式可概述为:基于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依据教育教学规律,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适应个别化自主学习方式的具有现代化和网络化特征,基于多级的系统管理及运行,保证统一的教学质量标准的资源建设、整合与共享、提供多功能学习支持服务、教学全过程质量监控的教学管理模式。

①所谓思路清晰:认识到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办学质量的保证。从教学管理模式的主要要素,如:教学资源、学习过程、学习支持服务、教学管理保障、教学条件保障等几方面,开展相关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有改革的具体措施,具体的实施方案,而且要有实施效果。

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要遵循远程教育的特点、规律,在完整性、统一性、规范性及特色方面作了有益的改革与尝试。

30.管理模式改革的成果

①初步形成具有远程开放教育特点、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学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并得到实施

②有效地使用中央电大教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数据准确,更新和反馈及时。真正实现招生计划、学籍注册与管理、毕业审核、考场编排、成绩登录、年报年检、公文传递等各个环节运转使用正常。而且还要有反馈,使得真正有利于试点工作。

Ⅱ-15.教学过程的质量保证

31.教学过程的监控

①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素包括:课程设计与建设;
教师基本素质;
教学设施条件;
教学过程管理;
考核内容和方式;
监督运行机制;
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

32.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执行

中央电大以校发文形式,对教材、网络、资源、学籍、考试、教学点、招生、教学过程、实践环节、毕业环节、教学检查与评估等管理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文件。各级试点电大制定的实施性教学及教学管理文件,它是实施各个教学环节的重要依据。试点教学过程实际就是依据这些文件、制度,组织开展教学及教学管理的过程。电大系统教学质量的标准对各级是同一的,各种教学要求和基本办学条件是统一的。要保证规章制度的严肃性,防止执行过程中的失真和衰减。

33.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的管理

①形成性考核管理:形成性考核不仅仅是学生完成课程作业的情况,还应综合反映学生参加网上学习、面授辅导、专题讨论、学习小组讨论、教学实践活动等多方面的学习情况。形成性考核是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形成性考核各个环节的完成情况的档案记录必须完整、真实、有据可查。

②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成绩无明显异常,能反映教学的实际状况,有考核结果分析:全省试点本科或专科形成性考核及格率不高出全国平均及格率5个百分点,终结性考试及格率不高出全国平均及格率10个百分点。

Ⅱ-16教学支持服务

34.支持服务的研究、思路与制度

①教学支持服务的思路明确:对教师的教学支持服务应当加强:从事远程教育所需的基本教学条件具备,开展远程教育的教学研讨、技术服务、教学服务、工作环境、工作条件满足开展试点教学的要求。对学生的支持服务包含学习支持服务和非学习支持服务:其中学习支持服务主要包括:资源提供、解决学习中的疑难、学习方法思路的指导和帮助、教学管理咨询指导、学籍查询、成绩查询、教学安排表、学科咨询服务、答疑等,非学习支持服务主要包括:主动关怀、心理咨询、教学设施和媒体使用的指导等。学校从对教师的支持服务和对学生的支持服务两方面都有明确地思路和措施,并有针对性地对现存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改善。

②建立了相关制度,有措施、有检查,针对出现的薄弱环节进行了改进

35.教学支持服务的开展与效果

①引导试点人员提高服务意识,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条件和服务,达到学生满意的效果

②为教师提供备课、教研、学术交流、制作资源的条件和开展教学模式改革的保障。只有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对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质量才能提高。

Ⅰ-8教育教学效果

Ⅱ-17教学质量

36.课程的教学效果

①多数学生"三基"达到基本要求,考试抽查和网院统一考试成绩正常

多数学生能够掌握专业主干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抽查和试点高校基础课统考成绩正常。三基课程考试成绩50%以上的学生及格;
抽查考试与本省平均成绩不超过10个百分点;
全国统考课程与全国远程教育学校平均成绩不超过10个百分点。

②多数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和技能,自学能力有提高,能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

要求学生能否达到50%以上学生学会基于网络的自学;
能否通过作业或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自学能力有明显提高。

多数学生基本掌握上网和计算机使用技能,能熟练地从网上获取信息和资源。评估组将实地测验,检查是否50%以上学生已经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技能。毕业生在计算机应用和外语水平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的获取率相对较高。

37.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①论文(设计)的选题、指导、答辩和考核等实施过程按有关规定执行

②多数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恰当、质量达到基本要求,反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Ⅱ-18.毕业生与社会的评价

38.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总体评价中,好的和较好的占多数,学生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有所提高。参考毕业生追踪调查结果,分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是否适应工作需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总体评价中,好的和较好占50%以上。多数试点分校和教学点毕业生反映较好。50%以上毕业生总体评价反映意见好和较好。

39.毕业生对教学的评价

将所有的指标简单的做了汇报,也是供大家参考的意见,希望多听听大家的意见,整个评估过程中还有针对相应的指标,还要参考上级电大制订的相应文件进行。希望各级电大在已取得的试点经验基础上,深化改革、有所创新,以丰硕、优异的试点成果迎接总结性评估,为我省远程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试用期 媒体 五篇 新媒体试用期总结【五篇】 新媒体试用期总结(精选5篇) 新媒体试用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