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外辅导总结【五篇】【精选推荐】

教师和辅导员的交流内容包括理论交流、学生知识水平的交流、学习中的问题的交流、好的学习方法的分享交流等方面。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敏感的观察能力和与人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治课外辅导总结【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政治课外辅导总结【五篇】

政治课外辅导总结范文第1篇

一、高校教师和辅导员的交流基础

教师和辅导员的交流内容包括理论交流、学生知识水平的交流、学习中的问题的交流、好的学习方法的分享交流等方面。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敏感的观察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教师和辅导员都是高校队伍的重要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正确的引导学生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双方队伍交流机制,更好的提供了教师和辅导员相辅相成,提供专业和职业发展的平台。通过平台更好的梳理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学生三者的关系,找到适合学生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活动内容。通过思想政治培养学生的思想、行为意识,成为社会型人才。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的交流机制,可以提高相互间思想碰撞,帮助彼此能通过分享相互的教学方法,教育内容有组织的进行融合。这也对提升两个队伍整体的素质有帮助,促进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担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任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理解并运用思政课的方法和内容,进行组织,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的。辅导员担负着学生日常的管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辅导员与学生通过生活和学习紧密接触,相互的感情也是很深的。而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学科的教学,相处时间一般仅限于课堂,相处时间相对较少。这就需要辅导员和教师相互间进行交流,通过辅导员的力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好的开展。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相互的联系,也有效的提高了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

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思想觉悟和在某种程度上的认识,能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中,才能做到相互沟通,不断提升辅导员和教师的政治素质。在社会不断发展前景下,思想政治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师德建设”在《纲要》中,处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这既是对辅导员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对自身素质的基本要求;日常与高校辅导员亲密的接触过程,辅导员的言谈举止会直接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产生一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生活化、教育生活化,强化学生的主流意识,抵制消极想法和不良观念。因此在思想上,要不断更新已有观念,利用社会主义特色体系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辅导员和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是综合素质体现。通过思政课教学内容加强自身建设、端正作风、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抵制不良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思政课和高校辅导员除了具备政治素质,也有具备相应较强的专业技能。通过日常学习,不断完善自身储备能量,充实自己,从而提升专业技能。明确思想政治的教育意义和目的,以便于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夯实知识基础的同时,要结合实际具体情况合理地运用各种知识。吸取改革发展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根据实践的需要进行创新理论。不拘泥于书本经验和已有认识,将思想政治运用到生活中。

三、加强高校思政教师和辅导员交流机制的对策

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一起分享工作经验、交流思想。辅导员可作为听课教师参与到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教师也可以参与辅导员组织的主题教学活动和教育活动中。通过相互观摩、交流和理论的学习,达到交流的意义,实现思想教育的资源共享目的,培养学生达到教育意义。通过思想政治教学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意识进行一定的影响,从而提高自身全面性发展,转变为社会复合型人才。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的交流机制,可以确保相互间统一思想。帮助彼此找到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交流分享制定解决措施,将理论和实际思想结合起来,提高教学体制。通过分享交流的模式,提升两个队伍整体的水平,确保师资队伍的全面发展。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担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任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理解并运用思政课的方法和内容,进行组织,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的。

1、设计交流方案

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建立良好的交流机制,交流的内容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这就需要彼此制定相关的方案。可以通过开展交流工作小组的方式进行交流,小组负责人员要负责督导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内容。交流小组负责制定交流的方案,根据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整改和规划,并将双方的方案进行整合形成最后完成可行的交流方案,建立相互队伍的交流平台,确保相互队伍在交流方面可以有效的开展。

2、规范交流管理

根据思想政治方面的制度内容,确定相互的交流内容、途径、条件和程序等问题,维护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和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权益,明确双方的义务。并由思想政治小组负责人对交流内容进行考核,保证交流的有效性。制定相关的奖惩条例,对交流方案内容、方法和沟通的实效性的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给予适当的奖励,通过奖励培养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对优秀教师给予肯定,并加强队伍的建设发展。反之,没有进行有效交流的人员给予一定的惩罚。奖惩内容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进行对奖惩内容的选择、确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要严格按照奖惩内容,保证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交流规范、有效。明确对交流人员的要求,加强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技能知识水平、技能和管理方法都能得以提高,能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形成永久的教育理念和学习习惯。

3、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对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给予肯定和重视,关注师资队伍和管理员队伍的管理工作和政治水平的发展。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可以通过校园公示栏、小区、校园周边以张贴海报、传单的形式进行宣传,宣传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两个队伍的交流机制、政治思想等方面。加强小区人员、学生及家长对思想政治培养的重视,对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两个队伍的建设、交流政策给予鼓励和支持,树立良好的校风和价值观。通过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的交流成功案例,积极影响相互间的交流意识,帮助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认识到相互对工作交流的重要性,对自身和学生的意义。鼓励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进行校内公开课或是思想政治的培训、日常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外出学习、公开课、集体理论知识研究等方式提高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练的能力,可以有组织的开展思想政治的课程。可以不断对教育内容进行研究、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外出听课、参观其他院校政治文化等方式提高视野,从而通过沟通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和师资队伍的发展。

4、对辅导员进行严格考核

对辅导员进行严格的筛查,是否是相关专业、是否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是否受过专业的训练、是否掌握思想政治的专业理论知识,这些方面都是衡量一个辅导员是否合格的标准。辅导员的责任和义务是重大的,辅导员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管理几个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合格优秀的辅导员是具备较高个人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所以一个辅导员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对学校和班级、学生等有着重要的影响,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也是加快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交流机制的最好保障。

5、有效利用人力资源

有效的利用党员或退休的老教师,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意识,能够组织协调校内外工作,对学生有好的表率作用。校辅导员和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相互间的总结沟通,帮助彼此找到更好的沟通方式,学会提炼问题,并能够合理的解决问题,从而节省实时间投入到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中。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也要不断的更新理念和方法。高等院校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开始逐步的重视起来,对辅导员的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通过培训、进修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教师的专业文化水平。辅导员通过助教帮助思政课教师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使相互间的思想保持统一,理解并能运用思想政治的理论性知识,保证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保证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思想统一,相辅相成的完成教学任务。工作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信心,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当前社会不断的发展,对教学内容也提出更严格的要求,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也列为了重点教育,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两个队伍的交流机制也是对思政课更好开展的保证,理论实际相结合,有效的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通过资源共享的平台,建构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学生三方的相互交流沟通,让思想政治内容不仅限于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政治思想走进生活。辅导员要通过日常学习和学生的接触,掌握并分析学生的思想发展状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活实践活动。辅导员要及时捕捉观察到学生在教学学习阶段遇到的问题,并能和思政课教师及时进行沟通,找到解决措施。辅导员通过参与思想政治课堂,共享学生思想状态的信息,教学过程中互相合作,以便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道德修养;以便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学习能力进行了解,方便找到解决的措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行为意识。

政治课外辅导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思政课教师 思想政治理论课 融合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8-0096-04

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两大最主要承担力量。长期以来的运作模式是:辅导员主要进行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生活管理工作;
思政课教师则通过课堂教学,实施抽象宏观的思想观点和立场方法教育,侧重于思想观念、政治规范和道德规则的引领。二者虽然统一于高校“大德育”的范畴,但交集并不多。而且在诸多高校的行政架构中,属于不同的校领导分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往往归属于教学部门,辅导员所属的学工部往往归属于党委领导,各走各的道,各干各的活。

然而,现实的并不都是合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眼的都是活生生的人——大学生,本来就是各个板块密切互动的系统工程。不同的是分工:辅导员进行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主渠道。主渠道和主阵地不是两张皮,价值主体的同一、追求目标的一致,要求两支队伍融合交流。而且众多高校的实践也证明,双方有融合的客观基础和主观诉求。难的是现实工作的协同创新和既有利益格局的突破。本文尝试从互补性、共性角度来探讨两支队伍融合的发展要求和现实可能,也尝试探讨二者融合建设的可行性路径。

一、融合建设的必要性:基于互补的角度

无论是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宏观视野,还是队伍的“思政人精神”培育这一中观现实,及至两者专业化建设的微观操作路径,寻求两支队伍的融合建设均有着极大的发展必要性。而这种必要性恰恰是建立在二者互补的基础之上。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协同创新、无缝链接

在我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大学精神的传承、未来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塑造的重要任务。我国高校一直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且思想政治教育也对人才培养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前所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一直主要是两个部分,一是通过思政部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是主渠道;
二是通过学工部组织辅导员开展具体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这是主阵地。二者建设均卓有成效。但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也是众所周知的。辅导员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流于具体琐碎和突发事件的应对,缺乏系统性和高层次的理论指导和精神引领。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一部分又因为过分追求理论的深度和系统性,实效性和针对性大打折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路径必然是: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系统的思政课教学融通整合,思政部与专业系协同创新,课内外无缝链接。而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队伍融合建设,是创建此全新路径中必然要架设的桥梁和纽带。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专兼结合原则”,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二)“思政人精神”的培育健全: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研究与服务为一体

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属“大思政”范畴。在精神、人格、气质、职业素养方面,都追求共同的“思政人精神”: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方向感强、思想政治素质高、善于对大学生进行人生发展路径的引领等。这种精神气质的培育,既需要有相当的理论功底和学术素养为基础,还需要长期的实践工作历练为路径。但现实的情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有前者,长期的教学需要沉淀了理论的功底,教学和研究是其擅长的,但因纯粹的理论讲授和现实条件制约的大班教学,他们与教育主体——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脉博却并不共振,“教书”也许做到了,但“育人”却还有大的空间可拓展。辅导员恰恰相反,整日埋头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学科背景、专业素养、研究能力与日常从事的学生工作,并无太多的内在联系,“思政人精神”在工作中不是强化而是日益被磨蚀。

(三)两支队伍专业化素质的提升: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经验与科学为一体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复合型工作,涉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等多方面,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但在多方面的内涵与素质中,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是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包括政治立场、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三个方面。辅导员承担思政课教学是促进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对辅导员个体专业化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辅导员工作由自发向自觉、由经验向科学的转变。而且,更现实的是,长期以来,一些辅导员已习惯了“保姆型”、“管理员型”的工作方式,很难集中精力对所从事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及时总结和深度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及科学规律,这严重制约着其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辅导员工作整体呈现出这样的态势:重纪律管理、轻精神教化,重专业技能、轻思想政治,重实务操作、轻规律梳理。因此,承担一定量的思政课教学,将从外部对其施压,加强对学科、教学、管理工作的总结、反思、提炼、研究,实现自我发展和内在提升。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方向是越来越重视实践。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好的教学效果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的阐释层面,实践活动的创新设计、组织运筹越来越重要。这方面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只能靠“融合”:向辅导员学习、在实践活动的组织中提升。

二、融合建设的可行性:基于共性的角度

从事业发展的角度,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应该融合交流,这已经在高校达成共识。应该的并不一定能,由此可见,可行性的探究也许更重要和更现实。

(一)价值主体一致:专注于大学生的心灵工程、幸福工程、人格工程

真正具有恒久价值的高等教育,绝不只是注重人才的高技能,更包括高素质:民族精神的传承、文化知识的积淀、诚信的人格品质、积极的职业态度、正确的做事方法,这些才是育人的根本所在。在高校,可通称为“德育”。从大的范畴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属于“大德育”,区别于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专注的是大学生的心灵、思想、精神、灵魂。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辅导员所做的学生工作,则是主阵地。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二)专业底蕴一致: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政教育或相关专业背景

一方面,相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对的庞大学生体(无论何专业均需要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专任教师队伍在各高校都是短缺的,迫切需要通过兼课教师来补充。因此,让一部分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学科背景的辅导员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可以有效地缓解师资缺乏的问题。而在辅导员中,具备这种学科背景的比例相当高。另一方面,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方向,以及课程建设的鲜明特色,都体现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无缝链接,思政课实践平台向专业实习平台延伸。而要实现这种模式,最可能的就是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与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结合起来,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能更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生活。由此看来,具有相同专业底蕴的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融合建设,并不是无本之基、无根之木,二者天然的就是畅通的、血脉相连的。

三、融合建设的现实途径:基于参与的角度

(一)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全程主讲、活动组织

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是两支队伍融合建设已经做得较普遍和成功的一个方面。无论是在本科还是高职院校,辅导员普遍会兼课。其中兼思政课是比较常见也被辅导员和高校管理层认可的状态。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依据其学位学历、理论素养、教学能力,可采取两种方式。

一是全程主讲。主要面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硕士学位以上的辅导员,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这类辅导员可主讲某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可从非主干课程《形势与政策》或选修课程开始。一两个学期后,优秀者可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核心主干课程。二是活动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就是学生活动。辅导员基于和学生的广泛、深入接触,加之经常要组织学生活动,这方面的组织运筹能力比之思政课专任教师显然要强。各高校的思政部要组织大型的全校性的思政课实践活动,一直面临相当的难度:没有学生干部可直接依托,活动又往往涉及学院各系各专业的多头协调。思政部主办、各系团总支承办、辅导员运筹组织,系学生干部具体实施,这种思政课实践活动模式在全国高校是非常成功的创新模式。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以此种模式已经成功运作了四届“‘重走中国革命和建设之路’校园越野闯关大赛”、四届“法律知识竞赛”、三届“大学生时政论坛”,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此种模式也在省内外得到了高度评价。活动的运作模式非常契合高校目前的组织架构,具有很高的复制价值。

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目前第二种模式在运作中并没有多大阻力。但第一种模式遇到的问题还比较多。一是政策措施不完善。如部分高校规定行政人员白天不能上课,晚上也最多一周只能上四个课时。辅导员就纳入行政人员进行管理。但是,辅导员和一般行政人员有明显的不同,他们的工作大多在学生上课之余的中午和晚间开展:干部选举、主题班会、学生社团活动等。白天学生上课,往往是无法开展这些活动的,辅导员相对会空闲些,本来正好可以兼课。但被此规定严格限制了。政策措施不完善还带来了机制保障不健全,如队伍人员的定岗定编、教学管理、质量考核、工作量规定等方面,都存在制度缺失和管理盲点。(下述的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同样存在此问题。)而持久、有效的工作不能仅仅靠奉献。二是辅导员承担思政课教学的质量问题备受关注。辅导员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或相关专业的学科背景,加之和学生打成一片,且在开展实践活动方面具有优势,这些都是其承担思政课教学的有利条件。但缺憾同样明显:辅导员因日常学生管理工作杂、乱、多,往往分身乏术,难以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那样参与大量的科研、学术工作,理论素养难以相提并论;
甚至很难有时间参与思政课教学研讨和集体备课。因此,在教学中理论阐述的正确性、方向性、严谨性和科学性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必须加强团队融合平台的建设工作。首先当然是要严格辅导员进入机制,一定要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学科背景、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必须试讲过关。而且要建立退出机制,即如果一学期教学评价不能达到良好,应该自动清退。二是辅导员要保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思政课教学研讨、集体备课、教改科研、实践指导等,而不是将承担思政课教学当作增加收入的手段。三是给辅导员配备富有教学经验和学术积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作为教学导师,一对一传帮带,帮助辅导员实现跨越式成长。

(二)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班主任工作

思政课教师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都有责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青年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课堂上的理论讲授和课程本身的实践教学外,另一重要的途径就是兼任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只有这样,思政课才能在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改变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价值才能实现。从另一角度而言,思政课教学也只有与学校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合为一体,其在高校人才培养整体工作中,才能保证地位的确立和作用的发挥。

兼职班主任在高校并不新鲜。但过往大多是由专业系的老师兼任,由思政课老师兼任的实践起步不久,探索尚有不足。在全国高校范围内目前还很难查找到将思政课教师普及性地配备为兼职班主任的实例。从现有的相关文件资料看,福建闽江学院思政部从 2010 年开始试行兼职班主任制,要求思政课教师应兼职任课所在班的班主任。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主动出击,在2012级班级中配备了多名思政课老师兼职班主任或辅导员。思政部规定,讲师以下(含讲师)的思政课专任教师可在所上课的班级里挑选 1 个班,兼职其班主任工作,负责对学生进行课外学习指导与生活帮助,适时做好大学生思政工作,包括参与班级的社团活动、参与或组织班级主题班会、课余与学生个别交心谈话等。兼职辅导员或班主任不是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延伸,而是一项辅思政工作。通过此项工作,思政课专任教师大大缩短了与学生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更直接地触摸到大学生的思想脉搏,更真切地了解到大学生的学习动态,更切身地体会到大学生的喜怒哀乐,更深切地体验到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对教育对象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大大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学生也会因为“亲其师”而更“信其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将大大强化。

相对于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由思政课教师承担的兼职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优势是明显的:一是有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功底和多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实践,做起学生的思想工作来会驾轻就熟。二是相对于专职辅导员一人带多个班几百名学生,思政兼职辅导员一人对应一个班几十名学生,将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学生深层次交流。三是专职辅导员往往注重形而下的具体、琐碎的学生事务,而思政课兼职辅导员凭借自身的学识、阅历和人格魅力,往往可以超越专业和繁杂的具体事务,对学生的政治信仰、职业精神、道德操守等起着重要的引领和教化作用。这种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从高度还是深度而言,均不是专任辅导员可达到的。

当然,几所学院有限的实践也暴露出一些困难,就是思政兼职辅导员的工作要具有长效性,必须突破几个瓶颈:一是思政兼职辅导员一定要加强和专业系、尤其是专职辅导员的沟通与协调。因为高频率的沟通与协调才能实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思想工作也就有了针对性。然而,目前的现实情况是,思政部和专业系的沟通并不频密。二是思政课教师不需要坐班,只在有课的时候才回到学校,并且教学工作量很大,回到学校往往都是一整天的课。因此,和所带班级的学生实际的接触并不多。这种状况要改变很难,解决也许有两种途径,途径之一是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如短信、微信、Q群、微博等等,加强和学生心灵的沟通和交流。途径之二是每周抽出半天时间,或者召开主题班会,或者走访学生宿舍,或者和学生外出活动。这要成为现实,必须在学院管理层面将其纳入工作量计酬,否则很难持久。三是学生对思政兼职辅导员的心理依赖和信任度要加强。思政兼职辅导员往往在学生刚入校的时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学生对大学生活的熟悉和本专业圈子的融入,特别是进入大二、大三的实习阶段,因思政辅导员对专业圈子的陌生,加之在高校,思政课教师并不必然地要参与到学生的顶岗实习中,于是和学生能交流的话题也相对减少。此方面的困境要解决,可尝试通过以下几条途径:途径之一是思政兼职辅导员参与到顶岗实习中,当然并不是进行专业技能的指导和培训,而是进行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培养。将大一、大二课堂上所学的思想道德、法律常识、政治理论等运用于实践,并在工作实践中提升、践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达到育人的目的。途径之二是各专业系经常组织开展大学生辩论赛、演讲赛、艺术节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可以聘请思政课专任教师担任指导老师。甚至学院很多的社团活动都可以这样做。

总之,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融合建设已达成共识,但路并不好走。除去利益的调整外,更需要拓展发展思路,创新教育观念,打破工作定势。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一切皆在行进中!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民朴.对高校辅导员兼职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2).

政治课外辅导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作者简介]杨乃鹏(1972- ),男,江苏宝应人,常熟理工学院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常熟 2155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042-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及世界的时代环境在发生着一系列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以及世界经济的日渐全球化等。这些变化都会对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产生深刻广泛的影响。目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多表现在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即精英人才的竞争。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各种素质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会对一个人素质水平产生影响。现阶段,为我国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培养所需的各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高等院校。各高校学生是为国家进行各项建设而储备的人才资源。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与当代大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各高校不仅仅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出所需各层次人才的责任,还肩负着要使这些人才具备高水平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良好的道德意识的重大责任。 因此,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我国各高校必须与时俱进,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加强和改进,对当代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研究,以此来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持续发展。在现代错综复杂的国际条件下,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特别的迫切与重要。本着“以人为本、德育优先”原则,探索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来持续加强和推进当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新途径、新方法。

一、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

目前,对我国各高校学生实施马列主义、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教育的主要阵地,以及让大学生具备正确“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主要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加强和推进当代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持续科学发展,必须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引起足够的重视,确实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项教学工作。结合我国当前所处的阶段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必须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进我国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材,走进课堂。通过这个渠道,最终使这个理论体系真正走进大学生头脑里并生根发芽,从而使当代大学生具备无比坚定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念。要达到这样的教育效果,各高校必须从三方面做好。

1.教材方面。一本优秀的符合我国当代实际情况的思想政治理论教材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抓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作为高校应当充分发挥本身在哲学或者马列主义研究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一线老师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经验的优势,积极主动配合国家组织的有关思想政治理论新课本新教材的编写工作,让教材不仅能反映我国当前实际情况,而且也贴近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在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起到基础作用。

2.教师方面。加强和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教师。作为高校的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来吸引和引进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方面,有一定造诣的优秀者来从事这方面的教学工作或理论研究。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大学公共课,要切实提高它在学校的地位。我国各高校要对这门课程进行重点建设,不仅要使这门课程成为国家重点学科,而且担任这门课程教学的老师中至少要有一名省级以上的研究型教学名师。为加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比如说让他们到省党校、中央党校等进一步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充分发挥他们在大学思想政治教学上的关键作用。

3.教学方法方面。好的教学方法在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着保障作用。为提高教学效率,需要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为此,教师在进行这门课程教学时,不能采取纯粹说教的方式,应尽可能地结合当今社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如课堂上,不回避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以主动、平等方式跟学生积极探讨。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努力,可以引起学生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让学生觉得有价值,从而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学好这门课程。

二、建设辅导员队伍制度,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

辅导员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骨干作用,而且他们对大学生起着引路和指导的作用。因此,真正加强和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拥有一支思想作风过硬、经得起考验的辅导员队伍。为此,我国各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辅导员队伍建设:

1.健全和完善辅导员队伍制度。健全和完善辅导员队伍制度首先要理顺辅导员队伍管理体制,将辅导员队伍管理归口一个部门,避免多头管理、多头考核,从而使辅导员工作更加顺畅。其次,有关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必须作出明确的规定,如在如何选聘辅导员、如何培养和发展辅导员方面,制定出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规章制度,从而使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可依可循的规章制度。

2.采取竞聘上岗方式招聘辅导员。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高校面向校内外采取竞聘上岗方式来招聘新辅导员。学校需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采用公开招聘、择优录取的办法,聘请组织相关专家、学校有关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考核班子,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规范的原则,对辅导员的选聘实行考核、考试,把好入口关。

3.创造条件,加强辅导员业务培训。学校要创造条件,加强辅导员业务培训,提高辅导员素质水平,让他们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首先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规划,通过岗位培训、在职培训、开展社会实践、离职深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培训;
鼓励和资助辅导员对学生工作进行理论研究,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鼓励辅导员加强业务学习,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

4.尽可能提高辅导员的待遇。根据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强度,除了适当提高他们的工作补贴外,还有尽可能提高他们在学校的地位,比如,明确规定,辅导员既是教师也是干部,享有技术职务的评聘和相应的行政级别待遇,以此来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全身心投入到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同时,要健全激励机制,要将辅导员考核结果作为评优、 晋升和奖励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对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符合条件的也可定为副处级等。还要注意根据辅导员工作现状,对他们职称评定予以适当倾斜。

通过不断完善辅导员队伍制度,对辅导员的招聘把好入口关,同时加强辅导员的业务培训,并且尽可能提高辅导员待遇,以此来培养好人才并留住人才,使得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加有保障。

三、根据高校学生的成长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为了能更好地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开展和组织一些专项活动,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分析和调查,在平时课外时间要尽可能跟他们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以增加对他们的了解,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为采取有效措施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大量的调查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大学生有着他们独特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他们有着开阔的视野、更强的自我意识、超强的个性张扬和网络依赖性,等等,此外,还有一部分缺乏必要的集体观念和意识。根据新时期高校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措施来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增强集体观念。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个“第二课堂”,使学生从学校走出到社会上去,更多地接触社会、更多地了解这个社会,比如,通过义工、青年志愿者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观念。活动之前,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避免使社会实践流于形式;
另一方面,要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增加活动的吸引力。

2.加强网络教育。本着趋利避害、因势利导两大原则,根据当代大学生网络依赖性特别强的新情况,首先,通过学校的循循善诱、正面引导等方式,让学生重新定位网络的作用,真正做到让网络成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主要渠道;
其次,学校通过必要的校园网络信息管理,例如“红色信息”大力传播、“黄色信息” 坚决删除等途径,使网络真正成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三课堂;
最后,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方便、快捷的优势,尽量避免网络带来的弊端,比如,通过BBS、博客、微博等方式,将积极向上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四、解决高校学生面临的实际困难,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我们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如果能急他们所急,尽学校所能,确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不仅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还能更好地提高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根据新时期新情况,我们可从这两方面来帮助当代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首先,对于家庭真正陷于经济困境的学生,能为他们实行全程的关爱和必要的服务,让他们由衷地感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比如,对于经济困难的新生,为他们建立一条绿色通道,保证他们能顺利走进大学;
对于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帮助他们筹集资金等,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等等。通过这样帮助他们,不仅可以使他们发奋学习,还可以让他们思想政治觉悟更高。

其次,根据当今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这种新形势,学校尽可能采取有效手段帮助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这不仅能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回报给社会,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校帮助他们找到一份工作,让他们产生一颗感恩之心,能发自真心地为我们这个国家作贡献,从而达到了提高他们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总之,加强和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作为专门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有责任也有义务进行创新研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这群年青一代能为我们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介之.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OL]. http:///kns50/detail.aspx?dbname=CMFD2006&filename=2006133013.nh, 2006-10-13.

[2]叶文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江苏高教,2008(5).

政治课外辅导总结范文第4篇

1.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德育本质的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思想政治课教师既是普通的高校教师,又是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骨干力量。只有让政治课教师担任大学生辅导员,才能有效防止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空对空”现象,切实解决说和做严重脱节、教育和管理不协调的问题,才能强化政治课教师自觉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意识,积极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真正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德育功能。

2.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

政治课教师兼任大学生辅导员,意味着他们要经常与大学生接触谈心交流,要经常了解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交往等情况,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等等。而这些了解不但是做好大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条件要求,也是加强政治课教学针对性的基本前提。所以,让政治课教师兼任大学生辅导员工作,有利于政治课教师深入当代大学生生活,加强对他们的思想状况的调查了解,增强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真正帮助大学生解决一些实际思想问题。

3.有利于发挥师生情感对政治课教学的积极影响

政治课教师兼任大学生辅导员,意味着师生间的双向互动相对较频繁,彼此存在着更多的利益关系,容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情感。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情感活动。爱屋及乌,学生往往会因喜欢自己的教师进而喜欢他所教授的课程,教师往往会因喜欢某个学生而原谅他的过错。师生间良好的的情感往往能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师兼任大学生辅导员,有利于师生间加强沟通,密切感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动参与性。

4.有利于大学生全面正确地了解和认识政治课教师

不必讳言,学生对政治课教师确实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认为政治课教师没人情味,没真本事,没大学问。政治课教师兼任大学生辅导员,能使学生在与政治课教师经常不断的交往接触、交流谈心、平时讲话中,清楚全面地了解政治课教师,认识政治课教师,亲近政治课教师,领略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水平,增加亲和力。从而在政治课教学中,师生密切配合,彼此合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政治课教学的效果。

1.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水平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一般接受过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专业教育,理论功底比较扎实,对党在现阶段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能够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他们一直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对如何做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一定的研究。政治课教师兼任大学生辅导员,能够较好地发挥政治课教师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优势,能够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从而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水平。

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水平

政治课教师受过比较严格的政治理论教育,政治觉悟较高,道德品质较好,原则性较强。在复杂的事物现象面前,在大事大非问题上,他们一般看得比较准确,头脑比较清醒,立场比较坚定。政治课教师兼任大学生辅导员,能较好地把握政策原则界限,将政治教育与思想教育、理论教育与养成教育、民族传统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水平。

政治课外辅导总结范文第5篇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现状

(一)思想政治与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队伍

长春师范大学按照教社科[2008]5号文件的有关规定聘任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51人,在校学生19000多人,师生比例1:388。

(二)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长春师范大学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及《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文件精神,实行专兼结合、以专为骨干、以兼为主体、以助理为辅助、以学生干部组织为依托的辅导员工作体系,按照1:200的师生比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截止目前,我校有专职辅导员122人,在校本科生19000人,师生比为1:156。在班主任的选配方面,原则上每个自然班配备一名班主任(学生人数以60人为准,班额过大或过小的,经研究另行安排);
人选来源包括任课教师、学院领导及班子成员、学校职能处室负责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学团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和校领导六部分。目前班主任配备人数高达300人。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创新举措

长春师范大学在高度关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坚持把对辅导员和“两课”教师的培养作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关键,创新工作思路,在提出“一核双带”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将知识积淀与能力提升并举,强化“六位一体”培养模式,推进辅导员专业化成长;
让素质醇厚与品德修养并重,践行“走出去、请进来”培训体制,落实思政教师职业化成长。

(一)“共同成长”开启队伍建设新模式

计划启动三年以来,学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针对新进辅导员、骨干辅导员、年级辅导员及全体辅导员多个层面,举行了岗前实训、外请专家讲座、外派培训、研讨交流、素质拓展等,提升了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二)“六位一体”搭建队伍建设平台

该培养模式从讲座培训、素质拓展、交流研讨、技能考核、活动渲染、校际调研交流等几个方面全面提升学工干部素质,实行专兼结合、以专为骨干、以兼为主体、以助理为辅助、以学生干部组织为依托的辅导员工作体系,进一步推动了学工干部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三)思政教师培养工程收获队伍建设实效

思政教师培养工程开展以来,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科建设、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召开校内学术研讨会。实施教师培养“两家”模式和“名师化”培养工程,共有30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培训,1名教师被评为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一)队伍数量存在问题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由于编制、岗位、进人周期等原因,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队伍数量难以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如我校全日制学生(本科生、研究生)共20080人,专职辅导员总计76人,师生比例为264:1,与教育规定的师生比1:200有较大差距,缺编严重。

(二)队伍职业专业化结构存在问题

一是,教育部24号令中规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然而在现实中,辅导员队伍“双重身份,双线晋升”的发展路径却与省里组织的高校定岗定编背道而驰,定岗定编要求辅导员职能选择一种身份,要么管理岗,要么教师岗,这就严重的制约了思政队伍的职业化发展;
二是,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需要专业型人才。从今年高校人才招聘统一纳入人社厅就可以看出,从高校人才录取角度来看,人社厅未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纳入到人才招聘的考虑范围内,未能把思想政治教育所需的专业型人才从其他人才中凸显出来,导致高校无法选择真正所需的专业人才,严重制约了辅导员队伍的职业专业化建设。

(三)辅导员队伍出口存在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 课外 辅导 政治 政治课外辅导总结【五篇】 政治课外辅导总结(精选5篇) 政治课外辅导记录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