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农业工作要点【五篇】(全文完整)

为是贯彻落实中央xx年一号文件以及省市经济工作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今年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根据全区农村经济工作会精神,特制定本工作要点。一、指导思想~年我区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农业工作要点【五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农业工作要点【五篇】

农业工作要点范文第1篇

xx年xx区农业和农村工作要点

各乡镇、农口各部门、各涉农单位

为是贯彻落实中央xx年一号文件以及省市经济工作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今年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根据全区农村经济工作会精神,特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 指导思想

~年我区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发[~]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准确把握“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认真贯彻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紧围绕一个核心(增加农民收入),突出两个转变(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扭住三个重点(提升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民非农化),建设“四大基地”,着力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构建和谐繁荣的农村小康社会。

二、 总体目标

~年我区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9730

2.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45%

3.农产品商品率——85%

4.农村高中段教育普及率——60%

5.城镇人口比重——52%

6.农民人均纯收入(元)——4000

7.恩格尔系数——0.3

8.人口自然增长率——5‰

三、 工作要点

今年我区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五个中心”发展战略,围绕建设区域性绿色农业中心目标,紧紧抓住盛世兴农的战略机遇,从更深层次上解决好“三农”问题。

(一)增强优势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始终是贯穿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今年,要紧紧围绕优势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以实施区域布局规划为切入点,着眼于国内外市场,把有效利用资源、扩张特色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培育品牌产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和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的重点。

农业工作要点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市养殖业工作会议精神,突出抓好生态化养殖、标准化生产、资源化利用,加快推进养殖业现代化步伐,以防检夯基础,以执法树形象,以项目出精品,以作风促转变,全面推进我市养殖业的提质改造,全力打造养殖业升级版。

二、发展目标

2014年全市力争实现出栏生猪105万头以上,增长幅度5.6%,肉牛4万头,增长幅度14.3%;
出栏山羊4.92万只,增长幅度5.3%;
出笼家禽435.4万羽,增长幅度6.5%;
渔业总产量达3万吨,增长幅度3.1%。确保全市全年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不发生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三、工作措施

重点围绕抓好产业促发展,抓好执法促规范,抓好质量促健康,做好2014年养殖业这篇文章。总体工作思路是“突出一个主题,抓好‘四个二’工作”。即要突出推进养殖业现代化发展主题,坚守两条安全防线,加强两项行政执法,做好两个基础产业,壮大东江鱼两大特色品牌。

(一)突出养殖业现代化发展主题,全面深化转型。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整体部署,把养殖业转型作为今年工作重心。

1、转变养殖方式,提高产业化程度。要加快转变养殖发展方式,增强规模发展能力,提升产业档次。一是抓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抓好2013年度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生猪良种补贴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项目的实施,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确保四季农牧发展有限公司2400头种猪场9月底正式生产,推动全市48个现代生猪育肥场建设,带动全市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提高2-3个百分点。二是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做强肉类加工、鱼加工企业,推动养殖业产业化经营、多环节增效。鼓励养殖业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多形式发展标准化生产,使加工企业与养殖基地形成共同发展的产业整体。做好地理标识认证,加快发展我市优势品种。加强对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引导、扶持和服务,加快养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进程,提高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加大对养殖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三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进一步完善良繁体系和品改网络建设,加强我市两个种公猪站和肉牛品改站监督管理,加快水产良种场升级改造,提高畜禽水产品良种化水平和生产能力。进一步规范种畜禽场生产经营秩序,完善种畜禽场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草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制度,加强草原监理体系建设,实施草食动物品改工程,加大草食动物发展力度。

2、提升工作素质,提高服务能力。一是要提高理论素养,增强大局意识。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充分认识、理解、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当前要做好能繁母猪补贴、无害化处理补贴、燃油补贴等各项利民惠民政策落实工作。二是熟悉业务知识,提高服务能力。要精通疫病防治、免疫注射、采血采样等岗位技能,确保我市养殖业不断稳步发展。塑造一支思想好、业务精的畜牧兽医水产队伍,全力服务于养殖业发展。三是服务广大养殖户,提升养殖从业人员素质。采取联合办学、培训学习、实地指导等形式,实施阳光培训工程、一户一产业工人培训等,提升养殖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养殖工作者与广大养殖户形成养殖业发展共同体,推进全市养殖业工作的良性循环。

3、正确舆论引导,促进产业发展。重视舆论监督,切实加强行业宣传,重点宣传我市养殖业创新发展、服务群众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我市养殖业创业故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宣传树立养殖业在繁荣农村经济、保障市场供应、维护社会稳定的地位与作用。同时,也要增加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增强应对媒体的能力,学会善用媒体、善待媒体,借助媒体推进工作,促进我市养殖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坚守两条安全防线,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要继续坚持做好动物防疫和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确保全市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确保全市无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确保广大市民吃上“放心肉”、“放心鱼”、“放心奶”等安全食品。

1、牢抓动物免疫。在做好春秋两季动物防疫的基础上,要突出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的常年免疫,做到应免尽免,确保不因免疫不到位而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强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大型交易市场等重点防疫工作的责任,明确行政和技术责任人。强化免疫档案管理,切实做到免疫台帐登记规范、免疫证发放到位。加强对规模养殖场自主免疫的督导和免疫效果监测,防止免疫漏洞。在做好动物疫病免疫的同时,注重抓好H7N9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工作,确保全市无疫情发生,严防死守将疫情堵在市外。

2、狠抓安全监管。保障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认真落实农业部“五不放过”的工作要求,通过加强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指导养殖户建立养殖生产和投入品使用档案、坚持开展生猪尿样“瘦肉精”检测等措施,继续坚持每天按照屠宰生猪6%以上的比例抽检。确保全市无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保障全市肉品质量安全。

3、加强检疫监督。以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全面开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工作。加强和规范检疫申报、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引种调运等各项工作。对跨省引进非乳用、非种用和跨市州调运种用、乳用动物,建立县级备案和隔离观察制度。进一步强化从畜禽饲养、运输、屠宰、加工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重点做好城区、兴宁、黄草三个定点屠宰场监管工作。

4、强化疫情监测。进一步健全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健全县、乡、村、规模场四级动物疫情测报网络,推进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加强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加大对规模养殖场、畜禽养殖密集区、活畜禽交易市场等重点场所的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力度。强化对布病、结核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进一步完善疫情应急预案和各种应急措施,储备防疫物资,培训应急队伍,坚持值班制度。加大疫情报告和举报核查力度,依照法规及时准确报告动物疫情。一旦发生疫情,按照“早发现、快反应、严处理、小范围”要求,果断处置,坚决把疫情扑灭在疫点上,并及时做好善后工作。

(三)加强两项行政执法,树立执法形象。围绕2014年“行政综合执法年”主题,强力推进畜牧兽医和渔业渔政综合执法。

1、整合资源建设队伍。通过积极整合养殖业整体执法资源,进一步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装备,不断改善执法条件,提高检验检测能力,推进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完善执法工作制度,加强执法监督管理,有效促进养殖业法治化建设,逐步达到“以法促检,以检促防”的基本要求。通过开展综合执法,让广大人们群众心目中形成“畜牧兽医110,食品安全守护神”的新概念。

2、依法行政提高效能。一是按照《省政府服务规定》的要求,严格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增强服务意识,做到依法服务、主动服务、优质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效能,严格按照办理程序限时办结。二是扎实推进畜牧兽医和渔政综合执法,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严禁以罚代法、越权执法、索拿卡要等不法行为。动物检疫监督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六条禁令”,一定要严格执行同步抽检,坚决杜绝买卖票证等违纪违法行为。要改善执法条件,重点加强质量检验检测系统、动物防疫体系、渔政执法体系和兽医实验室建设,着力建设标准化基层动物防疫站、动物检疫申报点。继续加强渔政信息指挥体系建设,改善渔政执法条件,提升安全监管应急处置能力。

3、加大力度确保安全。一是落实监督责任。依托养殖业综合执法大队,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实行举报有奖制度,发挥社会力量,增强执法行动的针对性、有效性。落实执法责任制,完善监督机制,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二是监管与整治相结合。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严厉打击逃避检疫和经营销售病死动物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使用三聚氰胺、瘦肉精、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等违禁物的行为,确保市民吃上安全畜禽水产品。三是提升渔政管理水平。层层落实渔业安全生产责任,严格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在我市辖区流域和珠江流域全面推行禁渔期制度,组织开展打击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有效保护渔业资源。

(四)做好两个基础产业,加快转变步伐。保障全市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抓好畜牧业和水产业发展基础工作。

1、要加快畜牧业现展步伐。一是要继续壮大生猪产业。通过扶持市四季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种猪场现代养殖企业的建设,引导全市养殖大户发展现代养殖,推动今年在我市现代生猪育肥场跨越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市生猪产业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继续做好生猪调出大县基础工作。二是加强草食动物开发力度。以养殖户为投资主体,政府采用以奖的方式推动草食动物养殖业发展。2014年按照种草养畜、圈养育肥的养殖模式,计划新建常年存栏50头种牛、年出栏肉牛200头以上的标准化牛场2个,常年存栏250只的种羊场2户,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级牛羊健康养殖示范场。

2、要高起点谋划养殖业发展方向。严格按照养殖区域规划发展养殖业,严禁在禁养区新建养殖场,推动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场向宜养区转移。2014年重点抓好江白公路沿线生猪养殖场的关停或搬迁工作,促进养殖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要做到选址合理、人畜分离、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与污道分离、隔离屏障良好、防疫设施配套、粪污无害化处理到位。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要做到场内排灌设施和水处理系统良好,塘坝湖泊等基础设施完善,水质环境优良,管理制度完善。出台《生猪规模养殖场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将生猪生产、防疫检疫、质量安全、无害化处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管理和使用办法,加大生猪规模养殖场的监管力度。大力推广“猪-沼-果(鱼、林)”等生态养殖模式和高床水泡粪等先进养殖技术,大力倡导发展林下养殖业和休闲渔业,推广利用粪污生产有机菌肥的新工艺,加快推进市养殖业粪污综合治理工程,实现养殖业粪污“零排放”。

3、要夯实渔业产业基础。要进一步推动渔业产业提升,在巩固“四大家鱼”繁育场建设的同时,重点要抓好三文鱼、鲟鱼等种苗特种孵化场的建设,解决制约我市三文鱼和鲟鱼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苗种供应问题。开展流域东江河段春、夏、冬三季人工增殖放流鱼苗鱼种的组织与管理和人工增殖放流活动,确保今年内放流鱼苗鱼种1000万尾,人工放流资金不低于400万元。

(四)壮大鱼两大特色品牌,凸显品牌效应。依托优质水资源条件,继续打造冷水鱼品牌和地理标志品牌。

农业工作要点范文第3篇

完善乡村工作机制体制,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积极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突出抓好"十个百万亩工程",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乡村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四地一带一枢纽"发展战略,紧扣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增收两大目标,深化乡村改革,促进全市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乡村经济协调发展。

二、主要指标

年,全市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1.7%。

三、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一)坚定不移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执行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市、县(区)、乡(镇)逐级签订粮食生产责任状,力争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40万亩,粮食总产量110万吨。狠抓超级稻、高产玉米等优良品种的示范推广,通过抓单产促进总产量的提高。全年推广超级稻示范面积100万亩、优质香米8万亩、优质高产玉米40万亩,推广"中稻-再生稻"、"中稻-玉米"、"早中稻-免耕秋玉米"、"春烤烟-免耕套种秋玉米"等栽培模式示范面积10万亩,促进粮食增产增收,确保粮食安全。

(二)开发利用冬闲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以屯(组)为单位,对撂荒耕地的面积、所处位置和土壤情况进行分类造册登记,做好流转或恢复种植规划。年内,右谷原则上全部消灭冬闲田地,两翼山区冬闲田地利用率要达50%以上。各县(区)分别建立3个以上冬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片。推广"甘蔗间种早西瓜、早西瓜间种玉米"、"果园+豇豆(或食用菌)"、"葡萄+蔬菜"等成熟的间套种技术,中稻地区推广"中稻-蔬菜(或油菜)"、"烤烟-水稻-冬种绿肥"等种植模式,科学提高土地利用率。市、县(区)、乡(镇)积极开展促农增收示范村屯建设,在右谷率先打造一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的村屯。

(三)调整结构,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1、种植业方面。打造右谷亚热带特色农业和边境特色农业板块,重点建设城区"菜篮子"生产基地、高速公路沿线水果蔬菜生产基地、县百里茶廊、县柑橙带和县兴边富民产业带。糖料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35万亩以上,蔬菜种植面积达150万亩,优质水果基地面积在保持60万亩基础上新增20万亩,茶园面积达31万亩,油料作物面积18万亩,烤烟种植面积15万亩。

2、养殖业方面。新增种草改草面积5万亩,配套建立山羊养殖小区50个(每个县、区建设5个左右),肉牛养殖小区15个(每个县、区建设1至2个),新增舍饲半舍饲圈养山羊1000户。牛、羊养殖分别达78.93万头和75.3万只,其中出栏肉牛、肉羊分别为19.38万头、41.43万只。全年标准集约化网箱1万箱,发展库汊围栏养鱼5万亩。

3、林业方面。完成林业固定资产投资170亿元,全市林业总产值达63.25亿元。全市计划人工造林30万亩,力争实现35万亩的目标,其中荒山造林20万亩,迹地更新和低改力争完成10万亩。人工造林中包括速丰林20万亩、中央新增投资重点防护林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6168万立方米,生产商品木材101万立方米,人造板产量60万立方米。

(四)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乡村民生

1、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突出抓好桂西五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和兴边富民行动基础设施大会战。建设通乡(镇)油路项目17项293.5公里,通达工程125项983.9公里,通村硬化项目46项301.4公里,乡村客运站16个。加快实施"桂西旱片治理"一期工程,改善右谷灌溉面积18万亩。实施以"珠治"二期工程为重点的水土保持项目,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5平方公里。加快完成城区及各县城区防洪护岸工程20公里建设。大力推进冬春水利建设,完成2009-年度冬修水利建设任务,实现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万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7万亩。加速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年内完成2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

2、抓好民生工程。解决30万乡村人口饮水安全和困难问题。利用国债项目在全市建设600个村卫生室、60个贫困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楼,并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努力解决边境地区3县0-20公里乡村困难群众的危房问题,力争每户建成45平方米的稳固住房。积极推广乡村中小学校大沼气池建设,完成沼气池乡村服务网络236个、养殖小区联户沼气池工程8个,完成沼气池计划建设20000座。认真总结我市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建立"覆盖到边,关爱到底"的留守儿童帮扶网络,解决外出务工群众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加大水库移民工作力度,加快移民永久性住房建设和生产安置工作,加快建设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认真落实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维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社会稳定。

3、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力度实施"千乡万村现代农机装备推进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500万元,新发展农机大户415个,创建农机合作社40个,逐步构建新乡村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全年完成水稻机耕面积100万亩,水稻机插秧面积2.5万亩,水稻机械收割面积50万亩,蔗地深耕深松面积32万亩。

(五)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1、建立10个"龙头基地"示范点。"十个百万亩"工程各建立1个"企业+协会(合作社)+基地"示范样板。

2、完善5个"龙头市场"建设。培育完善县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县水果蔬菜批发市场、城东林木批发市场、县牛羊专业批发市场、县中草药批发市场等大中型农副产品专业、综合批发市场。

3、扶持30个"龙头企业"。重点扶持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0家,突出发展制糖循环经济和深加工,集中力量培育林浆纸、茧丝绸、木材加工、粮油加工、烟草、果蔬加工等优势农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集中度,形成产业集群,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集中区。

(六)扎实推进新乡村建设,扩大试点规模

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年58个市级和面上试点村屯,继续扩大试点规模,年各级试点村屯增加到100个左右。试点村屯发展产业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和特点,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积极配合华润希望小镇建设,打造成新乡村建设新亮点。

(七)推进乡村扶贫工作,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全面完成第二批291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启动第三批291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工程。加快乡村危房、茅草房、土坯房、木板房改造步伐,改善乡村困难群众居住环境。开展库区移民科学技术培训,指导移民搞好生产开发,切实保证库区移民"搬得出、住得下、能发展",构建和谐库区。本文来自

(八)狠抓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新建面积达40.5万亩的7个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县。加快完成2个重点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突出抓好农资市场、奶源专项整治和农业"三品"认证工作,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大工作力度,严防境外重大动植物疫情传入,积极争取资金建设0-3公里边境动植物防疫带。加快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区域站建设,积极构筑边境农业有害生物阻截带。

(九)抓好乡村劳动力培训,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

搞好农业实用新技术的培训工作,提升农民科学种养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强化乡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推动乡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年全市计划完成农业实用新技术培训60万人次、完成乡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万人次。扶持有条件、有能力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在用地、收费、信息、工商登记、纳税服务等方面降低门槛,搞好金融服务,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符合规定的给予财政贴息。

(十)抓项目促招商,带动优势产业发展

围绕我市特色优势农业和资源,筛选一批规模较大、市场前景较好、产业关联度较高、促进全局发展的项目,抓住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桂台经贸展览会等平台,开展以商招商、项目招商等多种形式,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在茧丝绸、茶叶、果蔬、畜产品、水产品、林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十一)继续深化乡村改革,推进制度创新

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年内县要完成50%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任务,其余县(区)也要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1个乡(镇)先行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继续做好小型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乡村小型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继续深化乡村金融、乡(镇)供销社和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乡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推进农业基层推广体系改革,完善市、县(区)、乡(镇)三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网络。

(十二)认真做好乡村"三防"工作,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二是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三是认真开展动物防疫工作;
四是组织足够的力量,抓好山林、土地、水利纠纷等调处工作。

(十三)求实创新,整体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1、完善乡村社会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和推广"农事村办"制度,改善对农民的服务;
加强乡村社区建设,保持乡村社会和谐稳定。

2、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村级组织并发挥其作用,尤其是要发挥乡村治保委和"治安中心户"的作用。

3、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问题,要以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置得好为目标,在源头上治理、妥善处置上下功夫,加大排查力度,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尽可能采取调解、和解的办法,竭力寻找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4、加强乡村法制宣传教育。开展"送法进村入户",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乡村基层干部依法管理基层事务的能力,教育引导人民群众依靠法律手段表达自身诉求、维护自身权益,全面提高乡村社会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5、深入开展新一轮平安创建活动。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以平安建设为载体,抓好乡(镇)综治机构建设和警务建设,建立健全村级巡逻联防队,抓住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治安突出问题,集中开展对黄、赌、毒、非法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排查和专项整治,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6、加强情报信息工作。要建立健全乡村信息网络,进一步完善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加强重大公共安全信息收集、分析和报送工作,确保影响稳定的信息在第一时间获取,为事件的妥善处置赢得主动权。

7、深入开展乡村反警示和无创建活动,做好反弹和顽固""人员教育转化工作及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工程"。深入开展"家庭拒绝"责任承诺卡签订活动,坚决取缔组织。反对和制止利用宗教、封建迷信、宗族势力干预乡村公共事务。

(十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维护乡村社会稳定

1、加强乡村思想政治工作。一是大力弘扬起义精神,在广大乡村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形势政策宣传,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爱我、建设的情感和责任感。二是以深化"城乡清洁工程"为载体,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文明卫生素质为重点,继续推进文明卫生村镇创建活动,不断强化全市各级文明村镇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对全市各级文明村镇参与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情况的动态管理。三是在全市开展"改陋习、讲文明、树新风"活动,逐步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四是树立乡村先进典型,深化向道德模范学习实践活动。

2、推进乡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是以深入建设右江百里文明河谷为重点,以开展"创建学习型新乡村、培养知识化新农民"活动为载体,在广大乡村继续开展创建"党员中心户"活动,实施"农家课堂"培训工程,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科技致富能力和综合素质,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乡村文明水平。二是以"诚信借贷"、"诚信购销"等为主要内容,在乡村开展"诚信户"、"诚信村(屯)"创建活动,打造"诚信户"、"诚信村(屯)",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三是广泛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创建生育文明合格村、幸福家庭合格户活动,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四是继续深化文明乡(镇)、文明村屯、文明户创建活动。五是深入开展"文明边境线"创建活动,重点在沿边境的村屯开展"六个一"工程:村村建有一个广播站、村村建有一个篮球场、村村建有一个宣传栏、村村建有一个国旗台、村村建有一个宣传文化室(农家书屋)、村村都有一项以上富民的产业。

3、切实关爱乡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一是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积极推进关爱乡村留守儿童工程。二是进一步拓展乡村宣传文化站在乡村未成年人特别是乡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培训功能,全面建设乡村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中心,计划在两翼山区建成一批乡村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中心。三是强力净化乡村文化环境,进一步发挥家庭教育、团队组织、"五老"队伍在乡村未成年人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关爱乡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4、充分发挥基层宣传文化阵地的作用。一是切实加强对乡(镇)、村宣传文化站(室)的管理,指导宣传文化站(室)积极开展为民服务活动,举办思想道德、实用技术、政策法律、文明礼仪、卫生保健、电脑信息等培训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致富能力。二是继续在右谷实施"十百千万"乡村科技信息"进万家、惠万民"工程,让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接受新技术培训,了解新产品行情,获得专家咨询服务。三是继续开展"法律、文化、卫生、科技四下乡"活动。四是切实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民读书难、看电影难、看戏难、活动场所缺少等问题,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农业工作要点范文第4篇

一、稳定农业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第一要务是抓好粮食生产。我市人多地少,粮食自给率不到40%,要把确保粮食安全放在农业工作的首位。要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充分调动基层干部抓粮食、广大农民种粮食的热情。广泛开展高产创建,建立省级水稻高产千亩示范方30个。加大优良品种、统防统治、测土施肥等技术应用,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推广水稻主导品种面积80万亩,实现粮食单产410公斤以上。各地要把多种早稻、多种旱杂粮,抓规模大户、抓全程服务,抓面积落实,抓乡镇村重视作为增产增收的主要举措,确保全市早稻播种面积12.5万亩,粮食播种总面积194万亩、粮食总产74万吨以上。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稳定主产蔬菜基地,进一步开发山地蔬菜、设施蔬菜和反季节蔬菜,新建保障型蔬菜基地3万亩,不断丰富市场供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设施农业1.5万亩,新启动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6万亩。认真落实生猪、奶业扶持政策,增强主要畜产品供给能力,促进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生猪饲养量200万头以上。大力发展果茶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全市新发展果园2万亩,换种改植和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0.2万亩,优化改造果园10万亩。

二、加快“两区”建设,提高建设档次和水平

要确保“两区”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就必须严把建设进度和质量关,完善运行机制,全面提高建设效果。一是抓落实。严格“两区”规划实施,切实抓好建设责任、扶持政策、资金项目和配套服务的落实到位,确保规划进度不耽误、实施方案不走样。加强考核和检查督促,加强经验交流,深化“两区”创建工作。今年,确保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8.96万亩,年内基本建成1至2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5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1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二是提质量。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创建,切实改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设施和生产技术装备,“两区”和标准农田上图入库率分别达到100%和95%。全面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生产,努力使“两区”的生产水平、产品质量、产出效益全面提高,真正体现先进性和示范性。三是建机制。建立健全投入机制,强化支农资金整合,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加强项目包装推介和招商引资,构建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年内农业利用外资和工商资本不少于20家。完善“两区”地理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监管。健全“两区”管理机构,争取实体化运作,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四是积极推动仙居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充分发挥仙居独特的人脉优势和优美的生态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大对台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三、加强农业安全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深化安全供种体系建设,强化种子质量管理与品种管理,落实农作物储备种子105万公斤。全面落实重大动物疫情防控责任制,强化免疫、检疫、监测等综合防控措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100%。牢固树立现代植保理念,加快推进农作物统防统治的专业化。实施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95万亩、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45万亩。加快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严防重大病虫害发生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做好国有垦区危房改造工作,开工建设2012年国有垦区危房改造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基本完成去年启动项目的建设并交付使用。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创建“平安农机”示范镇2个、示范村32个。扎实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整治,确保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死亡人数不突破省下达指标。继续推行农产品生产记录和产地准出制度。组织开展“瘦肉精”清缴行动,深入推进“瘦肉精”等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产品监管,逐步完善联防联控、检打联动、应急处置的制度,农产品省级抽检合格率达96%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安全事件。

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引领作用

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重大实用技术。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支撑,完善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大协作机制,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力求在主导产业关键环节和共性技术上取得突破。大力实施现代种业发展工程,深化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加快推进现有种业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利用,加快培育种业骨干龙头企业,强化市场监管,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科技为依托、产学研融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增强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全面提升种业发展水平。建立督查反馈机制,落实去年上海农产品交易会期间,科研院校(所)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洽谈会上签订的科技合作项目。完善财政支持保障机制,增加农业科技经费投入,引导社会力量从事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和产业化开发。

五、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按照农牧结合、循环利用和畜禽排泄量与种植业消纳量相匹配的原则,创建畜牧主导产业示范园区和特色畜牧业精品园。完成10家省级以上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创建,认定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2个、示范企业(合作社)2个、示范项目10个。深入开展畜禽养殖场整治,建立污染防治长效管理机制,11月前完成126家畜禽养殖场年度整治任务。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标准化实施率达53%。不断推进绿色认证工作,提升“三品”创建水平,新增无公害农产品30个、绿色食品12个,通过“三品”认证产地面积8万亩。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00万亩(次)。扩大水旱轮作、农牧结合、立体种养等新型农作制度应用,探索畜禽排泄物和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新模式,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6%和78%,不断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加强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建设,推广沼气供气、沼肥利用、太阳能光热光电应用、生活污水处理等技术,着力打造绿色能源农业。全市新建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0.5万立方米、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0.8万立方米、沼气用户800户,新增太阳能热水器3.5万平方米,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74%。

六、培育农业新型主体,转变生产经营方式

一是提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推动合作社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新建成100家市级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规模养殖场联合组建新型合作社,推进饲料生产主体与新型畜牧合作社和大型养殖场的联合。鼓励合作社通过增资扩股,或以产业、品牌、资产为纽带进行整合与重组,新培育30家年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强社。今年,合作社发展要着力在联合社工商注册、合作社融资、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二是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对产业带动力强、与农民利益联接紧密的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争取新增5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参与“两区”建设、农产品基地开发、加工技术改造和发展订单生产。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经营和创办连锁专卖店,深化农业对外交流合作,农副产品出口比上年增3%。以优良地方品种资源为重点,通过合作、兼并、重组等方式,加快推进集团化种业核心企业培育。三是大力培育现代职业农民。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2000名,培训“阳光工程”学员800名,新招农广校种养和涉农专业学历学员1000名、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60名,着力提升他们的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水平。积极引导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参与我市农业就业创业,逐步实现农民队伍的知识化、年轻化。

七、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增强支撑保障能力

加强农业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推行“3+X”服务模式,全市启动建设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30个,创建部级农技推广示范县2个。加强农产品营销服务。积极举办柑橘节、文旦节、开采节、茶文化节等农事节庆活动,组织参加各大展示展销、评优评比活动,不断提升我市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搭建市场信息网络沟通平台,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推进网上销售。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新业态,推动农产品专业市场、冷藏保鲜、物流配送等一批新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农产品流通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创办农业服务组织,开展多元化服务,推动农业服务从产中作业服务向产前农资供应和信息服务、产后产品销售和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等延伸。积极发展农机化服务,推进工厂育苗、机插机收等服务,新增先进适用农机装备1万台(套)。大力推广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推广水稻机插面积13.5万亩,新建水稻育秧中心6个、粮食烘干中心12个,粮食烘干能力达到17万吨,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0%。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为农民提供生产、科技、政策、农产品买卖和防灾减灾等信息服务。

八、强化农村经营管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探索整村、整组连片集中流转,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新增规模流转面积2万亩,为吸引工商资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全面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系,实现各县(市、区)全覆盖,深化村级财务审计和财务公开,完成1600个村集体经济审计和财务清理,完成9个村社股份合作制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力争今年有新的突破。继续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做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鼓励采用资源开发、物业租赁、资产营运等方式盘活资产、资源、资金,规范提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强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坚决防止和纠正各种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确保不发生农民负担恶性事件。

九、加强农业综合执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深入开展“强监管、严执法、优服务、提效能”主题活动。完善落实农资监管责任,培育优化农资市场主体,深化小农资店整规工作,全面推行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建设。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保安全执法行动,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创新农业执法体制机制,完善与工商、公安等部门执法协作会商机制。完善农业检验检测体系,为农业行政执法提供技术支撑。健全农业生产事故调处机制,畅通“12316”执法投诉举报电话,及时、公正调处农业生产事故纠纷。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许可办理行为,进一步创新行政审批方式,积极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审批和网上监督等方式,提高行政效能。继续推行行政处罚决定说理性工作,不断规范行政处罚行为。全面开展“六五”农业普法工作,继续开展“农业法律进百企入百社”活动,继续做好百万农民学法维权工作。认真办理党代表建议、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确保面商率、满意率达到100%。抓好《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完善行政复议、仲裁、调解、、领导接待日等工作制度,健全多元化的防范和化解涉农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

农业工作要点范文第5篇

(一)狠抓资源保障工作,保护农业农村发展环境

进一步加强了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确保了全区耕地保有量3.998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3.0514万公顷。完成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数据库建设、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及界桩设立,逐级签订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

(二)狠抓责任措施落实,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

1、主动做好项目建设用地报批工作。今年全区共上报乡镇建设用地1个373.1805亩和1个独立选址项目351.312亩。

2、严格设施农用地管理。加强设施农用地管理和政策宣传,印制了“申办设施农用地项目须知”宣传资料。进一步规范、简化申请办理程序,2013年上报了12宗设施农用地,区政府已批复了9宗。

3、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试点工作的力度。已上报李端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并通过省厅入库,待省厅批准立项后即可开工建设。

4、强力推进土地整理项目。

一是积极申报。今年已组织申报27个土地整理项目,其中:正式立项的有15个;
省中心已踏勘现场的有6个;
2个立项资料已上报省厅;
正在进行4个项目的立项资料制作。

二是积极实施。有3个区投资1个省投资项目已开始进行实施;
有2个项目正在进行施工机构比选备案工作;
有6个项目(北域早茶基地范围内)正在进行施工招标文件备案工作;
有2个项目(北域早茶基地范围内)已立项;
有3个省投资项目,正在进行施工招标文件编制工作。

(三)狠抓监管防治工作,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加强矿山安全检查,有力推进了“打非治违”行动。分局先后十余次开展了“打非治违”和煤矿专项大检查工作,并协助区工信局、区安监局开展煤矿关闭重组工作,强化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推进了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加大了安全巡查力度,特别是省政府泸州会议后,分局专门抽调了由局领导组成的检查组,深入矿山企业检查安全生产落实工作,全区煤矿按规定停产整顿外,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制度完善,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隐患。

2、加大地质灾害巡查力度,确保汛期安全。下发了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加大了地质灾害巡查力度,对全区9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逐一排查,从而有效地做好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着力加强汛期值班制度的落实,做到了有险即出,有事即处,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从而保证了上传下达的顺利落实,保证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落实。

3、认真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施和项目申报工作。争取区财政投入地质灾害防治资金1400余万元,全力推进地质灾害应急排危治理工程。其中象鼻街道大地村七组金滴水滑坡应急治理工程通过验收,山哪吒行宫应急治理工程通过终验,观斗山地质灾害群治理工程、赵场街道金星村方石包、牟坪镇金银村3社大山滑坡、李庄镇高桥村3社崩塌等4处应急排危工程正在实施。菜坝镇油房坡滑坡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完成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标方案已上报省、市审核。已将山千佛寺、李端镇大山村桅杆坳滑坡、安阜街道杨湾社区荷花池崩塌等3处作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上报省厅。

4、切实增强地质灾害避险能力。共投入经费132万元,其中省级110万元、区级22万元,完成了3个地质灾害避险场所建设,11个避险点场地建设,组织了两批共40户村民地灾防灾避险搬迁工作。

(四)狠抓服务环境建设,夯实助民增收基础

1、做好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截止11月底,全区土地登记发证共计39575宗,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17726宗,集体土地使用权21705宗,集体土地所有权变更登记88宗,注销登记33宗,抵押登记23宗,抵押贷款20.91亿元,均高效务实、按期办结,严格依法保证了土地登记的权属合法、程序到位、主题正确,提高了土地登记公信力。

2、做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农村集体土地颁证工作。按照省厅和市局的总体安排,我们于年底开始统一部署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今年是实施工作的最后一年。截止目前,已全面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其中:集体所有权颁证1970宗(完成率99.8%),宅基地使用权颁证97451宗(完成率85%,区政府目标任务为70%),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颁证380宗(完成率10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工作经费到位不足。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申报立项多,需要投入的经费特别多,存在资金不足和部分项目经费存在资金不能按时到位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按计划实施和推进。土地报批、基本农田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经费也存在不足问题,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项目多,任务重,工期紧,部分地方基层干部和群众对项目建设认识存在偏差,重视不够,基础工作做得不细,致使项目设计、施工设计推进难度大,在建中时有阻工现象发生。

(三)农村宅基地颁证工作各乡镇(街道)推进情况差别较大,部分乡镇已达85%以上,个别乡镇只有40%。

三、2014年工作重点

(一)强力推进耕地保护工作。全力推进土地整理项目全履盖,做好已申报的立项工作,争取更多上级资金投入;
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管控作用;
按时保质完成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任务。

(二)积极做好土地报批工作。积极汇报,多方努力,尽力争取用地指标。

相关热词搜索: 工作要点 农业 五篇 农业工作要点【五篇】 农业工作要点(精选5篇) 农业工作的重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