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中职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

雷 冰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广西 南宁 530001)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等职业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简称农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仍面临诸多挑战。农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素质较高、掌握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实用型的农机装备应用与维修技术人员,而课程体系在农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程体系的建设反映了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建设水平,是农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因此,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符合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中职农机专业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为中职农机专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参考。

1.1 课程体系忽略学生的职业能力

目前,一些中职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课程体系的课程体系是基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一些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内容设置上普遍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并且目前的课程体系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没有比较明显体现出来。同时,传统的课程体系比较注重理论学习,忽略了操作技能的专业能力培养。因此,在构建农机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结合企业的需求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产学结合,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束缚,解决农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1]。

1.2 课程体系结构单一,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不匹配

目前,许多学校的农机专业课程体系仍处在传统的课程体系结构上,虽然一些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但仍然缺乏逻辑性和层次性,还未形成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培养目标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不匹配,对学生专业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大。农机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应整合农机专业课程内容,以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2]。

1.3 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陈旧,与行业现状不匹配

目前,部分农机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仍是从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修改构建的,加上一些学校的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薄弱,一些比较先进的设备及维修技术等融入农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比较少,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不适应目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即使经过这几年的改革,仍有部分学校中职农机专业的课程教学方式还存在教“教材很久不更新、PPT 一用到底”的现象,教学内容落后。另一方面,许多中职学校没有进行校企合作,教学过程缺少企业参与,实训室的建设与工作场合脱轨,忽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3]。

结合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对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课程体系的改革做一些探索和实践。

2.1 确立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工学结合”教育理念

在修改课程体系教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观念,认真学习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文件,理解国家最新的教育理念;
根据企业或职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农机维修人才所应具备的岗位职业技术、技能及职业素质,设置出所需要的课程体系;
实施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学校的智慧课堂在线学习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设虚拟的工作场景,让学生进行“仿真式”模拟训练,在熟练操作技能后进行实车的训练,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工学结合”新理念。

2.2 开展需求分析问卷调查

行业、企业及中职学校的需求分析是中职学校课程体系构建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调查分析研究方法。需求分析通过实际的调查和分析研究,了解行业、企业及中职学校的的需求和学生的目标需求及学习需求,为设置课程、制定并实施教学大纲、教材的开发和评估教学效果等提供客观的依据。因此,需求分析的调研主要由3 个部分组成:

(1)对本校毕业学生和在校高职学生的调研。该调研主要是了解本校毕业学生和在校高职学生对学习目标的需求、对社会的需求等。

(2)高职院校对中职升高职学生的需求调研。通过调研,了解高职院校对中职学生的知识、技能及素养的要求。

(3)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通过调查了解行业、企业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岗位需求标准。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企业、高职院校访谈调查进行。调查问卷多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开放型问题为辅。访谈以邀约高职院校及企业来校开座谈会为主、企业走访相为辅相结合。

2.3 确定农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根据需求分析调查研究结果,结合目前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和现有的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情况,确定农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1)学生需求、岗位需求与教学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2)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3)课堂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2.4 构建农机专业“双轨道三横四纵”课程体系

根据需求分析的调研结果,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结构,以面向岗位能力的实践教育理念为主线,以“做中学、学中做”的“工学交替”教学理念,构建基于岗位能力的“双轨道三横四纵”课程体系。如图1 所示。

图1 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双轨道”是指以学校学习与企业学习相结合的校企双方双轨运行、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的有益探索。

“四横三纵”是指以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方向为主,设置公共基础模块、专业能力模块、专业拓展模块、企业岗位模块四大横向课程模块,再融合农机维修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指标,根据农机维修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设置初、中、高三级纵向证书,构建以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方向为主,农机设备维护、农机销售及售后服务、农机设备使用技术等多专业方向的四横三纵课程体系,满足乡村农机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4]。

2.4.1 设计思路

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为:基于企业对人才需求与学生培养现状的调研,根据企业具体的工作岗位要求,参照中职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融合农机维修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根据培养目标,把能力培养分为四大模块,包含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技能、岗位工作能力及职业素养。课程体系的构建从培养依据四大模块应掌握的知识点及技能点由对应的课程体系模块来承担,将总体课程分为四大模块:公共基础模块、专业能力模块、专业拓展模块、企业岗位模块。公共基础模块着重培养中职学生的通识能力,专业能力模块着重培养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拓展模块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企业岗位模块模块着重培养岗位工作能力。校企合作共同进行相关教材的开发、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结合课程教材的评价标准,参考农机维修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评价标准、企业岗位评价标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技能大赛中职组(农机维修)赛项的评价标准,制定综合评价考核表对学生进行评价,具体如图1 所示[5]。

在构建本专业课程体系时,融入行业、企业的岗位工作标准和农机维修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在专家组织和指导下,将企业工作岗位里的实际工作任务转化典型工作任务并形成课程教材,由此形成以企业工作能力为根本的可操作性强的课程体系。

同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分为1+0.5+1+0.5 四段式人才培养。第一阶段主要是公共基础课程和公共核心课程,设置公共基础模块;
第二阶段是学生到农机企业对口专业岗位进行教学见习,设置企业岗位模块;
第三阶段的课程设置上设置多个就业岗位能力所需知识和技能的相关课程,课程融合农机维修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设置专业能力模块、专业拓展模块两大模块,农机维修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模块有分别是发动机维护与修理(包括发动机维护、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发动机修理)、底盘维护与修理(包括底盘维护、底盘故障诊断排除、底盘修理)、液压系统维护与修理(包括液压系统维护、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电气系统维护与修理(包括电气系统维护、电气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作业机械维护与修理(包括作业机械维护、作业机械故障诊断排除、作业机械修理)等,每个模块分初、中、高级纵向三个等级,每个模块经强化培训就可考一个证书,实现每个等级技能点对接到课程培养计划中,同时也对应到企业每个专业的岗位中,以确保学生多元化就业岗位的需要,第四阶段设置企业岗位模块,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适岗能力,保证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的对接,实现企业与学校的“零距离对接”,如图2 所示。

图2 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

2.4.2 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为了完成每个项目的教学目标及突破重难点,教学内容上,以真实案例创建教学情境,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课堂组织采用以小组为单位,教学方法选用德国职业教育六步教学法,借助智慧课堂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维度评价方式。教学实施主要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实施教学。针对每个学习任务,教师都要构建一个系统化的研究任务:

课前在智慧课堂平台上传资料,学生根据资料自行预习并填写预习检查表,教师根据智慧课堂反馈的数据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课中采用德国职业教育六步教学法,引导学生研究一系列循序渐进的问题,学生通过线上查找资料、线下查找维修手册按步骤完成每个研究任务并填写相应的任务评价表。教师针对每个研究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辅导、综合评价和总结

课后利用智慧课堂发布拓展资料给学生研究,加深印象,拓展综合素质。这一个系统化的研究主题的学习将教师课内提出任务和学生自主研究实践解决任务结合起来,形成“教师引导评估”“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改变了传统“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主动学习获取知识习得技能的乐趣,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同时还能激发其创新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策略上采用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进行,其中课中为重点,采用过程性、多元化、积极的评价。注重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潜能。学生的评价主要采用课前预习并进行预习检测,占10%;
课中以融合了岗、课、赛、证的任务评价表对操作训练评分,占80%;
课后在线发布课后作业并进行评分,占10%。多元化考核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破重点,化解难点,教师能及时了解自身的掌握情况,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2.4.3 混合式教学成绩评价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绩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由线上自主学习内容考核(20%)和线下过程性考核(50%)、期末操作成绩(30%)三部分组成。

(1)线上自主学习内容考核(20%)由课程内容学习、预习作业、活动参与度三部分组成,其中课程内容学习占期评成绩的10%,预习作业、活动参与度占期评成绩的10%。其中作业与活动发布多为选择题与判断题。学生提交作业或活动内容后系统自动给出正确答案及成绩。

(2)线下课堂考核(50%)包括学习态度、课堂操作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学习态度占20%;
课堂操作成绩主要以融合了岗、课、赛、证的任务评价表对操作训练评分,占30%。

(3)期末操作成绩(30%)以期末理论考试成绩给出,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人“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双轨道四横三纵”课程体系经过两年的实施,人才

培养质量得到一些提高,具体表现为:

(1)期评成绩明显升高——学生成绩提升,考证通过率提高;

(2)操作技能及操作意识逐步规范——工作任务的操作规范化;

(3)想学东西学生明显增多——完成智慧课堂作业学生人数明显增加;

(4)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所增强——课堂气氛明显活跃,上课睡觉的学生明显减少,课后要求参加技能培训的学生明显增多。

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长时间的探索研究,并且要对课程体系进行不断的优化调整,因此,在后期中还需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并探索,才能摸索出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养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课程体系。

猜你喜欢农机课程体系岗位沃得农机四川农业与农机(2022年4期)2022-08-31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11-27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不一样的农机展中国化肥信息(2019年5期)2019-06-25“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2期)2019-05-28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7年2期)2017-05-30走进“90后”岗位能手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8期)2015-03-01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相关热词搜索: 专业课程 农机 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