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见证生命的厚度——侯长林散文选集《往事回望》笔谈

向笔群庄鸿文孙向阳唐竹英晏武芳

【文学研究】

散文:见证生命的厚度——侯长林散文选集《往事回望》笔谈

向笔群1,庄鸿文2,孙向阳1,2,唐竹英2,晏武芳2

( 1.铜仁学院 人文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铜仁学院 写作研究院,贵州 铜仁 554300 )

2022年5月20日,铜仁学院人文学院、铜仁学院欧阳黔森研究中心与铜仁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举办“铜仁作家面对面”文学沙龙活动。活动主要围绕侯长林散文选集《往事回望》开展研讨。来自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铜仁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铜仁市作家协会、《梵净山》杂志社、铜仁学院、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专家学者作了专题发言。向笔群从真实、真情、真性三个维度谈了侯长林散文特色。庄鸿文认为《往事回望》的底色是深厚的人文情怀,见证了作者生命的厚度。孙向阳围绕真情的自然流淌、文化的审美观照与哲学思考、行云流水的文字三个方面谈了侯长林的散文艺术特色。唐竹英认为,侯长林的散文是有气息的,是有温度的,是有力量的。晏武芳则认为,作者是以一个文学在场人的姿态,在拥抱生活,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念生活,并记录生活,给读者呈现了一位大学校长的丰富世界。

侯长林散文;

艺术特色;

笔谈

真实、真情、真性——读侯长林散文选集《往事回望》

向笔群

侯长林先生是一位学者与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具有文学情怀的作家。早在大学时代,就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作品。参加工作之后,在从事教学管理及研究的同时,不忘文学初心,在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文学作品,出版了散文小说集《即将辞去的旧楼》等,曾获贵州省第三届乌江文学奖。最近出版的《往事回望》,就是从已发表散文或出版的散文集中精选出来结集而成的。(贵州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这部文化厚重的散文选集由“校园纪事”“学术日记”“大地情怀”“域外记忆”“人生感悟”“岁月匆匆”等六个部分组成。书写了作者人生历程中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和文化思考,从中读到他为文的真实、真情、真性的写作价值观。

优秀散文往往蕴含着真实、真情、真性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或者元素在侯长林先生的散文选集《往事回望》中比比皆是。所谓的真实,就是作家书写的真人真事。在“校园纪事”“学术日记”“域外记忆”之中所有篇什,都是写的真人真事。如《风雨两板桥》《考博记》《中央党校学习》《兰州大学纪行》等等,书写的都是跟作者学习、工作有关的人事及情景,其中饱含作家的文化情怀与精神指向。《风雨两板桥》写作者学习与工作的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后文简称“铜仁师专”)的历史变迁,作者感怀:“时光如碧绿的锦江,悠悠地永不停息地流淌。两板桥虽然至今没有桥,但它却实实在在有桥的灵魂,是一座令人魂牵梦萦的文化的桥。”作者将真实情感寓于事实之中。《我与孔子》表达作家对文化的渴望,在特殊甚至不同的历史语境下对文明或者文化向往,凸显出一个从乡村走出的文学青年对孔子的景仰与推崇:“孔子虽然生活在几千年前先秦时代,早已走完了他的生命历程,但他的精神和思想还一直活着,活在古老的《论语》以及对《论语》阐释的书籍里,活在人们沉思的大脑和谈说的话语中。”真实是一个作家散文写作的基础,如果作家的散文写作完全靠虚构,那么,散文就失去了创作的本意。当下,散文创作出现了一些让人不解的病态倾向,一味虚假的甚至喋喋不休的叙说,给人一种纯粹的语体意义或技术性写作,让人感到空泛而虚假。而侯长林先生的散文内容首先是真实的,他的作品题材属于写实的范畴,也就是平常说的“非虚构”。如《兰州大学纪行》《申硕答辩》等作品。《申硕答辩》真实地记录了作为铜仁学院校长的侯长林率领同事们参与申硕答辩的场景与内容,字里行间折射出一个教育家为家乡教育事业发展舍身忘己的博大情怀和百折不回的执着,闪耀着作为一个学者的人文精神和智慧的光辉。

文学是以情为文。真正优秀作品的创作在本质上就是真情写作。如果一个作家在作品中没有真情实感,一定会让人感到为文的虚假。真实情感是散文乃至一切文学创作的基础。侯长林先生的散文往往是在朴素的语言中渗透着他的真情实感。如“大地情怀”“人生的感悟”等专辑中的作品都属于比较典型的真情作品。《走近沈从文》书写作家对沈从文文化坚守的顶礼膜拜:“可想起沈从文‘边缘人’的一生,想起他忍让与不争,想起他为了捍卫写作的自由居然宁愿守着一个卑微的职务上无怨无悔,却又生出另一种心境来。”《走向太阳升起的地方》写出作家对毛泽东的崇拜之情,没有半点虚情假意:“毛泽东的名字将永远在人们记忆的空谷回想,人们的心将永远向着韶山冲,永远向着红太阳升起的地方。”短短几句话,道出了作家内在的思想情感。一个作家的写作根植于他真实的生活与真实的情感。如果没有真挚的情感,其作品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进而打动读者。《文化铜仁》是书写作者自己长期生活的土地——铜仁的散文作品。如果作家对自己长期生活的土地缺乏挚诚热爱,就写不出这样文情并茂的作品。“铜仁城就像人一样还在不断的成长,老城在改造,新城在拓展。”这些质朴的文字中表达出作家对自己生活土地的热爱与祝福,洋溢着一往情深的土地情结。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个作家的写作往往从生活的土地出发或者自己工作的岗位出发,这就是作家创作的一种情结或者一种创作指向。侯长林先生的散文写作,就是从他生活的土地与工作场域出发,以他一贯真挚的情感表达他对土地、对工作、对朋友的一腔热忱。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才会充满着真情,凸显了他真实的人生世界。

真性是一个散文作家创作的精神价值所在,也是一个作家创作的基本特征与创作个性。如果一个作家的创作缺乏真性,他的创作就会具有同质化倾向。而侯长林先生的散文创作常常透露出自己为人的真性情。一般认为,作为长期居于领导岗位的专家学者,写的文字往往有一些政策图解的倾向,缺少文化性或者自己的性格。而在侯长林的“人生感悟”“岁月匆匆”等专辑中作品个性十分鲜明,他的散文说真话,诉真情,表达出率性的文人性格与教育家的真性或者善性。《即将辞去的旧楼》以一种留恋心境书写即将辞去旧楼的人生感悟,闪烁出人性的光芒。一个恋旧的人,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具有真性的人。“回首过去,我真的留恋这即将辞去的旧楼,留恋这即将辞去旧楼的书房与阳台,留恋这即将辞去旧楼的欢声与笑语,留恋过去的朋友和美好的生活。”将文人率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他带来了生活希望和憧憬的居所,留下过他难忘的人生足迹,也给他留下了太多的人生韵味。即将搬离之前一种怀旧情绪油然而生,这就是文人的真性。《解说人性》虽然是一篇明理散文,但是其中真性亦可见一斑。“我以为人性,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属性。”尽管语言比较直白,但是率性中饱含一种朴素的哲理。在当下的文学创作中,很少有能这样率性地表达自己人生观的,大多数作家都是在自己的生活语境里支支吾吾或者自圆其说,而他则是站在人性的高度剖析人性的善恶。侯长林先生的《真与善》是读马基亚维利的《君主论》之后的人生感慨。“经过反复阅读和长长的思考,我以为主要的分水岭就在对真与善的认识上。”在作者人生中总有一些生活经历让人难以忘怀,如《留校工作》《我生命中的十年》,前者是写作者大学毕业之后在铜仁师专留校工作的点点滴滴,其中包含了自己人生的快乐与冷暖,也包含自己逝去的青春,这是对青春岁月的难忘记忆,其中不乏率性表达。因为这是作家生活的起点,这是对青春岁月的真实追忆。后者写作者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工作的十年,尽管在铜仁师专遭遇不少“挫折”,来到新的工作岗位后,努力工作,业绩突出,得到各个方面的充分肯定。而在离职时的所思所想,凸显出作者的真性,写出与朝夕相处同事们的真挚感情,回望人生,其中的滋味只有作者心知。人生就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生命的轮回,在自己工作十年之后,又回到自己工作起点的单位,感慨万千,这是人生的常情,作家丝毫没有回避这个问题。“回望那一段历程,心中的悲伤与怅然若失,仍然历历在目。不过,我很快战胜了自己,走出阴影。并且慢慢发现铜仁学院确实也是我的家,确实也值得我热爱并为之奋斗与献身!”真性与真情交融,构成作为教育管理者的作家心灵的真实写照。从起点到起点,其身份与角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这样的书写,符合人的真实本性,让人读到作家做人和做文的真性。常言道:文如其人。如果做人不真实,就写不出这样具有真性的作品。这也许就是用文化精神做教育管理,用对教育本质的追索所得来反思自己的人生态度。

《往事回望》是一部生命历程的大书,也是一个作家真实生活历程的文学再现,我们藉此可以窥探作为教育家与作家于一身的侯长林真实的人生历程和奋斗历程。只有具有真实情感的人,才能从真实人事之中写出自己人生的真性。这种散文书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散文写作中最值得珍视的文学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讲,侯长林先生《往事回望》为我们的写作实践尤其是散文创作实践提供了一个经典的范例。

见证生命的厚度——侯长林散文选集《往事回望》读札

庄鸿文

《往事回望——侯长林散文选集》(贵州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约600页,70万字,一篇一篇读下来,仿佛见证了一个人的一生。有在山中行路之感,这条路翻山越岭,时而曲折难越,需低头疾行;
时而舒缓逶迤,可以驻足停留,心怀驰想。仿佛是时间的回声,既是短暂的某个事件的瞬间映像,亦是一段漫长生涯的回望,人生与历史的诸多片段,都可以在书中找到注解。读罢《往事回望》,才发现那些已成历史的过往原来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

《往事回望》的底色是深厚的人文情怀。侯长林是学中文出身,对文学的热爱贯穿其整个一生,他曾说:“我受益于文学的很多,除了表达能力,还有逻辑思维能力,这些都与此前文学的学习、写作的锻炼有着密切的关联……我最初是想当作家,后来做了其他的,但是以前学的文学的东西并没有丢。”《往事回望》正是侯先生对生活的文学表达,是对易逝生命的记录,是对人们短暂记忆的历史留存,与侯先生的人生互为映射,构成他独一无二的生命史。

侯先生的文字朴素之极,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浓郁的渲染,没有喧哗与骚动,唯有静水深流般的深厚情感,以及如静默群山一样的辽阔。侯先生在其一篇文章中借帕斯卡尔的话,谈到自己对人生的认识,他说:“我们是普通的芸芸众生,很难成为‘高贵的苇草’,但只要生着活着就应当争取做‘一棵高贵的苇草’。‘争取做’虽然与‘成为’之间还有很长的距离。但是,‘争取做’是人生的向往和人生的过程,而‘成为’则是人生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读完这部集子中的文章,也就了解了侯先生在“争取”做这一过程中所做的努力。

就个人的阅读认识而言,这些文章里我最感兴趣的,却是“域外记忆”和“学术日记”中的篇章。一般来说,领导“会”多,也常免不了出外开会、学习、参观访问等。很多时候,人们把其视作平常事去做,是工作的一部分。“学术日记”是侯先生对自己工作片段的记录。当在思考这些文章的价值的时候,我想起文学刊物《天涯》的“民间语文”栏目,栏目含括日记、书简、报告、契约、网络文本、调查报告、吊唁挽词等,其目的在于“关注民生,关注底层”,这些“边缘纪录”彰显了大众的话语权,呈现了大众的生存状态,这是它的价值和意义。在“专业写作”“精英写作”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写作”存在的可能?或者说其他的生活形态通过什么呈现出来?侯先生非专业从事写作之人,他热爱写作,但更多地是在其专业领域内的写作,那些我们称之为“论文”的写作由其专业内的人对其作评价,那我们该如何评价他在《往事回望》中的文字呢?譬如“域外记忆”“学术日记”这些个人性的日记。在《中央党校学习》一文中,共收录了侯先生在中共中央党校参加全国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专题研讨班学习期间所写的8篇日记,记录了学习过程,遇到的人和事,以及自己的思考。在听了韩庆祥教授的讲课后,侯先生很认同“思想的力量最强大”这一观点,他这样写道:“大学的治理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才是带领学校不断前行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力量,才是大学的内在逻辑起点。谁放弃了大学先进理念的追求,就放弃了大学的发展。”在另外一些学术日记中,侯先生还收录了“遵义医专评审”“国家教学名师评选”“重点学科答辩”“项目争取”等工作的记述。我想,这些日记不就是一位教育管理者的个人历程吗?这是一所地方高校管理者的记述,从中可以见到侯先生供职的学校的发展历程;
这是一个中国高等教育亲历者的记述,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侧影。这就是《往事回望》中这些文章的价值。

“域外记忆”中的文章同样脱胎于日记,是侯先生出访英国、美国、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老挝等国家时所写的日记。除关于异域文化见闻的描述,与“学术日记”一样,不难看到通过文字体现出的写作者强烈的反思精神。在参观英国亨利管理学院后,他写道:“我把这所学校的教学概括为两大特点:一是有针对性,二是有人情味。应该说,这两点都是应该引起我们这些院校长认真思考的。”在了解到白金汉大学针对毕业生的一系列措施后,作者说道:“在我们中国的大学,一般只重视教学不重视学生就业,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大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获得很好的就业,不重视学生就业的大学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注定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牛津大学的希尔顿大剧场是每年举行毕业典礼的地方,校长要亲自给每一位毕业生颁发证书、送去祝福。为此,侯先生说:“我好想重新举行我的学校的毕业典礼,也一个一个地给我的亲爱的同学们颁发毕业证书,并一一地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他们。”诸如此类的反思性文字在“域外记忆”中随处可见。

读罢这些文章,我意识到对教育的思考已经成为侯先生生活中的常态,教育已经内化为其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阅读侯先生的“教育日记”——这些极为个人化、不饰文采的日记,让我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回头再去读侯先生的纯学术性文章,便形成了一个互文性的阅读,这些“教育日记”成为那些理论文章的另一种注解。

一个人的生命到底有多长呢?还没有抵达生命的终点之前,我们谁都没有办法去确定,但是我们却可以把握自我生命的厚度。《往事回望》有着600页的厚度,其中也说明了一个人生命可能达到的厚度。

对侯先生来说,他足下的这块土地已经深深地融入其生命之中,他的生命始于此,兜兜转转:“表面看来好像是由一个圆点出发,又回到了那个圆点,其实不然,那已经内在地具有了另一种生命的意义。”《家乡的烟云》中的这句话不妨视作侯先生对其一生经历的一种描绘。在该文中,他详细地讲述了自己幼年时期火麻坨寨的生活经历,文字的质朴与其情感的朴实相互成就,并融灌在“岁月匆匆”,乃至《往事回望》所有的篇章中。

侯先生是个长于思考的人,其文章有感性,但更胜在理性,这就带来《往事回望》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即叙述极为清晰。有些文章里有叙、有议,也有抒情,如处理得不好会让文章失去重心,面容模糊。而读侯先生的文章,无一不显示出作者思路的清晰和思维的缜密。能用晓畅的语言将感受与情绪讲述清楚,而且能让读者有所收获,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人生感悟”中的《解说人性》《死亡》《真与善》《做一棵高贵的苇草》等文,从一个点出发去阐述自己的认识,涉及到很多概念的解释与例子的举证,是典型的说理文。《真与善》中,作者首先抛出一个疑问:《君主论》这样一本书,为什么会毁誉参半?继而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以为主要的分水岭就在对真与善的认识上。”并展开论述,从为何人们对马基亚维利爱恨交加说起,说到其原因在于“在他的观点中,真与善发生了冲突”。然后大量举证阐述说明真与善的不同类型的区分,最后在结语中说:“尽管批判马基亚维利的浪潮可能还会出现,但是为真理而献身的人必将越来越多地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扬!因为真理的光芒是任何人都挡不住的,也是任何善的迷雾都遮挡不了的,它将穿越时空从现在响彻到未来!”阅读这样的说理文章,就如同面对一位辩论高手,他侃侃而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令你心悦诚服,带给读者以阅读《家乡的烟云》等散文时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即使写下了不少的散文作品,但我仍不想将侯先生定位为“作家”。这样反而会降低《往事回望》中文章的价值。作为一位有着40余年教育经历的高校管理者,侯先生用他的非学术性文章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写作的样本——一个非专业作家记录自我生命的可能,以及以自我生命见证中国发展某一侧面的可能。

生命记忆 文化留存——侯长林散文的文化意蕴

孙向阳

我对侯长林老师的散文接触得比较早,在读大学时就读过他的《风雨两板桥》《即将辞去的旧楼》等篇什。后来,又读到他的《人生四十才开始》《我生命中的十年》《走向大学深处》等作品。对他的散文创作只是一些零星的感受与感悟,谈不上系统研究。这一次,较为集中地阅读了他的散文选集《往事回望》后,有一些新的感想与思考,愿跟大家一起分享。

在我看来,好的散文起码应有两种品质:一是性情的,二是文化的。如果一篇散文,它能很好地表达作家的真实的性灵和真诚的心志,呈现的是作家的一种内在的文化底蕴,及其他对外部世界的文化的审美关照,那我就觉得这样的散文应该归入好散文这一类。

刚才有专家提到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其实,余秋雨的散文我也读了不少。当时就觉得他的文化散文很厉害,语言也很优美,也有一些文化内涵和知识的融汇。但现在回过去再看,总觉得余秋雨的散文缺少一点真性情,尤其是作家的那种平和、真诚而朴素的品质,给人一种知识有余而性情不足的感觉。也就是说,他在自己作品中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情感体验还不够,他更侧重的是一种“掉书袋”式的知识植入。如果用“知识散文”来概括余秋雨的散文,不知大家是否会认同。

这里我无意把侯长林老师的散文与余秋雨的散文相比较,也不想以此来夸饰侯长林老师的散文。读者的眼光是敏锐的,对于侯长林老师的《往事回望》,每一个读者都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见仁见智。不过,在我看来,侯长林老师的散文除了语言质朴外,最大的特色就是具有一种深厚的文化意蕴。这个文化意蕴不是说他融入了多少文化知识,而是他能把他对文化的体验、生命的体验以及情感的体验融入文字之中。所以说,他的文化意蕴更接地气,更有温度。他的散文真正诠释了散文的真品格,表达了作家真实的内心世界和一位学者对外部世界、历史与现实的文化思考和理性省察。在笔随心走中,实现了发自内心的感悟和个体生命与朴素的自然地理、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之间的对话。

要具体地说《往事回望》的艺术特色,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

(一)真情的自然流淌

写诗也好,作文也好,都需要抒真情,把创作者个体的生命经验真实地表达出来,同时也要把自己真实的感悟和思考表达出来。这样一来,一般物象就会转化为艺术意象和文化符号,作品就会因语言弹性和艺术张力而分外感人。侯长林老师的《往事回望》,可以说是做到了这一点。无论是第一辑中的“校园纪事”,还是第二辑中的“大地情怀”,都包含着作家的真情实感。当然,就情感份量来说,第六辑“岁月匆匆”是最富有辐射力和冲击力的。这些以家乡的烟云、屋后的青石板、风雨两板桥、远去的乌泥、逝去的父亲等为意象符号的作品,似清澈的水一般折射出作家对爱的情感的依恋,也如朦胧的雾一般传达出作家对美的世界的留连。“每当我静下心来的时候,想得最多的还是我的家乡。它偏僻,它落后,它贫穷,但它毕竟是生养我的地方,在我走出大山以前的十六年,除了白天在小学、中学读书,其他时间就是在火麻坨寨这个小小的地方度过的。”(《家乡的烟云》)“在我的记忆里,坐在这块青石板上,只要放下书,就可以逗竹林中的活蹦乱跳的松鼠,也可静静地聆听远处山雀的婉转,就像身处世外桃源。”(《屋后有一块青石板》)“我真的好想好想我的父亲!我有一种感觉,父亲并没有离我而去,有一天,我还会像儿时一样在乡下老屋前的院坝上看到父亲扛着锄头踏着晚霞匆匆归来。”(《怀念父亲》)

(二)文化的审美观照与哲学思考

在我看来,写散文光有真情还不够。情感虽然动人,但如果没有文化内涵,就缺少一种意味的境界。没有一种哲理思考,就缺乏一种深度和余味。面对一个蕴涵丰富的古迹名胜的书写,如果仅仅把当时的风景风物描摹出来,就像是观看一个人,只是看到了他的衣貌,还没有了解他的脾性和思想内涵,还没有触及他的灵魂,洞见他的精神世界。侯长林老师的散文随笔,不但对景物的描写和摹状生动真实可信,而且对每一处景物背后文化内涵都挖掘得非常深刻,他充分调动自己丰厚的文化知识,对每一所经之处都给予了准确而深刻的文化观照。这些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的散文,如果不是对历史与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如果没有相互融通的历史文化知识的积淀和开阔的历史文化视野,是很难把历史与现实、情与景、文化与审美有机结合的。《往事回望》中的《风雨两板桥》《过去的烟云》《即将辞去的旧楼》《走近沈从文》《走向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做一棵高贵的苇草》等篇什都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过去的烟云》中曾这样写道:“生活本身就像一阵风,像一朵云,更像一缕轻烟,来不及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其中的人细细品尝,就袅袅娜娜地远去了。尽管我努力想把过去的生活记录下来,但留下的也只是一鳞半爪。尤其让我生发出许多感慨的是,树还是过去的树,人还是过去的人,但是当你停下来细看那些树好像已经不是从前那棵记忆中的树,细看那个人也好像不是记忆中的人了。是你所见的树和人变了还是你的记忆出现了差错,也许,两者兼而有之。树要长人要变,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而定格在过去的记忆,也要发生变化,这是生活的本身。”这样的语言,既明白晓畅,又意味深长,充满了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定从容,体现出一种对“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哲学思考。

(三)行云流水的文字表达

《往事回望》的语言,整体上看是显得笔随心走、行云流水,而且给人一种纯净质朴、平和恬淡的感觉。施蛰存曾说过:“我很怕散文这个东西,它实在是最不容易写的。纯粹散文固然不容易写,就是随笔批评之类的散文,也不容易写。”这话说得很通透,因为散文的文体决定了它的随意性和亲和力,决定了它是一种很适合表达的文字,但散文这种散淡的文字,又是最见性格和学养的,因此要把散文写好,靠的不仅是学养,还需要才情和秉性。侯长林老师的这部散文集,正如他自己后记中所言,是他的“温暖而又留住了我的部分人生情感记忆的文字”,也是一位学者在散文艺术世界里有意或无意的探索之作。我们来看一下《即将辞去的旧楼》中的一段话:“我还特别喜欢这幢旧楼新配的阳台,大约有五六个平方,与我的书房斜相对。在书房里,只能透过窗户看到几株冬天仍然挂着细小的深绿色叶片的常青树和几株阔叶落叶树。树子的前面,就是灰黑色的与这幢旧楼同时代修建的大小差不多的砖木结构的旧楼。但站在阳台上就不同,不仅可以看到在书房里看到的一切,而且可以从两幢旧楼平行相隔的10余米的空间看到依依杨柳下的大多数时日都静默着的锦江,以及锦江对岸的新建的幢幢楼房和楼房那边的连绵起伏的远山。”这样的语言自然朴实,如同从作者心涧流淌出的甘泉,清澈见底,纯净可口,真的很纯很美。透过窗户,站在阳台,不仅能够看到树木,看到锦江,看到远山,看到旧楼与新楼的关系,还看到了万物的葳蕤,看到了人世的代谢。一切终将过去,就如同那即将辞去的旧楼。一切也将永恒,就如同那日夜静默的锦江和连绵起伏的远山。这一切,都是作者生命中永恒的记忆。从某种意义上说,“往事回望”不就是这样的生命记忆文化留存吗?

钩沉畴昔 岁月情深——初读侯长林散文选集《往事回望》

唐竹英

我第一次读侯长林教授的散文,是在写作研究院编写的《阅读与欣赏》这本教材里。书中收录了他的一篇叙写故乡的散文《家乡的烟云》,风格淡雅,语言清新,生活气息浓郁,情感深厚真挚。读之如抿梵净抹茶,稍触味即入心。

这里我有必要提到侯教授的另一重身份——校长。身为校长,平日里需要处理各种纷繁冗杂事务,可谓千头万绪。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要做学术写论文、搞文学写散文,更需恒心和毅力。

这本散文选集很厚,收录文章96篇,外加一篇后记。七部分的取名,皆与“往事”相关:校园纪事、学术日记、大地情怀、域外记忆、人生感悟、岁月匆匆和附录。一篇一篇读下去,一句一句去品味,我从中体会出了“钩沉畴昔,岁月情深”。畴昔者,往日也;
钩沉者,把被湮没不彰或佚失的事物呈现出来。岁月匆匆而过,得掩盖、湮没、佚失多少往事,唯有笔墨可以尽可能地把它记录下来,还原曾经的记忆,彰显岁月的情味。侯教授深谙散文这种文体的力量,充分利用其真实、纯粹、散而又聚的特点,于稀松平常中见证并记录下过去岁月中的人与事,于毫不经意的笔触中流露出自己对于那段或平淡或壮阔的人生经历的款款深情。

侯教授首先是位教师,足迹几乎都在校园。因而他把“校园纪事”放在选集最前面,很容易让人理解。他对学校所怀有的深厚感情,已经超出常人的想象。开篇《校园脊梁》一文,他在“序曲”部分,写出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慨、欣慰与遗憾,浓郁的抒情气息扑面而来,而不是如他自己所写的那样,只有“淡淡的意象与情绪”。明德湖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淡淡的意象,它像一块镜子映照出铜仁学院一年四季的人文风景。他在写“明德湖”这部分时,充分展示了自己博古通今、兼知中外的厚实学养。他写到了四川大学的明远湖、兰州大学的毓秀湖、中山大学的东湖、郑州大学的眉湖、北京大学的未名湖、厦门大学的芙蓉湖,还引用了好几位中外教育名家关于湖的文学论述,这还不够,结束时又把读者引入唐代诗人雍陶的《题君山》,顿然把明德湖的气韵提升了好几个层次。我由是想,侯教授应该属于学者型文人:是学者,也是文人。但他却没有许多学者的“掉书袋气”,也没有一般文人的“无病呻吟态”。在写“紫藤”“草坪”“脊梁”等部分时,他同样显示了自己的学识功底,也显示了自己“披情入文”的率直本真,自然而然地引用,自然而然地描写、记叙,不露斧凿之痕,不显矫作之迹,文笔随意展开,一气呵成,浑然天成。同样放在“校园纪事”里的《考博记》《最初的博士生活》两文,与前几篇词采斐然不同,只淡淡地叙事,真实地还原当时的一段经历。从中,我们可窥见作为“考生”和“学生”的侯教授的本真状态。我个人认为,散文就得以其文体优势,传递相对丰富的知识,描述相对真实的人生,还原相对清晰的场景,回顾相对完整的过程,让人读了心灵得到滋养、灵魂得到抚慰、见解得到匡正、思维得到启发。

侯教授的另一重身份是校长,所以他在很多篇散文中写到了出差、开会、评审、考察等与其工作相关的内容。第二部分“学术日记”和第四部分“域外记忆”写得最多,第三部分“大地情怀”中也有一些篇目涉及。作为校长的他,既把外出开会、评审、考察当成工作,也将其当作观察、体验生活的机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经历的一切都是财富”。这些机会与“财富”,对于喜欢写作的他来说,都是很好的现实素材。侯教授在多篇文章中,以日记的形式详尽地记录了他前往目的地的过程、开展工作的情况,以及工作过后的反思与总结、体悟与探索,让其像一部部纪录片一样还原当时的景况,既可以当作个人工作史,又可当成回忆类散文来欣赏,既可知事,又可晓情,还可明理。我们知道,每个人读文章的角度和所怀的主观愿望不同,有人想从中读出故事,有人想从中读出知识,有人想从中得到一些感情的慰藉,有人想从中获得一些生活的启示、处世的哲学、做人的道理、办事的经验,而侯教授的散文,正好可以让读者们各取所需。你想当校长,可以从中借鉴到一些当校长的经验;
你想当教授,可从中知道当教授所需付出的努力所要做出的学术成果;
你想从事写作,可从中了解到该如何观察、记录、描述生活,如何把日常生活当成一篇篇文章来写。从他的散文中可以看出,当领导、做教授、攻学术、搞写作,基本上不存在矛盾之处,不需要做出“要做这个就得放弃那个”的选择。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增益、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些方面一定会存在一个平衡点,我认为这个平衡点就是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成为一座桥梁,让当领导、做教授、攻学术三者之间畅通无阻,互融、互惠、互进。这也充分体现了散文这种文体的一些特点,即表达的灵活性、书写的随意性和内容的丰富性。散文可以像个容器一样,装下天南地北、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情风俗、过程结果、零整巨细,可以让人拓思、启智、明志、得法。我想,写散文和读散文的妙趣皆在这里。

侯教授还是个饱含深情的故土歌咏者。与许多文人一样,他对故乡怀有独特的深厚的感情。他的故乡有两个,一个是他的出生地火麻坨寨,一个是他求学、工作的地方铜仁。火麻坨寨是个小村庄,从概念上来说,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小故乡”,而铜仁则可定义为“大故乡”。他从出生地来到工作地,也不过是从“小故乡”来到了“大故乡”而已。如此说来,其实侯教授自始至终都未曾真正离开过故乡。他去国内的其他省市或国外某地,每次仅做短暂停留,只能算作出差或旅居。可就连在那短暂的停留期间,他内心还是想着铜仁。他总喜欢拿外面跟铜仁进行对比。对比外面的风俗人情与铜仁的风俗人情,对比外面的山水景物与铜仁的山水景物,对比外面的环境气候与铜仁的环境气候。在读“大地情怀”和“岁月匆匆”这两部分时,我感觉到,故乡铜仁才是他心里最好、任何地方都不能替代的。外面的世界只是眼中的风景,故乡铜仁才是心头的牵挂。而他又把自己的出生地火麻坨寨,置于心灵深处最特殊的位置。他赋予故乡热爱,赋予岁月深情。牵挂故乡的人很多,但要把那种情怀恰如其分地用文字表达出来,却非得运用一种适当的文学样式不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皆可,然而他选择了散文这种他最擅长的文学样式。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选择了散文,散文也选择了他。因为,写好散文非得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充沛的情感、细腻的心绪、丰富的人生阅历不可。他是学者,也是作家,既具有学者的缜密思维,又具有作家的别样情怀,既因是学者而储备丰富,又因是作家而挥洒自如。他的散文,既展现了学者的学识涵养,又展现了作家的词调文采。情理兼具,才思相融。读起来,感觉一切都顺其自然,一切都水到渠成。读到某处,或出现一句名人名言,或出现一首诗词歌赋,或出现一桩典故趣闻,或出现一些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都显得自然而不突兀,圆融而不抵牾。

“人生感悟”和“附录”这两部分内容,更多的是体现他的哲思与感悟。侯教授是个善学善思的人,是个生活的有心人,是个带着热情的眼光看待人间烟火气的人。散文中,他通过“旧楼”“旧书店”“山庄春雨”“团鱼”“麻雀”“苇草”等意象,从日常写起,从所见所闻所感写起,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风景的领略,对人生的思索。厚重的哲学底蕴和丰富的文学积累,再加之敏于常人的心思和卓越的洞察能力,往往使他能从平凡、平淡、平常的生活中开掘出别致的思想领地,从而使得他的散文体现出浓郁的人文魅力和人生智慧。可以这样理解,读学者写的散文,常常能获得意外的惊喜。岁月如风,畴昔如画。作者把自己以往的人生经历,像一幅卷轴画一样展开来,告诉读者,这里或那里画的是自己人生的哪个阶段,自己都做了哪些事情,读了哪些书籍,进行了哪些思考,得出了哪些经验或教训。读者则明白,他时而白描、时而工笔、时而留白、时而泼墨浓抹的画面里,包含着多少匠心,倾注了多少才思,又将给读者带来怎样的审美体验、心灵滋养和精神补给。散文是有气息的,是有温度的,是有力量的。有着生活的气息,有着生命的温度,有着引人向上的美的力量。钩沉畴昔,岁月情深。平日里读林清玄、张晓风等名家的散文,有这样的感觉,读侯教授的散文同样也有。

我们说,文学评论不能一味地夸赞,要善于挑刺,要善于在光面中找出暗点,我想,这种说法是对的。但那是文学批评的另一面,今天,在初读侯教授的散文时,我只想谈谈自己初浅的认识,不太成熟的一孔之见。等我再读、深读时,或许会发现那些令读者不尽满意的地方,那也只能说明那时的自己读得更加仔细、更加深入,有了对比和鉴别。

一位大学校长的世界——读侯长林的散文选集《往事回望》

晏武芳

我读书有个习惯,那就是每拿到一本书,总要一口气读完。由于平时事情较多,每次面对大部头书,总是犹豫再三,不敢轻易涉足。

这本《往事回望》600多页,70余万字,厚如砖头。好在这是一本散文集,每篇之间联系不很紧密,我也是几次拿起又放下。可考虑到要交流读书心得,上个周末,才鼓足勇气打开了这本书。谁知很快就深陷其间,不能自拔,仅用了两天半的时间就读完了。一个周末,一晃就过去了。

凡是喜欢读书的人,也许都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难读的书,不仅读的速度慢,也记不住,更谈不上什么受益。看完《往事回望》,闭目沉思,其中的许多细节清晰地呈现在脑子里。我想,这源于文字中的真情、真诚与坦率,让人感到亲切。

显然,侯校长是真诚而坦率的,书中几次提到美术、音乐时,他都坦然承认自己不太懂;
外出考察,看到其他大学好的做法,他也会自省,想铜仁学院为什么做不到?究其原因,他总是抛开客观条件,从自己身上去查找主观因素。每当我读到这些文字,就感到亲切,感觉他好似是我们生活中睿智的兄长,什么事情都能坦然面对;
什么难题,他都能很好解决。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大学校长的世界。

这个世界是由时间、空间和心灵等三维构成的。从时间上来说,经历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改革开放以及新世纪初,跨越了50多年;
从空间上来说,由贵州铜仁的一个小山村到世界各地;
从心灵上来说,由乡村少年的青涩单纯到一个大学教授的渊博、校长的深邃。这个世界它坦荡、宽厚、博大、深邃,在阅读的过程时,不时让人感动、自省与顿悟。

下面,我就《往事回望》谈两点阅读心得。

(一)丰厚的文学滋养,成就了不凡的教育事业

从这本书中得知,侯校长年轻时,一直有个文学理想。他还为此作出过艰苦的努力。早在读中学时,他就开始接触文学,开始阅读当时能找到的许多长篇小说,如:《万山红遍》《红岩》《青春之歌》等,读师范时,甚至读完了图书馆里的所有中外名著,还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直到师专毕业留校,他还一直怀着文学梦想,保持着大量阅读的习惯。无疑,这段时间的努力,给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人生感悟”“岁月匆匆”等章节所选的散文作品来看,他的文学创作起步就表现不俗,也取得了不凡的成绩。特别让我惊叹的是《风雨两板桥》这篇散文,从谋篇布局看出,他那时就有着很强的文体意识。文章围绕“板桥”这个地名所具有的特殊的文化含意展开联想,巧妙地与历史、现实相联系,以及学校建设的回顾和对创建者的怀念,写出了铜仁学院老校址丰厚的人文底蕴。该文不仅散得开,也收得拢,显示了高超的写作能力。这篇散文创作于2003年。如果他当时就潜心于文学,一直走过来,以他过人的智慧和勤奋,一定能取得骄人的成绩。但是命运给他安排了另一条路,让他从事高校的管理工作,投身于铜仁的教育事业。

翻开这本厚厚的书,一篇篇往下读,前面四个章节“校园纪事”“学术日记”“大地情怀”“域外记忆”是侯校长在铜仁学院和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工作、管理等方面的经历与思考和外出考察、学习的记录。从这些章节中,我们可以看到侯校长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责任与担当。无论是作为教师在学术方面的研究,还是教育管理者对校园的硬件建设,校园文化定位,学校的发展等,无不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可以说,教育事业就是他几十年来的全部。大家有目共睹,二十多年来,无论是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还是铜仁学院,在他的领导下,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阅读《往事回望》的过程中,我时常冒出这样一个念头,侯校长作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狂热的文学青年,当命运把他推上教育之路时,他为何无怨无悔地全身心地投入?当我看到最后的“人生感悟”和“岁月匆匆”两章后,终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他自幼受到的良好情感教育、自身超拔的智慧和慈良心性,加上长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和对真理、人生、命运的深入思考,让他具有了超凡的品格,也决定了他与众不同的人生格局和生命气象。这样的品格、格局与气象,无论干什么事业,注定不凡。

(二)超群的叙事能力,呈现出《往事回往》的异质特征

侯校长在本书的后记中写到:“在我几十年的学问人生中,一旦有闲暇的时间和适合的心境,就会放下理性的论文或学术著作写作,回到文学的天地之中,任由情感的驱使,说我想说的话,写我想写的文字,不过,更多的是用文学的手法记录我的学术生活,尤其是对学术的思考,因为毕竟教育管理和教育研究才是我的主业,所以对我而言,文学创作就只能是我所从事的教育管理和教育研究的手段,是一种教育学术的文学表达。”这一段话不仅表达了侯校长对文学的情怀,也很好地解释了《往事回望》为什么以现在这样一种异质的非虚构文体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大家都知道,非虚构是西方的一个文体概念,它是相对于虚构文体而言的,也就是说,除了小说等虚构文体外,其它的文学文本都可以称为非虚构。显然,《往事回望》也属非虚构之列。

非虚构是当下写作的一种热潮。当然,我不是说,《往事回望》是赶了这个热潮,而是说,这本书在当下的众多非虚构作品中,呈现出的是一种独特的形式,是非虚构写作的新的样式,正如侯校长自己说的,是教育学术的文学表达。如果单看这一表述形式,这样的写作是冒险的。因为非虚构作品有一个普遍的弱点,就是平淡。这是非虚构写作要求绝对真实这一特性决定的。因为非虚构不能脱离现实,不可能像小说那样天马行空地想象。就算那些经典的非虚构作品,我们在阅读时,也难免显得平淡。比如何伟的《江城》,奈保尔的《幽暗的国度》等。就拿《江城》来说吧,作者何伟是美国人,因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来重庆涪陵支教,就取了“何伟”这个中国名字。《江城》写的就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涪陵。《江城》这本书之所以在国外一下走红,一是非虚构已在西方形成潮流;
二是因为西方读者读《江城》有着文化上的差异。当然,我国也有许多读者喜欢《江城》,但他们的喜欢大多数是因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涪陵充满好奇。加上作者是美国人,涪陵是他来中国的第一站,带着好奇的目光审视涪陵的一切,自然能写出新意。尽管如此,还是有大量的中国读者认为《江城》中描述的内容有些平淡。

《往事回望》作为教育学术的文学化表达,且大量都是日记,记录每一次出行考察交流学习、评估论证,是一天接一天的如实的记录。这样写作,要摆脱平淡,难度更大。然而,在读《往事回望》中,我们不仅不感到平淡,反而是亲切,有种想一口气读完的欲望。我相信许多人与我一样都有这样的感觉。莫非侯校长在写作时,施加了什么魔力?我想不可能,因为这些文章绝大多数都是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挤时间记录下的。根本没有时间来好好构思,完全是他无意识中的自然流露。那么,为什么他能将平淡甚至是琐碎的日常工作写得那么吸引人呢?我想这得益于前面所说的真诚坦率,除此之外,还因为长期阅读积累下来的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叙事能力。

《往事回望》中的许多篇目,不是按照常见的时间线索或按事物发展逻辑来书写,而是按照意识的流动来书写。这样的书写,防止了刻板与单调,而显得灵活轻盈,精粹,信息量大,有张力。无论是他早期的亲情散文,还是后来的学术日记,都不是有始有终地叙述一件事情的完整经历,而是选取撞击心灵的事件进行描写。同时,参杂着作者的所思所感所悟,这就使得记录下的文字真诚,走心,也能看到作者的心性,从而达到拨动读者心弦的效果。比如《大家闺秀》一文。文章开头简单地介绍了母亲的出生地和出生时间,读过初小。随后跳开,因开发,外公的坟要被迁。母亲带着兄妹几个去祭奠外公时,他们才第一次有外公这个概念。并站在以后的角度对母亲不在我们幼时提及外公,是怕外公的事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可是,看到母亲在外公坟前伤心欲绝的样子,又知道她对外公的感情复杂而沉重。这一段描述提出了许多疑问,设置了许多悬念,为文章往下叙述积蓄了强大的动力。可接下来,文章并没有沿着母亲与外公这条线走下去,而是写母亲对爷爷奶奶的孝敬,写母亲的忍辱负重,写母亲为一家人的生计操劳,写她的见识,以及对我们的未来寄托的希望。父亲去世后,她又如何牵挂等等。读到这里,再回过头去看标题,就突然明白,这些片断所塑造起来的大家闺秀形象,鲜活地呈现在读者的脑海里。

侯校长不是被动地感受生活,而是主动带着思考去观察生活。这一点,在《往事回望》中,有不凡的表现。比如2015年10月26日这篇日记,记录了他第一次到中共中央党校培训时的开班仪式。我之所以要选择这一篇,是因为培训的开班仪式都是程序化的,很平淡,如果遇着一般人,就那么三两句就记录在案了。但他没有,而是把这个平淡的事写得丰富,可读,有趣。

文似看山不喜平。能把一件平平常常的事写得起伏有致,趣味横生,这不仅考验作家的叙事能力,也考验作家的领悟能力。

这篇日记,开始写因离开班仪式还有半个小时,他就在校园中散步。看到广场上的毛主席像,记起幼时对主席塑像的崇敬心理。这个细节不仅写出了党校校园特有的风貌,也无言地交待了作者的人生经历。接着写开班仪式,无非就是领导讲话。但就是这一个程式化的场景,他也巧妙地穿插了意识流的波澜:因仪式简短,他联想到刚到铜仁学院时,一次开教代会,办公室给他写了三十多页的报告,他要求删成六七页,并从此立下写短讲稿的规定。使平淡的文字顿时生动起来。随后写韩庆祥教授开始上第一课。得知韩庆祥是一级教授,他心生佩服。由此联想到社科类一级教授的评定历史较为曲折,这类人才十分稀缺。接着介绍韩庆祥教授丰硕的社科成果,激起了读者对韩教授上课的期待。然而,他一笔带过,只说韩教授滔滔不绝地讲了三个小时,中途只休息了十分钟。正当读者有些失望时,他紧接着写道,韩教授的许多观点和看法他十分赞同,特别引起他共鸣的是“思想的力量是强大的”这一观点。拿破仑也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强大的力量,既刀枪和思想;
从长远看,刀枪总是被思想战胜。”这一细节无疑是最具冲击力的。

下午本没有什么可写。但是,他还是写得趣味横生。因为没有课程安排,他就站在窗前看北京的天气,随即联想到铜仁的天气。之后,他又看到窗外楼顶上的喜鹊,想到小时候家乡的喜鹊和乌鸦,因为家乡人认为喜鹊与乌鸦寓意不同,便喜欢喜鹊,讨厌乌鸦。最后笔锋一转,写道:“也许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吧。”这句刚好与前面的“思想的力量最强大”相呼应,全篇顿时浑然一体。

总之,从《往事回望》中,我们看出,侯校长虽然一直在为铜仁的教育事业奔忙,但他是以一个文学在场人的姿态,在拥抱生活,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念生活,并记录生活。他的感触是敏锐的,对生活的体验与认识是深刻的。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一切,都是侯校长的文学准备。如果有一天,他能潜心文学创作,一定能创作出大量高品质的文学作品。

Prose: Witness the Thickness of life: Conversation by Writing on, Prose of Hou Changlin

Xiang Biqun1, Zhuang Hongwen2, Sun Xiangyang1,2, Tang Zhuying2, Yan Wufang2

( 1. School of Humanity,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554300, Guizhou, China; 2. Writing Research Institute,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554300, Guizhou, China )

On May 20, 2022, School of Humanity and Ouyang Qiansen Research Center of Tongren University and Tongren Literary Critics Association jointly held a literary salon with the theme of "Tongren Writers Face to Face" The activity mainly focused on, prose selections of Hou Changlin.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Guizhou Literary Critics Association, Tongren Literary Critics Association, Tongren Writers Association, Fanjingshan Magazine, Tongren University and Tongren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gave special speeches. Xiang Biqun talked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ou Changlin"s prose from reality, true feelings and authenticity. Zhuang Hongwen believed that the background ofis profound humanistic feelings, which witnessed the life thickness of the author. Sun Xiangyang talked about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Hou Changlin"s prose from the natural expression of true feelings, the aesthetic view and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f culture and freely flowing style of writing. Tang Zhuying believed that the prose Hou Changlin is full of activity, temperature and strength. Yan Wufang regarded that the author embrace life, goes deep into life, observe if, thinking about it and recording it as a literary witness, showing readers a rich world of a university president.

prose of Hou Changlin,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conversation by writing

I206.6

A

1673-9639 (2022) 06-0094-12

2022-08-25

向笔群(1965-),男,土家族,重庆酉阳人,三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

庄鸿文(1970-),女,江苏宜兴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地方文化,影视文化。

孙向阳(1976-),男,侗族,贵州松桃人,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唐竹英(1978-),女,湖南溆浦人,硕士,研究方向:语文学科教学,创意写作。

晏武芳(1969-),男,土家族,贵州沿河人,二级文学创作,铜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研究方向:创意写作。

(责任编辑 郭玲珍)(责任校对 肖 峰)(英文编辑 田兴斌)

猜你喜欢铜仁散文作家作家的画文学自由谈(2022年5期)2022-09-28作家谈写作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22年4期)2022-05-12作家现在时·智啊威小说月报(2022年2期)2022-04-02散文两篇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散文两章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阿来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寻味贵州——铜仁乡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天地大美——铜仁梵净山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看雪——铜仁梵净山乡村地理(2017年4期)2017-09-18轮杨树达义近旁任作铜仁学院学报(2016年5期)2016-10-19

相关热词搜索: 散文 笔谈 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