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课堂

吴东

【摘 要】当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一些误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融入课堂,避免形式主义和应试主义,鼓励独立思考,激发求知欲,将学科教学和传统文化融为一体,面向未来,增强育人功能,坚定文化自信。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堂教学 语文

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修订原则的第一条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课程。培养目标中明确努力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中要求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涵养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学科课程标准也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26次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修订原则、课程性质、课程理念等多方面提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核心素养中把“文化自信”列在首位,提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把它列为“总目标”之一。每一学段的课程目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都有明确规定。2022年版课标首次提出语文课程内容的主题和载体形式,主要有三大主题,第一个主题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值得重视。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存在的误区

1. 误区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在现有教育内容上的叠加

我们常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这个“进”字容易被误解为课堂里原来没有传统文化,这是另加进来的额外的内容。比如,学习散文《雨中登泰山》时,为了加上传统文化,授课教师就增加了三山五岳的知识、有关泰山的古诗词、泰山的传统文化价值等内容,这样反而冲击了原来的语文教学内容。这类因为要添加传统文化而影响了学科教学的现象,就是“另加进来”的结果。传统文化和学科教学成了两张皮。

从历史角度来说,传统文化的“传”有传承的意思,我们今天所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传下来的。孔子述而不作,他用来教书的“五经”就是孔子生活时代之前的传统文化,孔子是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典范。“四书五经”历来备受重视,继承传统在中华民族教育中是一以贯之的。

从学科教育角度来说,很多学科原本就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比如,语文学科中的汉语汉字就是重要的传统文化。《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语言被列在第一位。语言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传统文化,是思维的工具,也是交流的工具。就语文课而言,最重要的传统文化是祖国语言。汉语汉字是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学好汉语汉字,就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曾把语言比作一张纸,语言的内容和形式正如一张纸的两面,一面是语言表达了什么,一面是语言是怎样表达的。这两方面互为表里,密不可分。我们祖国语言的内容中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祖国语言的形式中也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这里用了“融入”一词,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在现有的教学内容上叠加新的所谓传统文化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提法是强调传统文化不容忽视,要通过课堂教学渠道实施,更准确地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课堂。打个比方,课堂是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盐。不能喝一口白开水,再吃一把盐,而是把盐融入水中,水中盐体匿而性存,无痕而有味。这是传统文化教育中需要正确把握的原则和方法。

2. 误区之二:“形式”+“考试”就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上,要避免形式主义。不是把“二十四孝”的浮雕放在校园里就叫传统文化教育,不是穿上唐装、汉服行祭祀礼就叫传统文化教育。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写了一篇《二十四孝图》,抨击了某些“孝道”的不合理性。其实,《二十四孝图》中的故事,原本还是感人的,历代不断地涂脂抹粉,将令人感动的故事变成了令人反感的矫情。鲁迅的意思是,孝敬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鲁迅还写过一篇《拿来主义》,谈到对文化继承的态度。并不是所有的传统都是优秀的,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这就是为什么要在传统文化前面加上“优秀”二字的缘由。

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上,还要避免应试主义的影响。有些人总认为考试是解决教育问题的灵丹妙药。你不学,我就考,看你学不学。于是市面上就出现了《中考中的传统文化》《高考中的传统文化》这类复习指导用书。似乎读了这些,就算继承了传统文化,考试就能过关。过关以后呢?当传统文化成了应试的敲门砖,一旦把门敲开,便立刻扔掉,就像考完试撕书一样,再也不用学它了,这与让孩子们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衷就会背道而驰。

3. 误区之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上,只准原样接受,不容有所置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其要注意避免填鸭式教育。比如,有的教师教《论语》,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原文熟读成诵,背一背是可以的,但译文也要求背,而且指定必须是某个专家翻译的,不能是别的本子。这意味着对专家的译文不能质疑,当然对《论语》的观点就更不能质疑了。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对古人思想的全盘接受,况且不同时代的古人或同一时代的古人,他们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接受谁的呢?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这种质疑权威的勇气倒是现代中国人应该继承与弘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只是给答案,不能把學习传统文化变成一言堂,变成管住学生的手段。我们要让学生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充满惊奇感和好奇心,要鼓励质疑,鼓励独立思考。

4. 误区之四:认为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学习古代文化知识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只是为了学习古代文化知识。2021年,教育部颁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在“总目标”中提出:“课程教材在厚植中华文化底蕴、涵养家国情怀、增强社会关爱、提升人格修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育人功能显著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学习古代文化知识不是目标,作为手段也是很不够的。

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他把经典训练提到国民义务的高度,也就是确定了本国经典学习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也就是说,一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有义务知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关经典。可见,文化经典的学习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此外,审美传统的承续也应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知识不能替代审美,很多人不是文盲,而是美盲。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画像,它们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审美丑能辨真伪、知善恶,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不能中断,而这需要摆脱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功利性,传统文化之美才会得以显现。美是无用之用,是精神愉悦,是生命体验,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没有了审美的传统文化教育是残缺不全的。审美体验的教育方式更需要“浸润”,而不是“附加”。

讲传统文化,教师靠网络搜索引擎查点文化常识是不够的。“肚里没有货,主意一大堆”,课改到一定时候就会遇到这样的瓶颈。根深方能叶茂,传统文化的大树要想枝繁叶茂,必须有教师的文化素养做根基才行。

继承中華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里一是要学对,二是要学活。以语文学习为例。“学对”就是根据汉语自身的规律去学习汉语,不能用西方的语法体系来解释汉语,就像不能用西医来解释中医,否则,就会出现很多所谓“特殊用法”。为什么特殊?因为解释不通。汉语汉字是有自己的规律的,不能用西方的语法来框定和证明。“学活”就是在文化中学习文化,将文化融入血液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传统文化不等于过去的历史,不等于博物馆里的藏品。今天我们继承昨天的传统文化,是为了做好明天的事,想好后天的事。要培养人对未来的信心,而不只是对历史的骄傲。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涌现的丰富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是促进中华民族发展腾飞的强大力量,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帮助,不是逃避现实问题的象牙塔,更不应成为前进路上的包袱。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后退到过去的时代,而是为了前进!前进!前进进!

我们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讲传统文化?是在2023年的“地球村”背景下。2023年年初,根据刘慈欣写作的科幻小说《三体》改编的电视剧大火,如果不知道秦始皇、商纣王,不了解《周易》与周文王、机械制作与墨子,那连三体游戏都看不懂;
不了解秦腔和华阴老腔,就不能很好地欣赏三体游戏中那段“伙计,抄家伙”的配乐。未来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人?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人?需要培养有中国情怀的世界人,培养有世界胸怀的中国人。我们是在这个背景下,来谈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课堂,就是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课堂的探索

下面,以笔者的一个语文专题课为例来谈谈如何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课堂。

1. 从咏物文到咏物诗

学生学了“咏物”单元的《爱莲说》,以为文章宣扬的是廉洁奉公的美德。但作者—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是要表达中国人的处世之道。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爱莲说》中的三个形象:莲花、菊花、牡丹。在作者心里,菊花很有个性,只认定自己的看法,不承认社会标准,那活下去都难,所以“陶后鲜有闻”;
牡丹是社会俗物,社会认可什么,它就认可什么,没有个性可言;
莲花,既要生存在社会之中,又要保有个性。在比较中,就显出莲花的意义,显出个人与社会恰当的心理距离,即所谓君子的中庸之道。这个例子说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有正确的理解。

传统文化中的“统”有系统的意思,不是“点”的,是“面”的,是立体的。假如一篇文章是一棵树,文化就是一片森林。要从一棵树引出一片森林,再从一片森林看这棵树。中国文学是讲“诗言志”的,而这种心灵的言说对于喜欢委婉表达的中华民族而言,往往表现为“感物吟志”。诗人描摹自然万物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读了咏物文,还可以再读读咏物诗。仅《全唐诗》就有咏物诗六千多首。同是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高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这三首诗被后人誉为唐人“咏蝉三绝”。“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咏物诗表面上咏物,实际上是咏人,往往就是歌咏作者自己的人生追求。讲诗也好,讲文化也好,一定离不开人。文化是人的文化,没有了人也就没有了文化,文化是放在鲜活的人的活动和人的情感当中的。

文化除了讲“人”,还要讲“化”。“化”的本义是变化,传统文化不是时间横断面,是历史性的,是不断变化的,是丰富多彩的。读了唐诗,就再去读读宋词。宋代咏物诗词更多,仅咏梅的诗词就达5800余首。如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又如女诗人朱淑真的“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这些诗词表现了中国古代诗人独立不移的人格品质。

2. 咏物的他用

除了文学作品外,咏物在中国文化的很多艺术形式中都能见到。比如,对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借宝剑和梅花说成功来自刻苦努力,“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是借写竹来写人的气节和谦虚;
民俗中有“岁寒三友”松、竹、梅,有梅、兰、竹、菊“四君子”,都是以咏物来颂扬人的高尚品格。看来咏物不仅是一种诗文写作手法,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特有的审美情趣呢。

文学艺术的趣味往往是与民族文化的趣味一致的。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把咏物提升到中华文化的高度去看,是不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咏物?是不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语文学习和文化理解是相互促进、相互浸润的。

语文学习和文化理解还要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咏物这一古老的中国文化审美样式在今天依然为人们喜闻乐见,流行歌曲也常用咏物的手法。比如,齐秦的名曲《狼》:“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又如周杰伦的《蜗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流行文化的根在哪里?就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

3. 咏物作品的创作

语文学习和文化传承都不止于阅读和欣赏,还有创造与发展。读完咏物诗,就可以让学生写一首咏物诗,表达对生活的独特感受。题目为“我是         ”。下面是笔者三十年前的学生写的咏物诗。

我是风

阳光

舞动着

拥抱蓝天

我肆意伸展

蓦然回首望见

被铁环锁着的根

这是一首宝塔诗,寫的是“窗帘”。我们可以看到小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不自由的无奈。

我是鹰

我是鹰,标本室里的鹰,

你可知道我能飞多高?

你用猎枪把我打落,

你已永远不会明了。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恨我,

放牧白云,亲吻蓝天;

也不知道你为什么爱我—

一只不能飞的鹰。

这首诗不值得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反思吗?而下面这首诗则使很多家长低头沉思。

我是汽车

我是一辆汽车,假的;

父母手握遥控器,真的。

他们给我装上电池:

让我启动,我不能熄火;

让我加速,我不能刹车。

只要他们手指轻轻一按,

我必须按他们的意愿去办。

有一天,我不干了—

因为没电。

他们怎能容忍:

换上电池!

反抗无效。

我,依然是我—

一辆汽车。

永远的玩具!

最后一句别有深意。令读者掩卷沉思,感慨良多。

当学生由阅读传统咏物诗词到创作自己的作品之时,传统文化就不知不觉融入了学生的血液,融入了现代生活。

这个课例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学科教学不是两张皮,前者可以很好地融入课堂、浸入课堂,与教学目标一致。这个课上没有通过考试和分数来框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记忆,而是通过兴趣引导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和理念,从艺术手法的变化上揭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从民族文化审美趣味的深层理念入手揭示传统文化的内涵。本课在传统文化的学习落脚点上不是为记诵传统文化知识,而是通过理解传统文化的演进和在当代的新形式来体现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和强劲生命力,通过学生对传统艺术手法的模拟创作来体现传统文化融入青年一代血液的个性化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在这里得到呈现,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课堂的魅力所在。

正如《意见》所指出的那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这样,才能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课堂,从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切实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过好中国人自己的日子。

(作者系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孙昕

猜你喜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课堂教学《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法制与社会(2016年30期)2016-11-24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作文教学研究(2016年1期)2016-07-05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语文知识连连看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09年5期)2009-06-08语文妙脆角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09年5期)2009-06-08语文知识连连看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09年4期)2009-05-11

相关热词搜索: 中华 传统文化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