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

摘要:指出了近年来我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日趋严峻,探讨了渔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渔业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并提出了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保护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加强渔业环境法制建设;修复渔业生态环境;加强渔业科研力度。为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渔业生态环境;问题;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S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6-0114-02

1 我国渔业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有机物污染问题与营养过剩

在目前的养殖技术条件下,生产操作缺乏规范性,残剩的饵料、鱼类以及各种水生物的排泄物,渔业药物、各类生物残体等在渔业养殖环境中会产生一些污染,随着污染物的增多,营养盐也会逐渐增加。养殖水体需要保持良好的水质,而目前的情况呈现有机负荷增大,水体易呈现高营养负荷状态,此时,水体中的pH值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溶氧也出现明显的变化,垂直差别较大,处在下层的水体氧气逐渐减少,一些污染物沉积在水中形成了许多有机物和硫化物,导致微生物数量不断增多,这给鱼类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由于缺氧的原因,水体底部甚至在底质中的有机物容易累积到一定时间产生对于有不良刺激的腐败毒物,如果情况较严重,鱼类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类毒物的影响,它们的进食能力减退,抗病能力持续下降。环境条件中还有其它一些不好的影响也因此会逐渐地凸现出来。

1.2 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给水体带来的危害最严重,许多污染物中都夹杂着重金属,这类污染物中的毒素较多,它们的危害较大,持续时间长,重金属的影响作用具有隐蔽性,通常很难发现重金属的污染过程,当产生污染后,就无法再使水体恢复到之前的状态,这类污染物在破坏食物链后,会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物给环境带来的破坏作用较大,这类污染物包括铅、镉、锌等。我国一些江河底部沉积了大量的重金属,这类污染物的污染率超过了80%,太湖底部的铜、铅含量已经达到轻度污染状态。黄河、珠江等河流将许多重金属污染物带到海中,这些污染物总重量超过了3万t,给海洋带来了巨大的污染和破坏。

1.3 农药污染与激素污染

当前,我国在发展农业时使用的农药较多,喷洒的农药进入到地表,会随着径流流到水域中,给水体带来巨大的污染,水环境因此遭受破坏。生活、工业等使用的激素较多,在倾倒废物、排泄污染物后,它们会渗入到水体中,这会影响水生生物的健康成长,也会使水质不断下降,并且会给水产品质量带来影响,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将遭受诸多阻碍。

1.4 大气污染

大气中有许多污染物,包括CO、SO2、粉尘等。CO2与水相遇会产生酸雨,酸雨被称为空中的死神,它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很大,土壤河泊会出现酸化现象,动植物受害,鱼类死亡,甚至建筑物也遭到破坏。如果粉尘一直存在于大气中,阳光的照射强度会下降,水域将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水体中的氧气将逐渐减少,这会给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健康成长带来影响。

2 渔业环境保护措施

由于我国的开发工作不合理,导致渔业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渔业环境,为使渔业实现健康发展,社会各界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一同采取措施,积极改善渔业环境,为渔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1 加大宣传力度,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积极开展有关环境保护的教育和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社会各界对渔业生态环境投入更多的关注,公众要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使渔业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推动水产业的健康发展。各级管理部门和机构也应该转变管理理念,既要重视渔业生产,也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运用多种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保护渔业环境的重要性,提高社会的环保水平,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让社会各界了解有关保护渔业环境的法律和制度,确保养殖者、工人、居民等对渔业环境保护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不断改善我国的渔业生态环境,促使渔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2.2 加强渔业环境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按照世贸组织和环境管理制度的要求,将渔业法和其他法律作为基础,构建科学完善的法律体系,使渔业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和改善渔业生态环境,为渔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改进执法手段,完善执法设施,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在此基础上下大力气加强渔业环境执法工作,完善监察制度,规范执法程序,加大上执法监察力度,对于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2.3 修复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

相关部门可结合现实情况制定保护渔业发展的政策。依照规定,对渔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限制,使渔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采用科学、高效的养殖方式,对养殖密度进行控制,使养殖布局达到规范、科学的要求,采用多种养殖方式,如立体养殖、轮养等,使海洋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采取措施保护特殊物种,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选定一些代表区域,设置生物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使濒危动物得到有效保护。

2.4 加强渔业环境科学研究,加大综合整治力度

在发展渔业的同时,必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投入足够的关注,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各类环境污染问题,相关主体在开发渔业资源时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护好渔业环境,避免渔业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防止出现随意排污,随意填海的行为,在开发和建设海岸工程时必须做好论证工作,避免海洋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采用先进的方法和手段监测海洋环境的变化情况,防止海洋环境恶化,建立污染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污染源,采取措施消除污染,为渔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陶晓丽,程海云,夏宝东.加强渔业水域环境保护促进渔业健康发展[J].黑龙江水产,2008(3).

[2]陈书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06(6).

[3]李 靖.浅议我国渔业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 EB/OL].[2013-8-10].http://wenku.baidu.com/view/de91e5156c175f0e7cd137 25.html.

[4]罗卫江.浅谈我国渔业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J].内陆水产,2007(12).

[5]李绪兴.我国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J]. 现代渔业信息, 2004(12).

相关热词搜索: 生态环境 渔业 保护措施 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