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聋生离校出走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 要] 苏赫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是在于如何看护儿童。”而聋哑儿童更需要我们的关爱,聋教育是一项特殊的事业,造成聋生出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关聋生出走的问题也不是单靠某一部门的努力就能解决的,必须依靠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那么聋生出走的现象将会大大减少以至消失,而这正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关键词] 聋生;离校出走;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231-2

特殊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地区教育实力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还不够完善,在一些方面还存在问题。在校聋生离校出走现象,近年来见诸报端。聋生为什么要离校出走?如何预防他们的离校出走?本文就此展开讨论与分析。

一、研究的原因及背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国基本上每一个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域都设立了聋校。由于聋校的招生范围广,一般都实行寄宿制。通常,偏远落后地区聋人要多于发达地区,由于师资缺乏、管理不力等因素,容易出现在校聋生离校出走的现象。这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教师一方面要寻找出走的学生,另一方面还要安抚在校学生的情绪。出走学生的家长又将责任全部归于学校,对学校的信任度降低。另外,由于聋生的生理缺陷,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是非辨别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很容易在出走后被骗入犯罪团伙,从受害者变成了社会的为害者,聋人犯罪率的上升,导致很多人对整个的聋人群体产生更多的偏见和歧视,不利于聋人融入主流社会,以及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强调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全社会共同发展的今天,聋生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引起关注,那么聋生离校出走的现象,值得引起大家的思考。

二、聋生离校出走的原因

(一)家庭方面的因素

1.亲子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心理距离疏远

很多父母文化素质不高,他们不能正视孩子的缺陷,又不懂手语,不知道与孩子如何沟通也不愿与孩子沟通,孩子在家庭中感觉不到爱和温暖,在心理上与父母的距离拉大,容易形成偏激易怒、冷漠孤僻和自卑的性格。在学校里受了委屈或遇到困难,容易逃避走极端,离校出走。

2.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当

聋生家长的类型有溺爱型、歧视型、放任型和希望型四种。希望型家庭的孩子一般性格都比较乐观开朗;溺爱型家庭的孩子自理能力差,适应能力差,容易形成不合群,喜欢支使别人的不良习惯;歧视型和放任型的家长,认为聋孩子是累赘,要么放任不管,要么棍棒相加,造成孩子性格内向、报复心理强,喜欢模仿,容易受消极的暗示。溺爱型、歧视型和放任型家庭中的孩子,人生态度比较消极,一旦被误解或受委屈,就有可能负气出走。

3.家长在孩子的社交技能方面缺乏考虑

有些家长怕孩子与别人交往时受歧视,别人嘲笑孩子发出的声音,往往限制孩子出门,隔绝了孩子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了解,也隔断了健听人与孩子交流的机会,使孩子的社交技能欠缺;随着社交愿望得不到满足,他们会选择逃离家庭或学校。

(二)聋人自身的原因

1.自我认知和寻求认同心理

离校出走的孩子多为十几岁,这个阶段的聋生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的缺陷,产生了自卑感,情绪容易波动,易表现出偏激和冲动。许多家长不会手语,也不注重于孩子交流,教师在与学生在课后交流也少,因而聋生在心理上孤独,不被理解。

2.是非辨别能力差,好奇心重

聋生的独立意识在四五年级开始有了明显发展,他们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同龄人的生活,由于思想上和心理上的不成熟,缺乏是非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离校出走了。

3.生活单调,缺少交流

寄宿制聋校中一些年龄比较小、家庭氛围和谐的聋生,在学校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受了委屈或者找不到归属感和关爱之后,就会想家;另外与管理者沟通的障碍、同学之间交流少,也导致了他们不告而别。并且有些学校条件简陋,资源缺乏,只开设了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学生学习生活乏味,课余生活单调,学生在学习上困难,对学习丧失了兴趣,容易自我放弃而选择出走。

(三)学校方面的原因

1.学校的管理过于封闭

封闭管理对于寄宿制聋校防止聋生离校出走有一定的作用,过于封闭的管理使学生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对学校外面的世界的好奇心,使他们一旦有机会就会选择离校出走。

2.课程设置单一,校园生活乏味

由于师资缺乏,经费不足,往往只开设必要的文化课,而缺少技能课程开设,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学校缺乏课余生活的活动器材,学校环境建设不足,学生用出走来发泄对学校的不满。

3.教育教学方法简单

在教育聋生时,表情严肃,口语较多,使聋生以为老师在训斥他;有些教师则只看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于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则不闻不问,学生得不到关爱;还有一些教师对学生进行了不当的批评,学生感到委屈。这些都容易导致聋生为了报复老师离校出走。

(四)社会方面的原因

1.社会聋人的滋扰

出走的案例中,社会聋人引诱出走的聋生占了很大比例,聋人之间天然的认同感,使他们更容易受社会聋人引诱离校出走。

2.社会不良因素的诱惑

游戏厅一些娱乐场所使许多未成年人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这些场所的管理不力,成为一些厌学的聋生出走的诱因。

三、聋生离校出走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聋生自身改变的重要性

1.培养聋生的自我意识,增强集体责任感

学校环境对于培养和发展聋生的自我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学校要进行学生守则、校规校纪等教育,做到严格要求、严格检查、及时讲评、及时反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在活动中体会集体行为的评价标准,发挥自己的独立性。抓好班风,好的班风能够促进好的校风的形成,好的校风强化好的班风,使学生形成统一的是非标准,有助于学生自我意识和集体责任感的形成,热爱班集体,热爱学校。

2.培养合作沟通意识,控制自己的行为

聋生的合作和沟通意识比较差,学校要多组织有益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沟通意识,有助于他们正确的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及时并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或杜绝离校出走等极端行为的发生。

3.根据个人特点,培养有益兴趣

学校要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各种游戏、参观、比赛、游览及公益劳动等活动,发展聋生的有益兴趣。把这些有益兴趣纳入培养目标、道德纪律和身心健康允许的范围中,学生在学校有了自己的追求,就不会轻易离校出走了。

(二)聋生家庭的重要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在预防聋生出走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

1.关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行为,容易影响孩子的对人态度和行为。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和模范,理解和关爱孩子,营造温馨民主的家庭氛围,这是防止孩子离校出走的重要因素。

2.正视孩子的缺陷,与孩子平等交流。要敢于面对孩子的缺陷,努力学习手语,让孩子与健听人交往,告诉周围的人们怎样与聋生打招呼,用平等积极的态度与孩子交流感情,分担痛苦,拓展孩子的社交圈,使孩子在良好的社会氛围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3.寄宿制学校的家长,应该多去学校看望孩子,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和父母的关爱。

4.家庭与学校之间的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家校只见要互留电话,家长与班主任也要互留电话,经常联系。家长可以向老师说明学生在家的表现,老师可以根据家长反映的情况和学生在校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思想倾向,做好预防工作,预防和减少出走事件的发生。

(三)学校的应对策略

增强学校教育吸引力,营造民主管理氛围,共建和谐校园聋生多数时间在学校,学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学校应从多方面培养和教育聋生,预防其出走。

1.开展课程改革,满足聋生需求

在文化课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的需求,可以选择开设一些手工、美术、舞蹈、计算机应用和生活技能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使他们向往学习,渴望学习,学生热爱学校,从而可以防范出走。

2.美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生活

手语图示、文字标识,以及生动形象、色彩鲜明的学生艺术作品,在校园橱窗、教室墙面及走廊随处可见,既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也美化了校园;上下课的灯光信号、宿舍的振动门铃、起床铃及教师和学生自制的教具和学具,这些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处理,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不足,使他们慢慢适应并喜欢校园生活,在学校愉快的成长。

3.构建校园文化,创设和谐校园

校园心理环境的无障碍,其实质是构建特殊教育学校良好的文化氛围。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文化应充分体现尊重、平等、接纳等人本主义精神,构建这样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建立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愉悦、尊重和平等,同时,寄宿制聋校是聋人文化的中心,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个性。

(四)建立关爱聋人的社会支持环境

1.依法完善残疾人社会支持保障体系,倡导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这是防止聋生离校出走的一个重要外因。

2.公安部门加强对社会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引诱聋人出走的不法分子的打击力度,残联要积极开展聋人学法、知法教育,通过图片或影片让聋生了解网吧、游戏厅以及不法分子对未成年人的危害,让他们不愿意离校出走。

3.建议政府、残联以及学校联合,举办一些让聋生与健全人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拓展聋生的社交,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主流社会。

苏赫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是在于如何看护儿童。”而聋哑儿童更需要我们的关爱,聋教育是一项特殊的事业,造成聋生出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关聋生出走的问题也不是单靠某一部门的努力就能解决的,必须依靠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那么聋生出走的现象将会大大减少以至消失,而这正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参考文献:

[1]蒋云尔.特殊教育管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志毅.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3]方廷钰,李新华,徐公理.聋童教育指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康福合(1962-),女,汉族,甘肃武山人,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特殊教育学校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特殊教育儿童的心理健康、思想教育等。

相关热词搜索: 离校 在校 出走 对策 原因